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觀測天象的鼻祖——東漢靈台

作者:洛甯城事企業号
觀測天象的鼻祖——東漢靈台

沿着洛鄭公路東去,白馬寺過去不遠,你就會看到漢魏洛陽故城的遺址。在遺址的南郊,就是洛陽市洛龍區佃莊鎮東圪垯崗與大郊寨,在兩個自然村之間有一座巨大的夯土台,巍然矗立于大地之上。古代洛河像一條銀帶,從它的北側穿行而過流向東方。在漢魏洛陽故城南郊有一唯一高台遺址,就是馳名中外、觀測天象的東漢靈台。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1974年和1975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對靈台遺址進行了發掘。遺址整個範圍有四萬多平方米,東西兩側有牆垣,垣内有中心建築,也就是今天遠處可以看到的夯土台。從發掘的情況看,他地面之下的台基長寬各50米,地面上殘留夯土台東西各31米,南北殘長約41米,殘高8米許。

根據漢魏洛陽故城遺址發掘的示意圖和實際情況,出東漢洛陽城南,東數第二門平城門向南,有條古代的南北大道,堪測寬23米。靈台的遺址就位于古代南北大道的西側,距平城門約一公裡。“靈台在洛陽南,去城三裡”《陸機·洛陽記》。

在古洛陽南北大道的東側還有一處古建築,它的整個範圍東西寬約386米,南北長約400米,按資料與史書記載,應是東漢明堂遺址。這和史書記載“大道東是明堂,道西是靈台”,完全一緻。

漢魏洛陽城遺址,發掘發現夯土高台,四周各有上下兩層平台,平台之上有建築遺迹。下層平台,周圍原系回廊,北面儲存基本完好,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層平台,坡道兩則有回廊,東西各五間許,每間寬2.5米,深2米。上層平台,四面各有五間建築,每間面闊5.5米,建築後壁與下層相同,後壁挖槽立柱,柱下有方形柱礎。

地面全部鋪小型長方形小磚,按四靈崇拜和五行學說習俗,四方建築分别塗以青、白、紅、黑色粉,遺迹粉線至今可辨。在上層平台的西面有進深2米,外室與内室進行了隔設,室内鋪有方磚。這個内室可能是當時張衡發明制作的銅渾天儀安放的密室。

從發掘出土的磚瓦等建築材料檢測,屬東漢時期的建築物。這個夯土台應是東漢的靈台,它的頂部是觀測天象的,其形制應是“上平無屋”。但時間的久遠,風霜雨雪的剝蝕,面貌已失去過去的樣子。靈台四周的建築物,應是東漢當時靈台觀測人員進行觀測資料記錄整理的住所和辦公的地方。

觀測天象的鼻祖——東漢靈台

東漢靈台是大陸最早的觀象台,距今已有1900多年,面積約44000平方米。台頂為觀測天象的場所,四周是觀測人員辦事的衙署。建靈台前後經曆250年,著名古代科學家張衡先後兩次任太史令10餘年,主管靈台觀測工作。

靈台的高度,究竟有多少。一種記載靈台高三丈,十二門;另一種記載:“漢光武築,高六丈,方二十步”。東漢三丈是7.08米,6丈14.16米。而今靈台殘高為8米多,可認定三丈之說有誤。

《洛陽伽藍記》校注卷·第三·城南,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0頁是這樣記述的:“東有秦太師公園,二寺在景明南一裡,西寺太後所立,東寺皇姨所建,并為父追福,因以名之。時人号為雙女寺……寺東有靈台一所,基趾雖頹,猶高五丈餘,即是漢光武帝所立者,靈台東辟雍,是魏武所立者”。這說明六丈的記述是可信的。

查閱資料記載所知,靈台當時有四十三人在此供職。除“承”一人主管全台工作外,另有二人負責觀月,十四人負責觀星,三人負責觀風,十二人負責觀察氣象,三人負責晷景,七人負責鐘律。另有一個為舍人,分工十分明确。按照這樣的一支觀測天象的隊伍,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充分說明東漢帝王對靈台的重視,更說明當時天文學是何等的發達。

觀測天象的鼻祖——東漢靈台

靈台是東漢當時最大的國家天文台,是太史令的下屬機構。張衡曾兩次任太史令,親自主持上司靈台的觀測和天文的研究。親自著書《地震對策》、《渾天儀圖注》、《靈寬和靈寬圖》,靈寬圖是大陸第一張星象圖,并且設計制造成了渾天儀、地動儀、候風儀。這些儀器在東漢的靈台上一安放,就準确的測出了公元133年、135年、137年,洛陽連續地震,地動儀上均顯現出來。公元138年,地動儀還準确的測出遠在千裡之外隴西的一次地震,這是世界上最早測報地震的儀器。比歐洲(1880年)發明的地震儀早了一千六百四十二年。

大陸的曆史史實證明,大陸是世界上天文學發明最早的國家。我們的祖先最早記錄了中國的曆法,也是最先進的天文記錄。夏朝記錄了公元前1590年的地震。《夏書》記載了中國最早的日蝕。《竹書紀年》記載了夏朝最早的世界上“花中星隕如雨”的流星雨。這些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全世界人民最特殊的貢獻。

靈台的發掘發現,是中國科學界的重要文物再現,它是一座曆史豐碑。記錄了張衡這位古代科學家為了解掌握變化天體而锲而不舍的奮鬥精神,他的智慧和功勞結出了科學界豐碩的成果,至今仍領跑在科學道路上。

靈台雖已是曆史、是文物,但也是全中國炎黃子孫的驕傲。我們為我們的祖先感到自豪。

觀測天象的鼻祖——東漢靈台

作者簡介:程衛東,男,1947年生,洛甯縣大原村人,縣政府煙辦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學研究會會員,洛甯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洛陽市姓氏研究會理事。

#洛甯頭條##文化中國##洛陽旅遊推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