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倚天屠龍記》被視為“射雕三部曲”的終結篇,但相對于前兩作之間關聯緊密而言,這一部作品的正篇故事是發生在前作的數十年之後,除了張三豐之外,前作中登場過的人物基本都已不在人世間,也正因為如此,在《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之間,其實完全可以再插上一本書的劇情,關鍵隻在于何人能撐起那段故事。

(郭靖劇照)
在筆者看來,與前輩高人有關的人物中,有一個角色就适合當主角,說來那人還是郭靖的親外孫,他身懷降龍十四掌,完全有能力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代撐起武林半邊天。
一、郭靖一家,滿門忠烈
要論金庸全書最慘的主角,莫過于蕭峰和郭靖這兩位,那蕭峰是身處宋遼夾縫之中無處容身,最終隻能自戕身亡,而郭靖比他更慘,他是為了襄陽而舉家以身殉城,當然,“舉家”二字未必準确,因為從書中的描述來看,在襄陽城破之時,郭家是有人不在襄陽的,不過他們一家也的确配得上“滿門忠烈”四個字。
原著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一百年來,武林中風波疊起,這對刀劍換了好幾次主人。後人隻知屠龍寶刀乃武林至尊,唯倚天劍可與匹敵,但到底何以是至尊,那就誰都不知道了。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隻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
從這段描述來看,郭靖夫婦和小兒子郭破虜是明确戰死在襄陽了,而小女兒郭襄則遠在西川,至于大女兒郭芙和女婿耶律齊則是去向成謎。
(耶律齊劇照)
不過筆者并不認同“耶律齊背叛郭靖”之說,他們更有可能是忙于丐幫事務不在襄陽,畢竟戰亂之時,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那幫難民無處可去,自然隻能淪為乞丐,丐幫有太多亂民需要管理,耶律齊的确是分身乏術,比起在襄陽枉添傷亡,他倒不如管好那些亂民,反而更有意義。
也正因為郭芙和耶律齊沒有死在襄陽,他們為郭家留下了血脈,盡管對于郭靖而言他們的孩子是外孫,卻也算是郭家唯一的後人了。
二、降龍十八掌的傳承
憑什麼說郭靖有個外孫?耶律齊和郭芙成婚十餘年也不見生兒育女不是嗎?很簡單,你看連載版《倚天屠龍記》中說了什麼?
原著道:“俞蓮舟見他背上負了六隻布袋,心想這是丐幫中的六袋弟子,地位已算不低,如何竟幹出這種卑污行迳來?何況丐幫素來行事仁義,他們幫主耶律淵如又和大師哥宋遠橋是極好的朋友,這事可真奇了。”
很明顯,這位名為耶律淵如的丐幫幫主就是耶律齊與郭芙的後人,否則接連兩位姓耶律的外族人當中原第一幫的幫主,如何解釋?
而這位耶律淵如極有可能就繼承了降龍十四掌,為何是十四掌而非十八掌?那就得仔細翻原著才能注意到這個細節了。
書中在介紹史火龍的時候提到過這麼一句:“當時幫主蕭峰武功蓋世,卻因契丹人身份遭驅除出幫,他去繁就簡,将二十八掌減了十掌,成為降龍十八掌,由義弟靈鹫宮虛竹子代傳,由此世代傳承。到南宋末年,雖繼位幫主耶律齊得嶽父郭靖傳授而學全,但此後丐幫曆任幫主,因根柢較欠,最多也隻學到十四掌為止。史火龍所學到的共十二掌。”
(史火龍劇照)
史火龍隻學了降龍十八掌中的十二掌,就因為他之前的幫主隻學了十四掌,至于為何耶律齊沒将全部的十八掌都傳給耶律淵如則無從考證,或是因為來不及傳承,或是因為耶律淵如天賦不佳,總之,他最多也隻學了十四掌。
但僅僅隻是這十四掌,也足以讓他在這個武林衰敗的時代橫行無忌,至少從書中的設定來看,他是擊敗過當時的明教教主的。
三、明教與丐幫之争
《倚天屠龍記》中,那波斯三使登場之後是對謝遜和金花婆婆一番訓斥,并提到了關于中土明教的一段往事。
(波斯三使劇照)
原著道:“那虬髯的流雲使将兩塊黑牌互相一擊,铮的一聲響,聲音非金非玉,十分古怪,說道:‘這是中土明教的聖火令,前任姓石的教主不肖,失落在外,今由我等取回。自來見聖火令如見教主,謝遜還不聽令?’”
謝遜雖雙目失明,無法辨識聖火令的真假,但聽了流雲使這番話之後立馬相信了他們的确是波斯明教使者,足見流雲使描述的這段往事真實的發生過。
丐幫和明教爆發這場大戰的原因不明,但從結果來看,這場戰鬥無疑是丐幫一方獲勝了,聖火令乃是明教至寶,自然是由教主儲存,而它後來落入丐幫手中,足見耶律淵如與那石教主有過一次對決,并且是耶律淵如憑借降龍十四掌勝出。
這也正常,因為書中提到過曆代教主修煉乾坤大挪移最多也隻到第五層,那姓鐘的教主修煉到第五層之後便走火入魔,等于石教主最多将乾坤大挪移練到第四層,打不過身懷降龍十四掌的耶律淵如也很合理。
隻是不知為何,金庸在後來的版本中删掉了耶律淵如這個角色,《神雕俠侶》結束到《倚天屠龍記》開篇之間發生的這段故事也就徹底不複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