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是由有着“暴力美學”之稱的北野武執導,但這部影片卻是他執導的電影中最為溫馨、明朗的一部,夏日清新與美好的景色,讓整部影片都充滿了童年的氣息。
《菊次郎的夏天》于1999年6月上映,該片獲得衆多電影獎項,第5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榈獎最佳影片提名,第44屆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國際電影節,金釘獎最佳影片提名,第23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豆瓣好評高達8.8分,影評好于98%的喜劇片,好于96%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一個三年級的小男孩正南,因為暑假獨自在家孤獨而落寞,偶然的一天收到母親寄來的快遞,得知母親的位址後,在菊次郎的陪伴下而展開的尋母之旅。通過旅途的過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使得正南對菊次郎的感情逐漸從恐懼,到互相了解和信任。
最後在看似無厘頭的遊戲中,治愈了兩個人的童年,故事以重新出發與開始而結束。影片畫面精良,故事開頭看似荒誕而幽默輕松的情節設計,通過人物的情感變化,喚起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人性的純真。
北野武拍攝《菊次郎的夏天》是他發自内心的情感呼喚,這也是他渴望父愛的一種表達。下面本文從"叙事手法、視聽語言、主題呈現"這個三個方面,講述這部電影中,兩個人在旅途中互相治愈了童年,同時也通過主題表達了大人們和孩子之間互動中成長的夏日溫情。
影片采用了荒誕而幽默的叙事方式,故事内容設定了很多無厘頭的情節和幽默的表現手法,使得劇情更加有趣,引發觀衆思考的同時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讓觀衆在故事中找到童年的氣息。
影片開頭交代了正南放暑假後,空曠的操場上隻有他一個人,吃西瓜也是一個人,朋友們都去海邊度假了,唯獨他非常的無聊,這些情節的描述讓觀衆感受到正南内心的孤獨。正南在任何場景中都是低着頭,不愛說話,親情的缺失使得正南過早的成熟。
在母親寄來的快遞時,他發現母親的位址,他決定去愛知縣尋找母親。在去的路上,碰到婆婆的朋友菊次郎夫妻,進而開始了一場和流氓大叔一起尋找母親的故事。菊次郎帶着正南跑到競技場去賭博,最後把錢輸光了獨自去烤肉店,把正南扔在門口。這裡看出菊次郎的自私和欺負弱小的行為。
在小酒館的時候,正南遭到光頭男人的欺負,菊次郎以喜劇的方式幫助正南讨回公道,這裡也保護了孩子的内心,菊次郎用善良幫助弱者。
輸光了錢而跑去搭順風車的舉動、為了開解正南在嘉年華做出一系列不符合成年人的行為等等,這些反差的對比都讓觀衆目睹了菊次郎的轉變和人性光芒的核心。
正男說起自己的媽媽時,菊次郎喃喃自語道:“原來他和我一樣啊。”影片在這裡的時候,我們才發現菊次郎也是渴望母愛的,是以他的一切行為看起來也可以了解的。
通過插畫的形式,推動劇情的發展,以正南的視角讓觀衆認識到這場旅途中的故事。在旅途中一連串啼笑皆非的故事,也展現菊次郎的孩童稚氣和願意接受新事物的舉動。
影片運用喜劇外衣下的溫情,讓觀衆在诙諧的故事情節中,體會到菊次郎對母愛的釋然與成長。最後通過遊戲治愈了正南的憂傷,也治愈了菊次郎内心親情的缺失。
這些情節看似荒誕而幽默的劇情設計,卻又呈現了現實的錯亂,通過各種故事情節的描述和人物内心的刻畫,惡搞的行為和舉止,把兩個人親情的缺失以诙諧的狀态向觀衆展現出來,為影片增添了不少風趣,在喜劇的同時也抓住觀衆的情緒。
影片中采用了鏡頭語言的運用,讓觀衆随着拍攝者的鏡頭轉變而感受所要表達的主題内容;音樂手法的運用,增強了視聽感染力,強化視覺沖擊力和心理感染力,輕松愉悅的基調讓劇情更加的舒緩,沖淡了故事的憂傷深層次的表達主題。
影片采用大量的靜止鏡頭與全景鏡頭的運用手法,讓我們對劇情的發展更為清晰,同時讓劇情更為連貫,把影片逐漸推向更為高潮的地方。天使背包的隐喻出正南遇到的人都是天使,而天使之鈴則是隐喻菊次郎就是守護正南的天使。
對于正南的鏡頭,很多時候讓觀衆感受到這個小男孩心中的孤寂,童年對他來說是缺少快樂的。他跟着菊次郎,更多的是選擇沉默,在遇到小情侶後,我們發現他第一次開心得笑容。
小情侶送給他天使背包,讓他向天使一樣快樂的飛起來,這裡鏡頭慢慢拉遠,仿佛在鏡頭中擁有無盡的快樂,滿眼的景色也讓視覺上得到強烈的舒适感。
影片中有一段鏡頭,小情侶把正南和菊次郎搭到巴士站的時候,鏡頭利用車輪的反射把正南的影像旋轉起來,這也是非常有趣的,喚起率真的童趣,這也讓觀衆對接下來的旅途充滿期待。
正南見到母親後,遠遠的看着母親已經有了新的家庭,被母親抛棄的孩子,童年中缺失的愛,全景的鏡頭讓我們随着也跟着感傷起來。
菊次郎把搶來的天使之鈴送給正南,在菊次郎的安慰下,兩人相視而看,手拉着手繼續前進,大全景描寫海邊景色的同時也突出兩人内心的變化。
影片中夢境都是特定的鏡頭,通過正南的夢境來表現他的心理活動,直到最後的夢他放下了心中的戒備,從不信任到恐懼,再到了解,他也在這場旅程中收獲了一個不一樣的暑假。
用蜻蜓的主視角來呈現出的畫面更為獨特,重疊的影像,象征地意蘊着斑斓多姿的童年,别緻的夏日風景。在這些鏡頭語言的運用下,渲染出輕松的夏日之旅,讓觀衆在角色的帶入下也仿佛享受了一場快樂的旅程。
影片中非常的愉悅這首bgm,是鋼琴大師久石讓的《summer》,環繞在耳邊的曲調,靈動的音符讓觀衆随着正南的步伐飛奔而起,感受到影片中旅途的夏日清新。故事的開頭和結尾,同樣的場景畫面,這正是導演所要表達的心靈治愈。
導演将音樂和電影融合在一起,用音樂的方式表現電影,也用電影表現音樂,在音樂的加持下推動了劇情,延展了人物的内心活動。
當然,作為一部夏日影片,大自然的美景更是為影片添加不少色彩。蘆葦上的青蛙、草葉上的毛毛蟲、蔚藍天空的景色、夏日的蟬鳴聲,這一切鏡頭語言的運用表現的十分到位。一幅夏日清新的景色展現在觀衆面前,使人心曠神怡,極大的烘托了影片的氛圍,突出心靈上的治愈。
影片中鏡頭語言與音樂的運用,讓整部影片的劇情更為飽滿,在喜劇之間穿插了影片主題,調動觀衆情緒,産生微妙的共鳴感,使得正南和菊次郎找尋到彼此的童年快樂,也治愈了心靈上的成長。
《菊次郎的夏天》屬于公路的電影,以親情為主線,雖然正南的尋母之旅以失敗告終,但是更多的是兩個人在旅程中互相成長和互相治愈。
最後,以“菊次郎,滾吧”,闡述出北野武的内心情感,《菊次郎的夏天》拍攝靈感來源于北野武父親的生活經曆,影片中菊次郎的形象是他對現實父親和理想中的父親的結合體。
影片中陪正南玩耍的其他人,在我們看來他們是社會的邊緣人,都在生活中迷茫的前進,卻也在這場遊戲中收獲了久違的童年快樂。在正南眼中,他們是”好人先生、光頭先生、重磅先生“以及菊次郎,這些人都是在旅途中給他快樂的人,讓他在這個寂寞的暑假收獲了愛與善良,而這些人都是守護在他身邊的天使。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
很多時候我們都忽視了,童年時期對一個人的影響。菊次郎的童年是缺乏母愛的,是以在他的很多行為,來看是幼稚的充滿孩童的行為,這些行為隻是他在彌補自己的童年而已。正南因為父親早逝,媽媽出走,和奶奶相依為命的生活,他過早的進入了社會,體會到了成年人才有的憂傷。
或許正南和菊次郎的童年中有我們的縮影,童年裡缺失的愛,也是我們一直都在努力的追尋。在天使背包上舞動的小翅膀中結束影片,正南也獲得了一雙心靈上的翅膀,找回了屬于自己的童年樂趣。
在這一大一小的感人旅途中,我們感受一個童年時期對成年世界的了解,另一個成年世界對童年時期的尊重,在發生一連串故事後,從釋然到成長,他們都在心靈上治愈了自己的童年。
結語:
影片舒緩輕松的基調,幽默的情節設計,插畫形式的打開觀影視角,為故事增添了不少童趣,也讓我們在兩段童年中收獲到人性的純真。電影裡帶來了淡淡的傷感,在惬意的夏日風景中逐一吹散,也讓我們在劇情中找到心靈上的治愈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