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1月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道,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
其中,“奶及奶制品安全控制與品質提升關鍵技術”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奶及奶制品的安全控制主要有哪些風險點?違禁添加物如何檢測?
安全控制是保障奶業發展的基礎。奶業産業的主要特點是産業鍊比較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王加啟介紹,其中包括了養殖、擠奶、儲運、加工等關鍵環節。通過對各環節運用大資料分析與多标準排序模型研究發現,違法添加物、黴菌毒素、獸藥殘留和重金屬污染是主要的4種風險因子。
作為消費者,奶及奶制品中是否添加了違禁物一直是關注的問題。王加啟表示,檢測防範這些違禁添加物是他們研究的重點。目前,研究制定的奶及奶制品違禁添加物的檢測标準已被采用,實作了全國4241個奶站和5280輛奶車全覆寫,為打擊非法添加行為發揮了決定性技術支撐作用。
近十年,我國開展了一系列的風險因子檢測技術研究,建立了相關的檢測方法和标準,實作了奶及奶制品整個生産過程的安全控制,使我國奶及奶制品的安全水準得到顯著提升。
奶及奶制品的品質提升是如何做到的?
奶及奶制品的品質提升一直是國際上研究和關注的熱點,它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健康。我國經過十五年的研究,建立了以三個關鍵技術為核心的品質提升技術體系:優質生乳、低碳加工工藝和品質評價。這個技術體系應用後,我國生乳的品質水準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牛奶在加工中保留了更多的營養和活性成分,牛奶的品質水準也能夠被準确判斷。
由此,我國奶及奶制品的品質得到了顯著提高,王加啟稱,目前生乳和乳制品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優質牧場、有機奶等概念對奶的品質影響有多大?價格越貴越好嗎?
從整體上看,近五年,我國的奶牛養殖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化養殖比重越來越高,一系列優質牧場被建立,不少企業實作了有機奶的生産。王加啟認為,優質牧場、有機奶等概念的出現對提高牛奶品質非常有意義,它們實際上呈現的是牛奶的品質得到了科學的評價。
這套科學評價奶及奶制品品質的方法,能夠讓消費者直覺地感受到奶的品質,擁有了選擇的權利,它可以簡單地歸結為三點:營養成分、活性因子的含量、天然風味。
王加啟提醒,購買牛奶時不要陷入價格越貴品質越好的誤區中,消費者可以參考以上三點,仔細閱讀配料表後進行比較選擇。
監制:郭靜
記者:劉鶴佳 楊揚
編輯:富赜 劉飛 潘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