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為何不稱帝?

很多人都說,如果諸葛亮想當皇帝,他可以輕易地廢除劉禅,取而代,沒有必要争論這個沒有根據的事情。考察曹操父子代表漢朝自力更生的過程,可能有助于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以及取代漢朝的困難。

自從董卓叛變以來,被稱為劉協的西安皇帝不僅名存實亡,而且生命垂危。劉協首先是董卓手中的娃娃。西安皇帝能活多久,這隻在董卓一念之間。後來,他被李傕綁架,成為與郭汜争權奪利的籌碼。漢獻帝和他的官員、妃嫔和女傭們因恐懼而從長安逃到河南。正如當時的民歌所說,“後妃後,王飛王,千騎北莽”,發生在西安春秋時期。楊奉、董承,趕來救駕,最後被曹操迎接入許昌,自此才得以安身立命。

曹操雖迎接漢獻帝卻未必是忠君之将。更重要的是,他要最大限度地實作自己的人生的價值,以尊奉天命為己任,歡迎漢獻帝來許昌居住。他獲得了“抱着天子令天下,的特殊資格。在皇帝的旗幟下,它不僅得到封建文人和官僚的支援,而且得到了廣大群眾的支援。征兵、買馬、屯糧、節操都比較容易;更重要的是,在十字軍東征反對不服從皇室(事實上,他們不服從曹操)的軍閥時,他們沒有出兵,占據了他們所有的政治優勢勢,把對方推入了不公正的境地,戴上了叛國和叛亂的帽子。由于他的政治優勢和傑出的政治軍事人才,公元192年至公元208年的17年,曹操先後殺死了軍閥韓遂、馬超、陶謙、呂布、袁術、袁紹、平息了叛亂,統一了黃河流域,即:全國三分之二的富裕地區隻剩下四個軍閥,東南六縣的孫權、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和劉備。

當時,曹操将軍事和公權力融為一體。漢鹹帝隻是一個傀儡和一個封印皇帝。然而,曹操沒有穿黃袍,代表漢朝獨立。這不是曹操對漢朝的忠誠,但政治形勢不允許它被取代。所謂政局,無非是封建文人和人民的皇室情結。雖然東漢在黃巾起義後名存實亡,但它仍然是一種百足蟲,死了但不僵硬。皇室情結是一股巨大的保守勢力,始終阻礙着朝代的正常更疊;更重要的是,漢代的先帝雖然年輕無知,但他并不是一個暴力、暴虐和邪惡的人。社會各方面仍然對他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同姓氏的獨立将領雖然是曹操培養、提拔、降服的可靠将領,但在長期的戰争過程中,他們實際上已成為地方實力人物。在東漢與曹派的第二次選舉中,很難确定他們站在哪一邊。是以,曹操不輕率行事,不想因更換而引起内亂和戰争。公元210年12月,曹操曾說過:“作為宰相,人民和大臣都非常昂貴,他們的期望已經過去”,這表明他們不想垂涎三尺。這不是曹操的真話。權力大臣和皇帝之間微妙多變的關系是一種極其不穩定和危險的平衡。一旦受到影響,可能會引起宮殿地震。他們倆都不會平靜地接受君民的忠誠。有了曹操的命,他一定能看到風雷。我們之是以要說這句話,不是為了欺騙自己,而是為了麻痹别人,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數。

公元220年,當孫權寫了一封信要求封王,他還奉勸曹操承應天命當皇帝。看了信,曹操罵道:“趕驢上架!”這不僅是曹操對孫權支援的警惕,也是對代漢而立政治風險的評價。當時,夏侯敦等人認為,曹操30多年來為南北做出了突出貢獻,羽翼豐滿,人心歸附,時機成熟了。他應該服從自然法則和民心,穿上龍袍,代表漢朝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曹操知道自己的來日已經不多,甯可将阻力估計得高些大些,不能将阻力估計得小些低些,他不向天亮撒尿。在那個時候,他将失去自己的聲譽,并在數千年内聲名狼藉。上天不會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他也沒有重新開始的機會。

曹操有兩次可以名正言順地取而代之的機會。公元200年,車騎将軍、獻帝妻舅董承懷揣衣帶诏,糾集長水校尉種輯,将軍王子服、吳子蘭,伊郎吳碩和劉備發動宮廷政變,殺死曹操。這表明曹操與漢獻帝之間的沖突和沖突已經發展到了生死存亡的程度,麻風病已經出現,無法協調。陰謀被破壞後,可以徹底調查,并借此機會廢除它。然而,曹操并沒有調查到底,而是在前台嚴懲了董成等人,甚至核心成員也沒有仔細檢查,讓像劉備這樣的大魚逃出了網,漢朝的西安皇帝安全地坐在龍椅上。第二次,即公元214年,漢獻帝通過皇後再一次發動宮廷政變殺害曹操。照理說,一之已甚,豈可再乎?漢獻帝這次應該受到懲罰了,但依然沒有!隻是伏皇後父女弟兄等人伏法被殺,漢獻帝依然坐在龍椅上免予追究。這不是曹操寬仁厚德,他沒有這種雅量。沒有廢除漢獻帝原因,依然是顧忌到當時的大局形勢,擔心江山不穩。

曹操為何不稱帝?
曹操為何不稱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