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卓對曹孟德如此之好,為什麼要反對董卓?

作者:子蘇名著閱讀
董卓對曹孟德如此之好,為什麼要反對董卓?

董卓對曹孟德如此之好,為什麼要反對董卓?

關鍵是董卓這新派實力不是足夠大,無法控制局面,在朝廷内外均沒有支援者。内政實際被王允操控,外政袁紹、袁術、劉表等都非常強悍,這些不支援董卓。董卓勢單力薄,曹孟德跟着他,就是死路一條。

第二個原因,曹孟德本就是老牌諸侯,他父親及夏侯氏兩個家族都不會支援董卓,這一點已經表現得很明顯,他自己不可能與董卓共事,否則,就要背叛家族。

王允為什麼要除掉董卓?

他直指權力。

《後漢書·陳王列傳第五十六》說,“時董卓尚留洛陽,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

這就是說,董卓在洛陽,天子在長安,而且朝政中的大小事情,董卓都不管,是由王允正管理。

這不僅反映出董卓的單純、天真,又說明董卓并沒有挾天子,沒有控制天子的自由,更說明董卓對王允的信任是絕對。

但是,在《後漢書》《三國志》《三國演義》及其它曆書中,盡說是董卓挾天子,控制天子,對天子不好。

董卓這樣的安排,沒有顯示出他的獨裁,更沒有什麼殘暴的地方。

相反,在這種安排,王允的動作頻繁,全部是針對董卓的。

他首先是聯合黃琬、鄭公業,以讨袁術為名,實征董卓。沒有做成,董卓竟然沒有發現是王允的主謀。

董卓對曹孟德如此之好,為什麼要反對董卓?

奇怪的是,董卓傳回長安後,封王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讓他與自己平齊。

王允為了防止董卓懷疑,少要三千戶。

緊接着王允又聯合楊瓒和呂布,再次利用了董卓的善良。

《三國演義》講的是董卓想做皇帝,是以受禅為誘餌。

但是《後漢書》中卻不是的。

《後漢書·董卓列傳第六十二》說,“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卓朝服上車”去參加漢獻帝康複的喜宴。

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确,董卓是因為知道漢獻帝病好,心裡頭跟着高興,穿着官服,過去看望。

這沒有歹意吧?這反映的是董卓關心漢獻帝吧?而且董卓沒有監視漢獻帝,他住的地方離宮廷比較遠的地方。

前前後後,董卓都沒有多事。

董卓到京都是殺過人,但他殺的是誰?

是站起來,公開反對劉協的人呀,是原來何進的同黨,是何皇後。

何皇後殺過劉協的生母王美人,恐怕不一定沒有漢獻帝本人的意思吧?

何皇後是該殺的吧?

她不僅鸠殺了劉協的母親,還把他奶奶也鸠殺了,這他的奶奶就是何皇後的婆婆,是大逆不道的人。

董卓失敗就失敗在對朝廷内部的争鬥很不内行,沒有一個可以依靠的人。

恐怕當時靈帝召他做少府時,董卓就預感到自己是入火坑了。是以他感到“京師昏亂,躊躇不進。”這句話在《皇甫嵩列傳》中記載着。

董卓亂國了嗎?沒有。那麼誰才是真正的亂國者?誰才是真正控制漢獻帝的人?誰在“挾天子以令不臣”?

請聽第二十三講 董卓誤入陌生圈子中

董卓對曹孟德如此之好,為什麼要反對董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