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之争,高富帥楚霸王竟然敗給了“老流氓”劉邦,讓這段曆史成了千年傳奇。
秦末英雄輩出,為什麼開創新時代的人不是項羽,不是優秀的路人甲,而是劉邦?為什麼連毛爺爺都說,劉邦比項羽厲害!
公元前256年,劉邦出生,排行老三,老父親起名劉季。家裡4個孩子,偏偏隻有劉邦,遊手好閑,好吃懶做,逃學打架,好酒好色,氣得劉太公邊打劉邦屁股,邊罵他沒出息。

劉邦雖然淘氣,但志向遠大,他把魏國公子信陵君當作自己的偶像,年紀輕輕還有了一幫追随者,當然也都是些地痞無賴。
要問蹭飯哪家強,江蘇豐邑找劉邦,無所事事的劉邦,隻能通過蹭飯糊口,但他不光自己蹭飯,還帶人組團蹭飯,兄嫂家、寡婦家、小酒館,到處都是他蹭飯的故事。
混日子終究是不行的,終于有一天劉邦幡然醒悟,在30歲時做了泗水亭亭長,負責當地治安保障和外賓接待的工作。
由于為人仗義、黑白通吃,混迹官場的劉邦如魚得水。在一次押送民夫到鹹陽服役的路上,遠遠看着秦始皇的巡遊車馬隊,不禁感歎:大丈夫就應該這樣!内心播下了創業的種子。
35歲的劉邦,在那個時代已經算年過半百,依然還做着亭長的小官,也改不了蹭吃蹭喝的毛病。這次蹭的更進階,沛縣縣令的朋友呂公的宴會,沒想到被呂公看中做了女婿,迎娶了白富美呂雉,開始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
公元前210年,46歲的劉邦押送刑夫到骊山服役。一路上有人逃跑有人愁,愁的當然是劉邦,秦法規定這種情況,押送者也要被砍頭。劉邦兩口酒下肚,反正都是死,索性放了大家一起逃,順路還四處科普了一個赤帝斬白蛇故事。
公元前209年,在混世魔王秦二世的壓迫下,陳勝、吳廣率先端起了起義大旗,同時也打開了萬衆創業的局面。
時勢造英雄,47歲的劉邦在蕭何、曹參的支援下,23歲的項羽跟随叔父項梁,一同加入了創業大軍。良好的群衆基礎,讓劉邦很快攻下沛縣,被擁立為沛公,項羽更不用說,楚國名将項燕之後,團隊也都是身經百戰的精兵良将。
幾經波折後,劉邦投靠了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
公元前208年,項梁在和秦軍的對抗中戰死,大患已除,秦軍轉而攻打趙國,趙國向諸侯求救,新立楚懷王熊心,指令項羽和劉邦分兩路支援。項羽北上和秦軍開團死磕,劉邦西進入關中瘋狂偷塔,楚懷王慷慨許諾,先入關中者,為王!
面對30多萬秦軍,諸侯将領都吓得不敢輕舉妄動,項羽率數萬人馬來解巨鹿之圍,破釜沉舟,以一敵十,九戰九捷,最終瓦解了秦軍。
在對抗中,諸侯将領趴在營壘上偷偷觀察戰況,驚歎楚軍,操作猛如虎,大力出奇迹。項羽是以名聲大噪,諸侯将領無不膜拜和惶恐,自此項羽被拜為“上将軍”。
項羽正得意,劉邦已入關。公元前206年,鹹陽城中秦王子嬰雙膝扣地,兩手奉上玉玺。
阿房宮内珍奇玩物,宮廷玉液,笙歌豔舞,無一不在召喚劉邦。好在張良等人多次勸阻,劉邦才忍痛割愛,退居灞上,同時後勤部部長蕭何,還順手從丞相府把大秦的資料庫遷移跑路。
被搶了熱搜的項羽怎麼能忍?12月中旬,他帶兵攻破函谷關入鹹陽。這時劉邦的軍官曹無傷發電報通知項羽,說“沛公要稱王,還要讓子嬰做丞相,你可得長點心了”。
項羽大怒,在亞父範增的建議下,邀請劉邦參加鴻門宴,不搓麻将不打牌,就唠唠嗑吃吃飯,實際要甕中捉鼈,拿下劉邦。哪知項伯和張良是好友,他連夜給張良通風報了信。
第二天一早,劉邦已有準備,上門就說,大哥,可算把你盼來了,别聽那些人瞎說,破壞咱們的感情,你永遠都是我大哥。項羽當然很受用,把範增的話抛到九霄雲外。
眼看飯局已過半,範增很捉急,叫來項莊舞劍,卻又被項伯擋劍,趁着項羽猶豫不決,劉邦趕緊找了個上廁所的借口,由樊哙等人保駕,超小路逃之夭夭。範增氣得直呼,“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鴻門宴後,項羽殺子嬰,燒阿房宮,自封西楚霸王,又分分鐘解決了楚懷王,分封完天下諸侯,放棄了定都鹹陽的好時機,跑回了徐州老家,說自己要“榮歸故裡”。
說到打土豪分田地本是喜大普奔的事情,卻招來各種不滿,諸侯們因分封不均四處開戰,天下又陷入混亂的局面。
再說漢王劉邦,表面說要“躺平”,了此殘生,私底下不斷積蓄兵力,派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很快占領關中。
公元前206年8月,拉開了4年楚漢之争的序幕。
公元前203年9月,鴻溝為界,東楚西漢,二人中分天下。但在張良等人勸說下,劉邦趁楚軍東撤,一舉進攻。
公元前202年12月,項羽被圍困垓下,此時的楚軍兵少糧盡,四面楚歌響起,頓時軍心瓦解,項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最後逃到烏江,留下一句無顔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
項羽23歲起兵,25歲被拜為上将軍,26歲稱西楚霸王,30歲烏江自刎。
劉邦47歲起義,48歲西進入關,50歲開啟楚漢之争,54歲得天下。
劉邦一介平民,無論出身、履曆、學識,都可以說是“三無”人員,項羽則是名門之後、年少有為、戰功累累,還是難得的軍事奇才。但為什麼是劉邦赢了!
劉邦從小混迹在市井之間,能精準洞悉人性,他不僅搭起反秦的大舞台,還任人唯賢,讓蕭何、韓信、張良等能人各盡其用。他隐忍克己,不計較小利,善于聽取意見,作為一個酒色之徒,卻在入鹹陽後,禮遇子嬰,善待百姓,遠離酒色。
項羽剛愎自用,西屠鹹陽、火燒阿房,後來有人勸他在鹹陽建都,項羽不聽勸還下鍋煮了勸谏的人。智囊範增被劉邦離間出走,客死半路。他把僅有的溫柔留給了虞姬,卻把一手好棋,下的稀爛。
英國曆史學家阿諾德·約瑟夫·湯 說:“人類曆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位政治人物,一位是開創羅馬帝國的凱撒,另一位便是建立大漢文明的漢高祖劉邦”。
漢皇千古一英雄,休笑當年馬上功。楚漢之争,是草莽和貴族的戰争,陰謀和陽謀的對峙,枭雄和英雄的搏殺。
在灰飛煙滅間時空轉換,千年之後的我們凝望着曆史,無論成敗,他們皆是英雄。
hi,我是小花,關注我,陪你一起看世界~
#讀書##閱讀的溫度##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