天天看點

蔡倫不是造紙第一人嗎?考古發現真相,出土的紙比蔡倫早300多年

中國東漢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由于他發明了紙,進而引起中國以及世界在傳播的媒介技術方面,發生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變革,蔡倫以其發明,成為改變世界面貌,特别是改變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國第一位偉大發明家。

這是著名學者劉光裕在《發明家蔡倫生平事迹考》中所說的一段話。

很顯然,這段話肯定了紙的誕生對大陸和世界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當然也肯定了紙的發明者蔡倫,憑一己之力改變整個世界的面貌,蔡倫當真是一位奇才。

每每在生活中用到紙的時候,都不禁要感謝一下這位偉大的發明者,畢竟紙已經填充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紙,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而整個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樣。

依稀記得在我小時候的書本中,明确寫着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是造紙的第一人,以至于我們談及紙的發明者便會想到“紙神”蔡倫。

但是随着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各類文物不斷出土之後,原本一些被我們熟知的曆史知識不斷被推翻,單單就說《清華簡》和《竹書紀年》兩件文物的出土,那就引起了不少轟動,打臉了不少既定的史實。

而蔡倫和造紙術之間的關系也沒能平穩地着陸,甚至考古還發現了令人無力反駁的真相:

蔡倫并不是造紙的第一人,而目前已知的紙比蔡倫生活的年代還早了300多年。

那麼蔡倫與造紙術之間究竟又有什麼故事,考古發現最早的紙又是在哪裡出土的?

我們一起來看。

蔡倫與造紙

蔡倫出生于東漢初年,祖輩以打鐵為生,是湖南宋陽人,蔡倫自幼聰明伶俐,非常讨人喜歡,由于家庭環境還不錯,蔡倫小的時候也讀過不少書。

但是相比較書本上的知識,蔡倫更喜歡身邊的各類生産行為,煉鐵、種麻、養蠶等等都讓他十分入迷。

漢明帝時期,漢廷在天下征召入宮的宦官,不知道出于什麼緣由,蔡倫被送進了宮,成為了當時華南地區第一位進宮為官的人。

蔡倫進宮後,起初在嫔妃所居住的掖庭當差,幾年後升任為小黃門,這是一個官職很低的職務,但好歹也是個官。

漢和帝即位之後,蔡倫升遷為了侍奉天子的中常侍,參與國家機密大事,成為了傳達诏令、參預朝政的超級宦官。

有了職權之後,蔡倫依然對皇宮中用到的工具成産十分感興趣,甚至還向皇帝讨了一個尚方令的官職,這一官職的職責就是監督工匠們為皇帝制造寶劍和打造其它器具。

蔡倫沒事的時候便時常與工匠聊天,商讨如何改進生産,或許正是由于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術和創造力,讓蔡倫萌生了造紙的想法。

當時人們書寫文書時,依然沿用竹簡和木簡,有時也能用絲帛,隻不過前者太過笨重,後者太過昂貴,都不是合适的書寫材料,要改造書寫材料的強烈願望,讓蔡倫開始研究造紙的辦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蔡倫總結前人造紙的經驗,他将樹皮、爛布、麻頭、漁網等東西剪碎,然後放入水中浸泡,之後搗爛成漿,經過蒸煮晾曬後,便造出了紙。

正如《後漢書》中這般記載:

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

考古上的發現

蔡倫造出了更為實用的紙之後,便将這一消息告訴漢和帝,漢和帝很是欣慰,好好表揚了一番蔡倫,并且将這種紙命名為“蔡侯紙”。

元初四年,蔡倫被委任負責校訂經書,他校訂完成之後,便在自己造出的經書上抄錄副本進而頒發給各地官員,自此之後紙本書籍迎來了發展高潮,而紙本書籍也成為了傳播文化最為得力的工具。

在曆史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由于沒有其他曆史文獻和文物證據,後人便根據史籍中僅有的記載将蔡倫說成是造紙的第一人,數千年來,以訛傳訛,如果有人跳出來說蔡倫不是紙的發明者,想必會被人說的無法擡頭。

但是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未必就一定是史實,考古出土的文物才能更為貼近真實,而蔡倫和造紙也被考古中的新發現不斷“打臉”。

1957年,西安灞橋一家不起眼的磚瓦廠的工地上,推土機在推土作業的時候,突然推出了一個陶罐,裡面有一面銅鏡,銅鏡下面有一團麻絲,經過研究發現,這些器物的年代出自西漢,而那團麻絲則是“紙”,是以被稱之為“灞橋紙”。

1974年,甘肅居延金關漢代亭燧故址中又出土了“金關紙”。

1978年,陝西扶風中顔村的西漢地窖中再次出土了“中顔紙”。

這三次重大的發現,都向人們指出了一點,那就是在西漢初年就已經有“紙”了,是以有些專家說東漢的蔡倫是造紙第一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當然也有專家認為,這些麻紙在質地上與蔡倫發明的紙并不能相提并論,畢竟太過粗糙和松散。

即便事實如此,但至少證明了蔡倫不是造紙術的發明者,這就好比現在的電燈比以前愛迪生發明的要亮,難道就能說愛迪生發明的不是電燈嗎?

目前已知最早的紙

在此後的幾年裡,圍繞着蔡倫究竟是不是造紙的第一人,一直被專家們所争論,直到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5号漢墓出土了古紙地圖,蔡倫不是造紙第一人似乎成為了蓋棺定論之說。

這份古紙地圖紙面非常平整光滑,質地也非常柔軟和輕薄,結構也很緊密,更令人驚歎的是上面還繪有山脈、河流、斷崖和道路。

經過專家們研究這份古紙制造原料為大麻,制造程式很是複雜,經過了切割、搗舂、制漿、沉澱過濾、擠壓整平等數道工序。

而這座漢墓的年代在秦晚期至西漢初年,這也就是說,這份古紙地圖出現的最晚年代則是在西漢初年,比蔡倫造紙的曆史早了300多年,可謂是世界上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紙。

是以可以斷定,西漢初年就已經有了可以書寫用的紙,而且質地還不錯,工藝也很成熟,有着較高的造紙水準,蔡倫自然也不能被稱之為造紙的第一人。

正如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所言:

漢興,有紙代簡,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

但是我們卻不能是以否認蔡倫的功績,因為蔡倫改造了造紙術,正是由于蔡倫的重大革新,不僅再一次提高了紙的品質,也使得在産量上有了大幅度提高,進而成為了現在人引以為豪的真正的“紙”。

是以,蔡倫即便不是造紙的第一人,也能稱得上是造紙術的發明人,畢竟他經過努力為人們提供了廉價優質的紙張,引起了書寫材料的變革,這份偉大的功績不能被忽略。

參考文獻:《漢書》、《後漢書》、《發明家蔡倫生平事迹考》、《書斷》等。

(圖網,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