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粟裕威望不夠,華野老将許世友、宋時輪不太服,陳毅是如何做的?

将帥不和,不僅會影響排兵布陣,甚至會直接導緻戰争的失敗。曆史上有很多因為主帥威望不足、老将不服的情況,導緻戰事不利。比如諸葛亮在博望坡一戰擔任主帥時,就和關羽張飛發生争執,最後還是劉備親自調解,才得以緩和。其實在解放戰争中,我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解放戰争時期,華中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合成華東野戰軍之後,陳毅和粟裕成為搭檔。陳毅考慮到自己的指揮能力不如粟裕,就讓粟裕負責指揮戰鬥,自己做政治協調的工作。然而原本屬于山東野戰軍的一些将領們對粟裕不太服氣,經常掣肘鬧别扭。

粟裕威望不夠,華野老将許世友、宋時輪不太服,陳毅是如何做的?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争中一次非常重要的戰役,這場戰鬥打得異常艱難,國共兩軍處于膠着狀态。張靈甫率領國軍精銳74師對我軍指揮部發動突然襲擊,粟裕連夜改變作戰計劃,想要以自己為誘餌,将張靈甫一舉殲滅。

第九縱隊的許世友帶領自己的部隊在山區徘徊多日,将士們都很辛苦,接到讓他傳回原地的指令之後,許世友在電話裡滿腹牢騷,粟裕雖然氣的臉都紅了,但仍然表示了解。站在一旁的陳毅立刻拿起電話,“痛罵”了這個抗命不遵的老将。

粟裕威望不夠,華野老将許世友、宋時輪不太服,陳毅是如何做的?

聽到陳老總發火了,即使是脾氣再暴躁的老将,許世友也隻能服從,認真執行粟裕包圍張靈甫的指令,将他與援軍徹底切斷聯系。在其他縱隊的全力配合下,許世友一舉殲滅這個号稱國民黨禦林軍的精銳部隊。

孟良崮戰役最終取得勝利,許世友的第九縱隊功不可沒,本以為自己會受到首長的表揚,卻遭到了陳毅的嚴厲批評。陳毅在表彰大會上,重述了對許世友的那一頓痛罵,讓他引以為戒。

1948年的濟南戰役,開啟了我軍野戰軍攻破國軍大城市的先河,意義十分重大。戰争開始之前,陳毅和粟裕召集将領讨論作戰方針,華野的老将宋時輪以缺乏彈藥為由,拒絕粟裕讓自己圍攻濟南西城的要求。受到粟裕批評以後,他不僅不思悔改,還拍桌子瞪眼。中央要求嚴肅處理宋時輪,粟裕顧全大局,向毛主席求情。最後在毛主席和陳毅的輪番說教下,宋時輪承認了錯誤。

粟裕威望不夠,華野老将許世友、宋時輪不太服,陳毅是如何做的?

除了宋時輪,許世友在這場戰役中又一次違抗粟裕的軍令。本來粟裕是想讓許世友包圍濟南城進行佯攻,自己率領主力埋伏,等待援軍的到來,将援軍一舉殲滅。但是許世友自恃功高,得知自己隻是佯攻,很不樂意。他并沒有執行粟裕的指令,而是獨自率領軍隊猛攻濟南,雖然很快就攻下了城池,但是粟裕殲滅援軍的計劃卻破産了。

戰鬥結束之後,陳毅将許世友和搭檔粟裕的沖突上報中央。許世友得到的處分是撤銷九縱隊司令員的職務,傳回山東據守,導緻這位骁勇善戰的猛将沒能出現在淮海戰役的戰場上。

粟裕威望不夠,華野老将許世友、宋時輪不太服,陳毅是如何做的?

陳毅對粟裕這位老搭檔可以說是知根知底的,深知自己在指揮作戰方面不如他,于是放心地把指揮權交給粟裕。而當粟裕和華野将領們發生沖突的時候,他都堅決地站在粟裕的一邊支援他,為他化解和将士們的沖突。

粟裕威望不夠,華野老将許世友、宋時輪不太服,陳毅是如何做的?

可以說,陳粟兩人是解放戰争中的一對黃金搭檔。如果離開了陳毅,粟裕不可能這麼順利地排兵布陣,陳毅離開了粟裕,也不可能在戰争中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有了這兩位統帥的通力合作,華野才能在戰場上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才能在戰場中創造一次又一次的奇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