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作者:常棣tandy

我是棠棣,一枚曆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康熙帝從與台灣鄭氏集團多次和談失敗的教訓和鄭經武力進犯大陸的威脅中認識到,以純粹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要實作統一,必須訴諸武力。康熙十八年(1679年),平定三藩叛亂的戰争尚在進行當中,康熙帝即已定下了武力統一台灣的決心。《清實錄》載: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上欲乘勝蕩平海逆,乃厚集舟師,規取廈門、金門二島,以圖澎湖、台灣"。

在清軍收複金、廈等沿海島嶼,鄭經率殘部逃台後,福建總督姚啟聖上疏條陳“平海善後事宜”八款,其中之一即為“台灣斷須次第攻取,永使海波不揚”。

康熙二十年正月,鄭經病死于台灣,鄭氏集團因權力之争内部沖突激化,實力人物馮錫範和劉國軒聯手殺死鄭經長子鄭克(臧土),擁立馮錫範之婿、鄭經的次子鄭克塽。鄭克塽年僅12歲,鄭氏集團的實際權力落入馮、劉二人手中。

當年五月,姚啟聖将鄭經去世、鄭氏集團内讧的情況上報朝廷,并請求“會合水陸官兵,審機乘便直搗巢穴”。康熙帝認為武力統一台灣的時機已到,遂作出了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

六月初七日,他在與大學士等會商後釋出谕旨:

“鄭錦(經)既伏冥誅,賊中必乖離擾亂,宜乘機規定澎湖、台灣。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提督諾邁、萬正色等,其與将軍喇哈達、侍郎吳努春,同心合志,将綠旗舟師分領前進,務期剿撫并用,底定海疆,毋誤事機”。

這一決策在清政府高層官員中引起強烈反應。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當時反對武力統一台灣的人在朝廷中竟占據主流,他們均認為“海洋險遠,風濤莫測,長驅制勝,難計萬全"。在前線将領中,對武力統一持異議者也不乏其人。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即上疏力陳“台灣難攻,且不必攻”,連此時福建的最高軍事長官甯海将軍喇哈達也提出了反對意見。内閣學士李光地及施琅、姚啟聖等人則支援對台灣使用武力。

從當時的情況看,清政府武力統一台灣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各方面條件已經具備,統一的趨勢已不可逆轉。

康熙帝在定下武力統一台灣的決心後,就開始考慮水師主将的人選問題。當時的福建水師提督萬正色雖然擅長水戰,馭軍有方,戰功卓著,但卻是武力統一台灣的堅決反對者,康熙帝果斷地将其調離水師,改任福建陸路提督。

這時,姚啟聖與吳興祚聯名上疏保舉施琅,内閣學士李光地也向康熙帝推薦施琅。李光地還提出施琅堪當水師提督的四條理由: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一是施琅全家被鄭氏所殺,與鄭氏是世仇,可以信任;二是諸将之中惟有施琅最了解鄭氏集團内部的情況,“無有過之者”;三是施琅智勇雙全,“不是一勇之夫”;四是鄭氏集團“所畏,惟此一人,用之則其氣先奪矣”。

經姚啟聖、李光地等人的保舉,康熙帝對施琅有了基本的了解和信任,但他還要當面考察一下施琅的才能,于是在内廷備宴,召施琅詢問攻台之策。施琅侃侃而談,從容分析了清鄭雙方的形勢,并陳述其用兵方略。康熙帝聽後十分滿意,遂于康熙二十年七月作出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的重大人事決策。

同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線上任。但不久即與福建總督姚啟聖在攻台作戰的出征時間、進軍路線、兵力使用等一系列問題上發生意見分歧,緻使攻台行動被一再延誤。康熙帝為了改變施、姚二人争執不下、互相掣肘的局面,保證攻台行動的順利實施,于二十一年十月作出決定,授予施琅“專征”權,由其一人全權指揮清軍的攻台行動,姚啟聖則坐鎮福建,負責清軍的後勤保障工作。這樣,就保證了清軍攻台指揮系統的協調一緻,使施琅可以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充分發揮其軍事、政治才能,實施其既定的攻台方略。

攻台行動戰略指導的正确與否,直接關系到統一大業的成敗。

施琅是清朝大臣中最堅決的主戰派,一貫主張以武力統一台灣。

他深思熟慮,潛心謀劃多年,制訂了“因剿寓撫”的戰略指導方針,其核心是以戰逼和,即以軍事手段促成台灣問題的政治解決,盡量避免在台灣本島引發戰争。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因剿寓撫”的重點在于“剿",軍事進攻占主導地位,同時又努力尋求政治解決的可能性。二者的關系是先剿後撫、以剿促撫,也就是采取武力行動,以強大的軍事壓力迫使台灣鄭氏集團接受和談條件,實作台灣與大陸的統一。

其具體實施方案分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以水陸兩栖部隊攻占澎湖,消滅鄭軍有生力量。澎湖是台灣的海上屏障,控扼着當時台灣與外界聯系的主要海上通道。占領澎湖,大兵壓境,使台灣門戶洞開、貿易受阻,可形成威脅其生存的逼近威懾。

第二階段,占領澎湖後,引而不發,做好攻台準備。同時,派使者赴台與鄭氏集團和談,迫其向清政府投誠,實作對台灣本島的和平統一。若和談失敗,鄭氏集團負隅頑抗,就采取第三步行動,進軍台灣本島。

以清軍主力艦隊直抵台灣政治中心承天府(今台南市)西面的安平港,實施正面牽制;同時派出兩支精銳的快速艦隊,一支向南封鎖打狗港(今高雄市),一支向北封鎖蚊港(即翹港,在今嘉義縣境)和海翁窟港(今大安港),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在控制了台灣進出的主要港口水道之後,對台灣實施圍困,并派人進一步招降鄭氏集團,或促使其内部發生激變,不戰自潰。如仍不能達到目的,則對台灣實施登陸作戰,先掃清城市以外、村落之間的鄭軍,再攻取鄭軍困守的孤城,最後武力奪取整個台灣島,徹底消滅鄭氏集團。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在充分了解敵情的基礎上,施琅制訂出攻台作戰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根據台灣海峽的氣候特點,選擇正确的渡海時機和進攻路線。季風是台灣海峽最明顯的氣候特點。

每年的冬季,風向偏北,風力強勁,海上風急浪高;夏季風向偏南,風力較小,海面也較平緩,但夏季又是破壞力極強的台風的多發期。對于當時以海風為主要動力的清軍艦隊來說,氣候風向利用得當,則可借助風力,一帆風順,為取勝創造有利條件;利用不當,判斷失誤,就可能遭到海風的襲擊,重蹈康熙三年、四年攻台失利的覆轍。

是以,根據海峽季風氣候規律來選擇正确的渡海時機和進攻路線,對于清軍攻台行動的成敗至關重要施琅憑借多年海疆活動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海峽季風規律的掌握,決定把渡海作戰的時機選在夏季的六月。施琅認為,冬季北風剛硬強勁,不利于艦隊的航行和停泊。澎湖之戰,未必能一戰而勝,一旦艦船被海風吹散,就很難迅速集結,發起二次進攻。夏季的西南季風則比較柔和,海上風輕浪平,清軍船隊可編隊航行,官兵可免除暈眩之苦,也有利于艦隊集中停泊,實施下一步作戰行動。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同時,由于夏季多台風,按正常來說此季節不宜渡海,是以敵方防備定然松懈。此時發起攻擊,可使敵猝不及防,取得兵法所謂“出不意,攻無備”的奇效。為避開台風的襲擊施琅標明夏至前後20餘日為最佳渡海和作戰時機,他憑着以往航海經驗判斷,這段時間中風浪最平和,台風發生的可能性較小。

在進攻路線的選擇上,施琅根據風向和已知的敵方防禦情況,決定清軍船隊從銅山啟航,乘六月的西南季風向東穿越台灣海峽,首先奪取地處澎湖主島以南、鄭軍防守薄弱的八罩嶼(今澎湖望安鄉)一帶。這樣就可獲得船隊的錨泊地和進攻出發地,并占據上風上流的有利位置,向澎湖發起攻擊。攻下澎湖,扼敵咽喉然後兵鋒直指台灣,可順利實施“因剿寓撫”的戰略方針。

揭秘康熙收複台灣:原本主将不是施琅,是以選他,在于他攻台方案1、康熙武力統一台灣的戰略決策2、康熙帝選擇攻台主将3、施琅的攻台方案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于曆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