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戴複古妻寫首《祝英台近.惜多才》告訴你 有種愛叫做放手

作者:神瑛公子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凄美哀怨的宋詞,這詞人已經無從考證,但是她的夫婿卻是陸遊的學生,江湖詩派詩人戴複古。

詞是這樣的: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

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此身已輕許。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

據說這首詞既是餞别詞也是訣别詞。當妻子在河邊悄然拭淚,送别丈夫乘舟遠去直到再也見不到一絲背影時,便默默掏出沾染淚漬、寫滿情思的帕子,随手灑落,任風吹蕩。而後,緩緩走向河中,讓暖春的河水淹沒了這凄恻的靈魂。

那麼戴複古為什麼要遠去,他又做了什麼讓美麗的妻子在他離開後,芳華散盡呢?

戴複古一生三次漫遊,這首詞是發生在第一次出遊。是在他娶妻後學詩于陸放翁,仗劍出遊卻不得志,流落到武甯時,有一位富家老翁愛惜他的才華,把女兒嫁給他為妻。在相處了兩三年之後,戴複古忽然提出要回鄉,妻子詢問他是何緣故,戴複古回答說因為曾經娶過别的女子。妻子忍痛含淚向父親說明,父親大怒,妻子委婉地解釋之後,将所有嫁妝贈給戴複古,并在帕子上寫下這首《祝英台近》,戴複古走後,妻子投水而死。這首詞哀婉動人,縱然丈夫無情無義,她卻忠于愛情,死于堅貞。或許以我們的眼光會覺得妻子過于執拗,感情過于狹隘,但在那個禮教桎梏,男尊女卑的時代,這樣的感情卻單純的美輪美奂,凄慘而浪漫。或許我們并不了解,原來失去最心愛的人,卻是生無可戀。

 “惜多才,憐薄命,無計可留汝。”說盡悲劇。丈夫風流,早有婚配。縱然五雷轟頂卻難掩至愛如初。隻能自傷命薄,盡管千方百計要挽留你,卻無法挽留下你。

“揉碎花箋,忍寫斷腸句。”展開花箋,又揉碎花箋,怎能忍心寫下讓人肝腸寸斷的訣别詞句?所揉碎的,又何嘗不是一片癡心。

“道旁楊柳依依,千絲萬縷,抵不住、一分愁緒。”古人楊柳代指離别。就像那惜别之情,依依不舍。愁緒卻比柳絲多上千萬倍。

“捉月盟言,不是夢中語。”言簡情長,說得十分深刻。意思是:當年你曾說,隻要我喜歡,連天上的月亮你都能摘下來送給我,這可不是做夢時的夢話啊!可僅僅三年,誓言竟已成空。

“後回君若重來,不相忘處,把杯酒、澆奴墳土。”今日一别,便是永訣。隻希望你若重來此地,如未忘情,請把一杯酒澆在我的墳土上。意謂:你若不忘記我,我在九泉之下,也就可以瞑目了。

詞人的生命,單純而短促,感情平淡而隽永。正如金庸先生在神雕俠侶借郭襄的口對母親感歎穆念慈對楊康的感情那樣:“媽,她是沒有法子啊,她既歡喜了楊叔叔,楊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歡喜到底”。我想亦或許金庸先生也該是讀過這首詞的吧。

後來負心漢戴複古知道斯人已逝,便又懊悔含恨地在亡妻墳前寫了首詞《木蘭花慢·莺啼啼不盡》

莺啼啼不盡,任燕語、語難通。這一點閑愁,十年不斷,惱亂春風。重來故人不見,但依然、楊柳小樓東。記得同題粉壁,而今壁破無蹤。

蘭臯新漲綠溶溶。流恨落花紅。念著破春衫,當時送别,燈下裁縫。相思謾然自苦,算雲煙、過眼總成空。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這首悼亡詞寫在十年後,那時候他結發妻子染病身亡。我們設想,如果他發妻不死,戴複古是否還會再次想起他曾經許諾過捉月盟言的那份凄美的愛情嗎?

我是神瑛侍者,關注我,分享詩詞故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