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董卓对曹孟德如此之好,为什么要反对董卓?

作者:子苏名著阅读
董卓对曹孟德如此之好,为什么要反对董卓?

董卓对曹孟德如此之好,为什么要反对董卓?

关键是董卓这新派实力不是足够大,无法控制局面,在朝廷内外均没有支持者。内政实际被王允操控,外政袁绍、袁术、刘表等都非常强悍,这些不支持董卓。董卓势单力薄,曹孟德跟着他,就是死路一条。

第二个原因,曹孟德本就是老牌诸侯,他父亲及夏侯氏两个家族都不会支持董卓,这一点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他自己不可能与董卓共事,否则,就要背叛家族。

王允为什么要除掉董卓?

他直指权力。

《后汉书·陈王列传第五十六》说,“时董卓尚留洛阳,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

这就是说,董卓在洛阳,天子在长安,而且朝政中的大小事情,董卓都不管,是由王允正管理。

这不仅反映出董卓的单纯、天真,又说明董卓并没有挟天子,没有控制天子的自由,更说明董卓对王允的信任是绝对。

但是,在《后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及其它历书中,尽说是董卓挟天子,控制天子,对天子不好。

董卓这样的安排,没有显示出他的独裁,更没有什么残暴的地方。

相反,在这种安排,王允的动作频繁,全部是针对董卓的。

他首先是联合黄琬、郑公业,以讨袁术为名,实征董卓。没有做成,董卓竟然没有发现是王允的主谋。

董卓对曹孟德如此之好,为什么要反对董卓?

奇怪的是,董卓返回长安后,封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让他与自己平齐。

王允为了防止董卓怀疑,少要三千户。

紧接着王允又联合杨瓒和吕布,再次利用了董卓的善良。

《三国演义》讲的是董卓想做皇帝,是以受禅为诱饵。

但是《后汉书》中却不是的。

《后汉书·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说,“三年四月,帝疾新愈,大会未央殿。”“卓朝服上车”去参加汉献帝康复的喜宴。

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董卓是因为知道汉献帝病好,心里头跟着高兴,穿着官服,过去看望。

这没有歹意吧?这反映的是董卓关心汉献帝吧?而且董卓没有监视汉献帝,他住的地方离宫廷比较远的地方。

前前后后,董卓都没有多事。

董卓到京都是杀过人,但他杀的是谁?

是站起来,公开反对刘协的人呀,是原来何进的同党,是何皇后。

何皇后杀过刘协的生母王美人,恐怕不一定没有汉献帝本人的意思吧?

何皇后是该杀的吧?

她不仅鸠杀了刘协的母亲,还把他奶奶也鸠杀了,这他的奶奶就是何皇后的婆婆,是大逆不道的人。

董卓失败就失败在对朝廷内部的争斗很不内行,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恐怕当时灵帝召他做少府时,董卓就预感到自己是入火坑了。所以他感到“京师昏乱,踌躇不进。”这句话在《皇甫嵩列传》中记载着。

董卓乱国了吗?没有。那么谁才是真正的乱国者?谁才是真正控制汉献帝的人?谁在“挟天子以令不臣”?

请听第二十三讲 董卓误入陌生圈子中

董卓对曹孟德如此之好,为什么要反对董卓?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