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观测天象的鼻祖——东汉灵台

作者:洛宁城事企业号
观测天象的鼻祖——东汉灵台

沿着洛郑公路东去,白马寺过去不远,你就会看到汉魏洛阳故城的遗址。在遗址的南郊,就是洛阳市洛龙区佃庄镇东圪垯岗与大郊寨,在两个自然村之间有一座巨大的夯土台,巍然矗立于大地之上。古代洛河像一条银带,从它的北侧穿行而过流向东方。在汉魏洛阳故城南郊有一唯一高台遗址,就是驰名中外、观测天象的东汉灵台。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974年和1975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对灵台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整个范围有四万多平方米,东西两侧有墙垣,垣内有中心建筑,也就是今天远处可以看到的夯土台。从发掘的情况看,他地面之下的台基长宽各50米,地面上残留夯土台东西各31米,南北残长约41米,残高8米许。

根据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发掘的示意图和实际情况,出东汉洛阳城南,东数第二门平城门向南,有条古代的南北大道,堪测宽23米。灵台的遗址就位于古代南北大道的西侧,距平城门约一公里。“灵台在洛阳南,去城三里”《陆机·洛阳记》。

在古洛阳南北大道的东侧还有一处古建筑,它的整个范围东西宽约386米,南北长约400米,按资料与史书记载,应是东汉明堂遗址。这和史书记载“大道东是明堂,道西是灵台”,完全一致。

汉魏洛阳城遗址,发掘发现夯土高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平台之上有建筑遗迹。下层平台,周围原系回廊,北面保存基本完好,北面正中有坡道,可通上层平台,坡道两则有回廊,东西各五间许,每间宽2.5米,深2米。上层平台,四面各有五间建筑,每间面阔5.5米,建筑后壁与下层相同,后壁挖槽立柱,柱下有方形柱础。

地面全部铺小型长方形小砖,按四灵崇拜和五行学说习俗,四方建筑分别涂以青、白、红、黑色粉,遗迹粉线至今可辨。在上层平台的西面有进深2米,外室与内室进行了隔设,室内铺有方砖。这个内室可能是当时张衡发明制作的铜浑天仪安放的密室。

从发掘出土的砖瓦等建筑材料检测,属东汉时期的建筑物。这个夯土台应是东汉的灵台,它的顶部是观测天象的,其形制应是“上平无屋”。但时间的久远,风霜雨雪的剥蚀,面貌已失去过去的样子。灵台四周的建筑物,应是东汉当时灵台观测人员进行观测数据记录整理的住所和办公的地方。

观测天象的鼻祖——东汉灵台

东汉灵台是大陆最早的观象台,距今已有1900多年,面积约44000平方米。台顶为观测天象的场所,四周是观测人员办事的衙署。建灵台前后经历250年,著名古代科学家张衡先后两次任太史令10余年,主管灵台观测工作。

灵台的高度,究竟有多少。一种记载灵台高三丈,十二门;另一种记载:“汉光武筑,高六丈,方二十步”。东汉三丈是7.08米,6丈14.16米。而今灵台残高为8米多,可认定三丈之说有误。

《洛阳伽蓝记》校注卷·第三·城南,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40页是这样记述的:“东有秦太师公园,二寺在景明南一里,西寺太后所立,东寺皇姨所建,并为父追福,因以名之。时人号为双女寺……寺东有灵台一所,基趾虽颓,犹高五丈余,即是汉光武帝所立者,灵台东辟雍,是魏武所立者”。这说明六丈的记述是可信的。

查阅资料记载所知,灵台当时有四十三人在此供职。除“承”一人主管全台工作外,另有二人负责观月,十四人负责观星,三人负责观风,十二人负责观察气象,三人负责晷景,七人负责钟律。另有一个为舍人,分工十分明确。按照这样的一支观测天象的队伍,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充分说明东汉帝王对灵台的重视,更说明当时天文学是何等的发达。

观测天象的鼻祖——东汉灵台

灵台是东汉当时最大的国家天文台,是太史令的下属机构。张衡曾两次任太史令,亲自主持领导灵台的观测和天文的研究。亲自著书《地震对策》、《浑天仪图注》、《灵宽和灵宽图》,灵宽图是大陆第一张星象图,并且设计制造成了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这些仪器在东汉的灵台上一安放,就准确的测出了公元133年、135年、137年,洛阳连续地震,地动仪上均显现出来。公元138年,地动仪还准确的测出远在千里之外陇西的一次地震,这是世界上最早测报地震的仪器。比欧洲(1880年)发明的地震仪早了一千六百四十二年。

大陆的历史史实证明,大陆是世界上天文学发明最早的国家。我们的祖先最早记录了中国的历法,也是最先进的天文记录。夏朝记录了公元前1590年的地震。《夏书》记载了中国最早的日蚀。《竹书纪年》记载了夏朝最早的世界上“花中星陨如雨”的流星雨。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对全世界人民最特殊的贡献。

灵台的发掘发现,是中国科学界的重要文物再现,它是一座历史丰碑。记录了张衡这位古代科学家为了解掌握变化天体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他的智慧和功劳结出了科学界丰硕的成果,至今仍领跑在科学道路上。

灵台虽已是历史、是文物,但也是全中国炎黄子孙的骄傲。我们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

观测天象的鼻祖——东汉灵台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洛宁头条##文化中国##洛阳旅游推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