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司馬昭命鐘會為主帥,帶領諸葛緒、鄧艾與十八萬大軍,兵分五路南征蜀漢。當時鐘會被蜀将姜維抵擋于劍閣而無法入蜀,幾乎要撤軍,就在此時,攻占沓中的鄧艾獻出偷渡陰平之計謀,随後,鄧艾帶領數千士兵從沓中出發,通過陰平小道,直撲涪城,由于涪城守将馬邈的投降,諸葛瞻父子在綿竹不敵鄧艾,導緻鄧艾最終帶領魏軍兵臨成都城下,當時在城中的劉禅接受了益州本土勢力谯周等人的勸告,出城投降鄧艾,蜀漢就此滅亡。

在鄧艾大軍兵臨成都城下時,不乏有熱血之士打算據城自守,以等待援兵到來,也有人願意出城死戰不投降,而劉禅的第五個兒子劉谌就是其中一人,當時他主動請兵出戰,卻被劉禅拒絕。在劉禅拿着玉玺出城投降後,劉谌來到昭烈廟中,先是殺死了他自己的妻子和兒女,随後他拔劍自盡,以死殉國。看起來,劉谌為人熱血忠義,相比之下,其父親劉禅就顯得軟弱不堪了,甚至于在被俘之後,劉禅樂不思蜀,讓人唾棄,那如果此時劉備在世,他會喜歡這個孫子勝過兒子劉禅嗎?
劉禅之是以會被人诟病,主要是因為他沒有在成都被圍困時甯為玉碎,不為瓦全,沒有強硬地站出來與敵人決鬥,反觀他的第五子,北地王劉谌血性剛烈,讓人心生敬佩,但如果讓劉備來選,他還是更喜歡劉禅,因為劉禅當時的選擇,才是符合劉備生平作風的選擇。要知道劉備的前半生颠沛流離,大部分時間都沒有立錐之地,不僅如此,他還常常被敵人追得抛妻棄子,狼狽不堪,然而即便屢次失敗,劉備也沒有是以而喪失鬥志,這才有了後來蜀漢政權的建立。若劉備一遭遇挫敗就要自盡,隻怕世間早已沒有人記得劉備是誰了。
而當時姜維在劉禅被軟禁時,還與劉禅取得了聯系,也就是說,劉禅是知道姜維的計劃。然而劉禅并沒有是以而揭發姜維,而是将他們父子親族的身家性命都托付在了姜維手中。要知道這件事一旦敗露,劉禅一家就得與姜維一同被誅殺,而後來姜維的密謀敗露,軍中嘩變,太子劉璿慘遭牽連,下場凄慘,而劉禅竟願意陪着姜維去賭一個希望渺小的複國計劃,足以可見,劉禅在内心深處更像劉備這般屢敗屢戰之人。
筆者認為,劉禅并沒有他表面顯現出來的那般愚笨,否則他也不能穩坐朝堂四十年。隻可惜他晚死了幾年,成為了亡國之君,最終受人斥責,實在讓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