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世宗雍正

1、清世宗雍正簡介: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後,即德妃烏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争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号世宗,谥号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其第四子弘曆。

清世宗雍正

雍正皇帝畫像

2、在雍正年間發生的一些事情:

(1)政治手段強硬、做事嚴謹的雍正皇帝。

間諜手段高明,有個叫王雲錦的大臣在下朝回家後,與一群朋友打牌,玩幾局後不知怎麼就少了一張牌,當時王雲錦也沒當回事,牌玩不了,就與朋友喝酒聊天。

第二天散朝時,雍正叫住王雲錦,問他昨天都幹了些什麼?王雲錦如實回答。雍正看他誠實,就沒再說什麼,而是在衣服拿出一張紙牌給了王雲錦,王雲錦接過來一看,果然是昨天丢的那一張。

政治手段強硬,雍正說,當官不幹事或幹不了事,人品再好,也不過是個擺設,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湖南巡撫王國棟,為官清廉,但是沒有作為,于是雍正調換,直隸吳橋知縣常三樂,安分守己,但是政績平平,雍正認為常三樂實屬失職,免去了他官職。

清世宗雍正

雍正朱批

做事嚴謹的雍正,在清代,官場上流行這一種陋習:各省文武官員剛剛到任時,幾乎都是當地如何的差,如何的糟糕。過幾個月,就一定會說,經過自己的努力,當地如何如何的好轉,已顯示自己的才幹和政績。對于這列的奏報,雍正毫不客氣地指出:“隻可信一半。”雍正二年(1724年),河南巡撫石文焯奏報說,全省各州縣的蝗蟲災害已經不滅了。嚴謹的雍正皇帝通過查問其他官員,察覺到石文焯的奏報不是事情,于是雍正皇帝嚴厲地批評了他。

(2)禁海和清朝的總關貿協定。

當時外國商人來華貿易,日益增多,但雍正卻不許中國商人出洋貿易,設定種種障礙,聲言"海禁甯嚴毋寬,餘無善策"。後來,在沿海各省的再三要求下,雖稍稍放寬海禁,但仍加以種種限制。尤其對久住外國的華僑商販和勞工,“逾期不歸,甘心流移外方,無可憫惜,不許其複回内地。”

雍正二年(1724年),戴進賢(德國天文學家,被康熙皇帝任命為欽天監監正,1731 年為清廷禮部侍郎。在中國供職29 年之久。)向皇帝呈上奏折:“澳門不是外國船隻常到之地,如果皇上肯開恩,讓外國人能住在廣東,那麼有回國的就友善搭船了。現在哪裡都不允許外國人托足,他麼你是在是無路可歸。”幾個月後皇上回複:“看在你們苦苦請求的份上,我就先命廣東的長官不再催促你們遷到澳門,等地方官讨論後再決定吧。”不就,經地方官商議,外國人可留居外貿易商館區(民間俗稱為“十三行”)。

清世宗雍正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

雍正年間,在内地的商民将煙草、茶葉、綢緞等物品前往中俄邊境庫倫及恰克圖地區進行貿易往來。到乾隆時期,那裡已經是百貨雲集的地方,可以說是市肆喧鬧,人口衆多,非常繁華。

清世宗雍正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必删

(3)修仙、練道的雍正皇帝。

雍正對道教修煉的丹藥非常感興趣,在宮中蓄養道士為他煉丹。他還親自書寫密折數封,特谕一些地方心腹官員要留心通路深達修養性命之人。各位大臣接到上谕後,不敢怠慢,紛紛推薦道士進京。、

雍正服食丹藥,除治病外,更重要的是補充元氣,不僅他自己吃,他還給心腹鄂爾泰和田文鏡吃。

清世宗雍正

雍正皇帝的貢獻:

1、強化君主集中制,設立軍機處。

雍正帝擴大密折的範圍和内容。密折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密折有助于皇帝更好地了解下情,掌握動态,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有效地實施統治。為充分發揮密折作用,雍正帝把遞密折的範圍擴大到布政使、按察使、學政等,内容則擴大到生計、風俗等方面。

為了加強皇權,順治時期恢複明朝内閣。康熙成立南書房都旨在分散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閣在太和門外,恐漏瀉機密,始于隆宗門内設定軍機房,選内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輔佐皇帝處理政務。雍正十年(1732年),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軍機處的大臣由皇帝挑選,由内閣大臣兼任,他們直接聽命于皇帝,跪受筆錄,他們的活動都是在皇帝的監督下的,旨意完全是按皇帝的話記錄的。

清世宗雍正

故宮内的軍機處

2、改變用人制度,重用漢人,廢除賤籍。

雍正初年,重用年羹堯和隆科多,年羹堯先後被任命為川陝總督、撫遠大将軍,隆科多為吏部尚書、步軍統領、兼理藩院,賜太子太保銜。但未過幾年,即被雍正整肅。年羹堯令自裁,隆科多被禁死。

雍正寵信的其他工臣有:李衛,曆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驿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

清世宗雍正

李衛

田文鏡,曆任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撫、河南總督、兵部尚書等職;

清世宗雍正

田文鏡

張廷玉,曆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内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

清世宗雍正

張廷玉

鄂爾泰,二十一歲,襲佐領世職,充任侍衛,累任内務府員外郎。雍正三年(1725年),拜廣西巡撫。雍正四年(1726年)調任雲貴總督,兼轄廣西。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駕崩,與張廷玉等同受遺命輔政,擔任總理事務大臣,曆任軍機大臣、領侍衛内大臣、議政大臣、經筵講官,管翰林院掌院事,加銜太子太傅,充國史館、三禮館、玉牒館總裁。

清世宗雍正

鄂爾泰

雍正一朝寵信四位臣工:李衛(江蘇人)、田文鏡(福建人)、張廷玉(安徽人)、鄂爾泰;其中李衛、田文鏡和張廷玉為漢人,田文鏡為漢軍旗人,足見雍正确實了解并重用漢人。

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陝西因明建文末年未依附朱棣而被編入“樂戶(官妓)”籍的後代,雍正指令摘除其“樂戶”籍,使其成為民戶,同年九月,他下令除掉紹興曾反對朱元璋的那些人後代的“惰民”籍,使其成為民戶,雍正五年(1727年)四月下令免除粵東“蜑戶”籍,使其成民戶。

3、整饬吏治

康熙末年财政虧空嚴重,雍正位後雷厲風行地進行了一場錢糧大清查。他組織了一個得力的上司班子,由康熙十三子怡親王胤祥總理事務,皇舅隆科多、大學士白潢、尚書朱轼會同辦理。清查虧空首先在中央進行。地方上的清查也普遍進行。清查不力的官員,則予以調查處理。清查使财政好轉。

4、密建皇儲

鑒于康熙帝在預立太子問題上的失敗,雍正帝于元年(1703年)八月宣布秘密立儲法——将他的繼承人弘曆的名字寫好,雍正禦筆《夏日泛舟詩》軸放匣中,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駕崩後從匣中取出宣讀。又以密旨藏于内府,以備核對。這個方法避免了皇子争權而引起的激烈鬥争。後世幾代都效法他。改善秘密選儲制度,即皇帝在位時不公開宣布繼承人,而将寫有繼承人名單的一式兩份诏書分别置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和皇帝身邊,待皇帝去世後,宣诏大臣共同拆啟傳位诏書,确立新君。這樣使得使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

清世宗雍正

正大光明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