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人殘暴,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最終因為貂蟬這一世間絕美女子與自己的義子呂布反目成仇,兵戎相見。因沉迷美色,放松警惕,最終死于自己義子的手中。

霸業成時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
誰知天意無私曲,郿塢方成已滅亡。
董卓雖然是極惡勢力的代表,但是無論如何也算得上是東漢末年幾大軍閥之一,是什麼樣的遭遇造就了這一窮兇極惡之徒?又是什麼原因加速了他的滅亡?
我們就從他的生平經曆講起,和我一起來解讀這一傳奇人物。
董卓從小便是一個行俠仗義之人,無論是身邊的小夥伴或者是其他人受到欺負,他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打抱不平,打小其實董卓并不壞。
他從小便開始習武,等到成年已經骁勇善戰。擔任過地方官吏,關心百姓疾苦。三破外敵入侵,戰功赫赫。而且他十分體恤下屬,将自己的所得都配置設定給手下的将士,這麼看來,他也算得上是一名好官。
随着他戰功越來越多,就越來越受到器重。在涼州發生叛亂的時候,董卓率軍極力抗敵。在朝廷衆将中也可以說是出盡風頭,深受倚重。
大退叛軍不久,他們又卷土重來。于是朝廷命皇甫嵩為主将,董卓為副将,二人一同前去出戰,可是董卓對皇甫嵩一直怨恨有加,十分不配合。
這便導緻皇甫嵩在班師回朝之後狠狠奏了其一章,皇帝将其發配邊疆。董卓雖然遵旨,可是卻隻走了十幾裡地便留了下來,打算觀察朝中局勢伺機而動。
不久之後,因為朝中宦官左右皇帝,導緻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家族為虎作伥,一度激起民憤。可是朝中大臣可怒不敢言,任憑他們興風作浪也沒有一點辦法。
于是大将軍何進打算請董卓幫忙,讓其裡應外合。沒想到自己沒分到一杯羹就被暗殺了,這可成全了董卓,董卓順利進京,很快就占據了主動。
廢舊帝立新帝,讓朝中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從這時候開始,他便燒殺搶輪,無惡不作,人們對其恨之入骨,可有沒有一點辦法。
董卓專政之後,朝廷内外民不聊生,包括曹操在内的很多仁義之士都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刺殺計劃,可惜都以失敗告終。
最終王允利用貂蟬這一絕美女子前去離間董卓和呂布,沒想到得到了奇效。父子二人反目成仇,最終董卓死在了自己的義子手中。
縱觀董卓的一生,也算是崎岖坎坷,他也并不是從一開始就是那麼的兇惡至極,也并不是生來就是一個兇惡之徒。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變得如此窮兇極惡?
董卓從小便是家境十分貧困,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衣服也是縫縫補補,讓他一直很羨慕那些有權有勢的人。
在他慢慢得到重用後,慢慢有了一定的權勢,有了一定的财富。他就會越來越不滿足當下的生活,越來越變得貪婪起來,看不慣别人的榮華富貴,那麼就隻能據為己有。
董卓出生于一個無權無勢的家庭,從小也受慣了有權勢人家的冷眼相對,嘗盡人間冷暖。
當他逐漸走到上流社會的時候,他也就成為了他當時最讨厭的人,看不慣誰,就利用自己的權勢或者殺,或者搶。當其有了權利,就會想要更大的權利,這也是他執意進京被擊殺的伏筆。
他内心自卑,覺得任何人都可以淩駕于自己的頭上,可以欺負自己,覺得自己不如任何人。
一旦有了這種想法,内心就會變得極度扭曲,一旦有了淩駕于别人的實力,就會毫不領情,“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董卓,又是多少現實世界人們的真實寫照呢?
很多人為了錢财,入室盜竊,偷盜成瘾;為了權勢,賄賂高官,爾虞我詐;為了報仇,毒殺舍友,殘害親朋。
放眼看看現在社會的一些醜惡嘴臉,有多少人是董卓的真實寫照。
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置多少人的生死于不顧。為了一己私欲,讓多少幸福的家庭破碎分離。
我們一定要做好自己,樹立正确的人生價值觀。
人生每個人隻有一次,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為了碎銀幾兩,而丢掉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
寫到這裡,是對董卓的一個總結,也是一種解讀,相信看到這裡的人一定和我有了共鳴,不妨用你們可愛的小手,點點關注。
也許有小夥伴想了解董卓失敗的原因,那麼請看看: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正義終究不會遲到,他的結局真是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