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死後為何将軍權交給姜維?劉禅還重用了這位降将呢?

作者:神都青衣使君

諸葛亮在七擒孟獲,平定了蜀國的南方地區。這個時候,原在洛陽的細作送來了情報。上述魏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即位,司馬懿向曹睿上表,自己請命為魏帝訓練雍州、涼州二地兵馬,并守護雍涼二地。

諸葛亮死後為何将軍權交給姜維?劉禅還重用了這位降将呢?

諸葛亮聽了大吃一驚,他深知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如果此人得到了魏帝曹睿的重用,必将為自己的統一大計帶來更大的困難。于是在軍參馬谡的建議下實施了反間計,曹睿中計,司馬懿被罷官。

諸葛亮認為機會來了,立刻向蜀帝劉禅奏上了著名的《出師表》。他親自率領大軍三十萬,命趙雲、鄧艾率先鋒軍隊,讨伐魏國。

諸葛亮在大破魏國大将軍夏侯㮊率領的二十餘萬魏軍後。又派人冒充夏侯㮊手下将領裴緒,先後智取了安定、南安和天水三郡。

在天水郡,諸葛亮的計策被魏将姜維識破,并且将計就計,蜀軍中了埋伏,吃了敗仗。諸葛亮在聽說姜維識破自己的計策後,又聽了細作打探後得到姜維的情報後,立即起了愛才之意。諸葛亮采用離間計成功地使天水郡太守馬尊對姜維起了疑心,又率軍圍困住了姜維,姜維對魏國起了憤恨,進而投降了蜀軍。

諸葛亮死後為何将軍權交給姜維?劉禅還重用了這位降将呢?

諸葛亮在收服姜維後,将其收為自己的學生,将自己的一生所學全部教給了姜維。從此令姜維對諸葛亮充滿了感激之情,決心效忠于蜀國。

諸葛亮在位(蜀丞相)期間,前後共六次兵出祈山,讨伐魏國,可惜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伐魏與司馬懿兩軍對陣,司馬懿堅守不出。蜀軍駐軍于五丈原,由于長年征戰,諸葛亮事必躬親,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杜甫在詩中贊道:“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在臨終前将自己所著之書二十四共計十萬四千一百一十二字,裡面有八務、七戒、六恐、五懼之法全交給了姜維,并有“連弩箭”的制造與使用方法一起授與姜維。

諸葛亮死後為何将軍權交給姜維?劉禅還重用了這位降将呢?

并且在劉禅聞知消息,連忙派使臣慰問之機曰:“吾不幸中道喪之,虛度國家大事,得罪于天下。我死後,公等宣竭忠輔主。國家舊制,不可改易,吾所用之人,亦不可輕廢。吾兵法皆授于姜維。他自能繼吾之志,為國家出力。吾命己在旦夕,當即有遺表上奏天子也。″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執意将蜀國的軍事大權交予魏國降将姜維,而不是交給原蜀中大将趙雲、魏延、馬岱等諸将中的一人呢?蜀後主劉禅為什麼那麼相信姜維呢?

其實諸葛亮将蜀國軍權交給姜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姜維是自己從魏國召攬的軍事人才,在蜀國的人脈關糸還不是那麼深厚,必然就沒有擁兵自立,黃袍加身的基礎。姜維在歸降自己以後,自己對姜維則是傾囊相授,姜維必定含有感激之意,不會謀反。

在姜維獲得兵權之後,在蜀國的昔日老将之中,不服姜維者必然衆多,姜維在領取兵權之後,隻有迅速地向蜀後主劉禅靠攏,以表忠心獲得劉禅的支援,才能制衡蜀軍舊将的不服,進而穩固自己在軍中的地位。而如果蜀中老将魏延等擁有了軍權,再加上自身在蜀中的人脈資源,很有可能進行謀反,進爾黃袍加身。事實證明諸葛亮的選擇是相當正确的。

諸葛亮死後為何将軍權交給姜維?劉禅還重用了這位降将呢?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與劉備定下了著名的“隆中策″,而且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基本上是已經實作了“隆中策”中的政治戰略意圖。在他死後自然希望有一得力之人,繼續按照自己的戰略意圖行事,進而確定蜀國的安定。一旦魏國有變且時機有利,再進行伐魏大計,圖謀中原,實作國家的統一。

再者,姜維是蜀魏兩國必争之地的天水即人,對于那裡的地形相當熟悉,時時刻刻擁有着兵法之中天時、地利、人和之中的地利,進而在戰争中立于不敗之地。而且姜維出身于天水郡世家,于此也有一定的人脈關系和群眾基礎,在占領這一戰略必争之地後,能夠快速地籠絡人心,維護蜀國政權的存在。

蜀帝劉禅則是肯定要支援姜維上位的。姜維是一外來戶,讓他帶領兵權,他也隻有以忠心效忠自己(劉禅)來保證他在軍中的地位,否則如果劉禅懷疑姜維有異心的話,利用蜀中舊臣的排外心裡,姜維很快就會死在劉禅的手裡。

曆史上的證明果然如此,姜維領取軍事大權以後,對劉禅的效忠到了極點。雖然在連續九伐中原時都均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他卻始終沒有謀反的意圖,甚至在劉禅的親信宦官的排擠打壓下,他也隻是選擇了找一偏遠地區屯田避禍。

在鄧艾率領奇兵智取劍閣後,一路殺向成都,沒有堅持多長時間劉禅就投降了。讓駐軍前線的姜維憤怒不已。随後姜維采用離間計詐降鐘會,企圖在鐘會和鄧艾内鬥中火中取栗,光複蜀國。可惜計策失敗,姜維在亂軍中仰天大叫:“吾計不成,乃天命爾。”然後抽刀自刎而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