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樹铮如何惹來殺身之禍,你要是同行你也恨他一、假借奉軍名義,公報私仇,槍殺北洋元老陸建章二、得罪張作霖,導緻直奉聯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軍閥集團三、徐樹铮看不起混亂局勢,妄圖渾水摸魚,葬送性命

大家對北洋上将徐樹铮的印象都停留在出兵塞北,收複外蒙古的卓越武功方面,對于徐樹铮的後來經曆了解不多。作為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的心腹,徐樹铮費盡心機為皖系軍閥四處奔走,聯絡各界實力派人物,力保皖系執政的局面。徐樹铮雖然是軍人出身,擔任過北洋政府的陸軍次長,但是其實在曆史的舞台上面确實以政治家的身份出席了民國這場盛宴。因其政治能力水準高,時人将其同姓的民國大佬徐世昌和徐樹铮稱呼為“大徐”“小徐”。随着皖系軍閥的倒台,徐樹铮本人的落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過民國舞台紛繁錯亂,今天你上台,明天我下台。為什麼徐樹铮本人卻遭到其他軍閥清算,命喪黃泉呢?這就不得不提徐樹铮本人做的那些得罪同行的著名事件了。

徐樹铮如何惹來殺身之禍,你要是同行你也恨他一、假借奉軍名義,公報私仇,槍殺北洋元老陸建章二、得罪張作霖,導緻直奉聯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軍閥集團三、徐樹铮看不起混亂局勢,妄圖渾水摸魚,葬送性命

段祺瑞

徐樹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從家鄉赴山東投奔袁世凱,開啟了軍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他是段祺瑞的心腹謀士,在辛亥革命、洪憲帝制、張勳複辟時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又在與馮國璋的鬥争中引張作霖奉軍入關,以鞏固皖系權力,并主持“武力統一”。他還成立安福俱樂部,操縱國會選舉,活躍于民初政治舞台。後因南征失利及軍閥間的不和,徐樹铮轉向西北籌邊。他以武力為後盾,于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無條件撤銷自治,回歸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并以西北籌邊使身份坐鎮外蒙,加以經營。1920年夏傳回北京,參與直皖戰争,敗北後逃亡日本。後來他試圖扶植段祺瑞東山再起,聯絡孫中山、張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組織建國軍政制置府,但很快失敗。1924年以後出國遊曆,1925年冬回國,欲聯合孫傳芳和張作霖反對馮玉祥。因徐樹铮曾暗殺馮玉祥的舅父陸建章,故馮玉祥對他更加仇視,命張之江在1925年12月30日徐樹铮乘火車離京經廊坊時将其劫持并槍殺。

徐樹铮如何惹來殺身之禍,你要是同行你也恨他一、假借奉軍名義,公報私仇,槍殺北洋元老陸建章二、得罪張作霖,導緻直奉聯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軍閥集團三、徐樹铮看不起混亂局勢,妄圖渾水摸魚,葬送性命

馮玉祥

1918年6月14日,徐樹铮忽然在天津槍斃了陸建章。

陸建章于6月13日由上海到了天津,他是個主和派的幕後活動者,和各省北洋軍閥都有一些直接間接關系,馮玉祥的主和,就和他有關,皖系早已把他當作一個危險人物。

這次督軍團又在天津開會,這個會議有不利于主戰派的一種趨勢,是以馮國璋暗中授意陸建章的長子陸承武把他的父親叫到天津來,其目的是要利用陸建章說服曹锟重新回到直系來,與李純合作,把督軍團會議轉變為有利于馮而不利于段的一種局面。

陸建章到天津後,徐樹铮寫信請他到駐津奉軍司令部一談。陸建章自恃為現任将軍又是北洋派的老前輩,絕不懷疑會有人下他的毒手。他如約而往,徐樹铮殷勤地請他到花園密室中談話,當他走進花園的時候,就有衛士從後面開了一槍把他打死了。

陸建章本人隻是在直皖兩系之間調停,居然被北洋後輩徐樹铮直接槍殺,幾乎得罪了整個北洋集團,并直接引發了後續馮玉祥為陸建章報仇而槍殺徐樹铮。

徐樹铮如何惹來殺身之禍,你要是同行你也恨他一、假借奉軍名義,公報私仇,槍殺北洋元老陸建章二、得罪張作霖,導緻直奉聯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軍閥集團三、徐樹铮看不起混亂局勢,妄圖渾水摸魚,葬送性命

陸建章

在著名的秦皇島劫械事件後,張作霖依約入關,用武力支援皖系中央政府和段内閣執政。皖系中央政府也投桃報李,先後任命張作霖為奉天督軍和東三省巡閱使的職務,使得張作霖稱霸東北的束縛被解除。直皖兩軍兵力大緻相同,擁有兵力和地理優勢的奉系軍閥是直皖雙方都争相拉攏的對象。從徐樹铮借同學楊宇霆之手成功拉攏奉軍入關這事可以看出小徐眼光和能力都很不錯。但是小徐有兩個緻命缺點,一是自作聰明,二是目中無人。張作霖因為奉軍和皖軍的良好關系,任命徐樹铮為奉軍副總司令。徐樹铮憑借此事假借奉軍名義槍殺了北洋元老陸建章,使得張作霖大為惱火。徐樹铮還私下勾結奉軍參謀長楊宇霆冒領奉軍軍費515萬銀元,隻留給奉軍180萬銀元,将其餘本屬于奉軍的軍費挪用給皖軍擴充軍費,公然喝奉軍軍血。徐樹铮還算計奉軍,借奉軍總司令張作霖的名義抽調奉軍汲金純、吳俊升七個混成旅南下湖南與吳佩孚交戰,意欲等直奉兩軍筋疲力竭之時,同時搶占兩軍地盤。直接導緻張作霖取消徐樹铮的奉軍副總司令之職并将楊宇霆逮捕關押。後經段祺瑞出面調解,此事才得以作罷。但張作霖率兵出關回師東北,不再為皖系軍閥站台。奉軍的離去,直接導緻皖系政權從中央到地方的迅速崩潰,于此同時,奉系導向直系,兩軍聯手南北夾攻進入北京,皖系政府倒台。

徐樹铮如何惹來殺身之禍,你要是同行你也恨他一、假借奉軍名義,公報私仇,槍殺北洋元老陸建章二、得罪張作霖,導緻直奉聯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軍閥集團三、徐樹铮看不起混亂局勢,妄圖渾水摸魚,葬送性命

張作霖

皖系政權失敗之後,徐樹铮先逃亡日本,而後回國擔任了一些陸軍部的職務,向其他戰敗下野的軍閥一樣被政府指派西方各國,考察軍事徐樹铮回國時,國内處于極度混亂的狀态。馮玉祥的國民軍與張作霖的奉軍互搶地盤,浙江的孫傳芳崛起,對抗奉軍南下。曾經不可一世的段祺瑞在複出後淪為馮玉祥的傀儡,由“段厲公”變成“段哀公”。徐樹铮一心想将段祺瑞推上總統寶座,重掌大權,打算勸說張、孫兩家息兵,共同對付有“赤化”之嫌的馮玉祥。馮玉祥得到這些情報,自然感到芒刺在背,再加上七年前徐樹铮殺死他舅父陸建章的仇恨,遂對徐樹铮萌生了殺心。1925年12月19日,徐樹铮自上海乘輪船進京,12月23日在天津上岸,當天乘汽車抵達北京,12月27日身着挂滿勳章的大禮服觐見段祺瑞,表示使命完成。此時北京局勢日益險惡,馮玉祥打敗了奉系李景林,張作霖處死了叛将郭松齡,馮、張雙方勢必有一場惡鬥,是以段祺瑞勸徐樹铮早早離京。等到徐樹铮啟程時,有人在段祺瑞辦公桌上放了紙條,上面寫道:“又铮萬不可南去,去必死”十個字,段祺瑞又連忙派人将紙條遞給徐樹铮,徐樹铮看了後卻毫不介意,笑道:“何人阻我,我豈信此讕言?”

1925年12月29日下午,徐樹铮在衆人送别下乘火車離京赴津。馮玉祥的心腹——京畿警備司令鹿鐘麟将這一情況通報在張家口的馮玉祥,并請示該如何處置。馮玉祥對徐樹铮的新仇舊恨一時湧上心頭,訓示鹿鐘麟将徐樹铮逮捕槍斃。鹿鐘麟轉達馮玉祥國民軍第五師師長張之江執行,于12月30日淩晨2時在廊坊截住徐樹铮所乘列車,穿着睡衣的徐樹铮被“請”出列車并挾入張營,随即遭槍殺。與此同時,

徐樹铮墓馮玉祥将陸建章之子陸承武接到廊坊,讓他出現在徐樹铮的随從面前,聲言該事件是他為父報仇所為,但事後的各大報紙都披露了馮玉祥殺死徐樹铮的真相。而段祺瑞雖然對徐樹铮的被害感到痛不欲生,驚呼:“斷我股肱!斷我股肱!”卻因處于馮玉祥的控制而無能為力,徐樹铮之死也就沒人追究了。次年4月,段祺瑞因三一八慘案而辭職,隐居天津,皖系軍閥徹底退出曆史舞台。

徐樹铮死後,遺體被他的學生段大洪找到,然後由徐樹铮的衛士張振聲用騾車運到北京,段祺瑞提供棺材,并親自撰寫神道碑,安葬徐樹铮于蕭縣鳳家山之原。1945年,徐樹铮之子徐道鄰以殺人罪起訴馮玉祥和張之江,但有關部門以逾期為由拒絕受理。

徐樹铮如何惹來殺身之禍,你要是同行你也恨他一、假借奉軍名義,公報私仇,槍殺北洋元老陸建章二、得罪張作霖,導緻直奉聯手反皖,直接葬送皖系軍閥集團三、徐樹铮看不起混亂局勢,妄圖渾水摸魚,葬送性命

徐樹铮之墓

總而言之,徐樹铮如同許多近代人物一樣,世人對其是非功過的評說都是毀譽參半、兩極分化,且其評價随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是一個形象複雜而頗具争議的人物,正如為徐樹铮作傳的學者王彥民所說,徐樹铮“有愛國之心之行,亦有誤國之處”,“徐樹铮一生毀譽交加,毀者謂其罪大惡極,以緻殺之而快;譽者倍稱其愛國之至,恐繼起者無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