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陽蕾:用音樂傳播傳統文化,從民族到世界

作者:使用者94060399907

2004年,湖南衛視首次推出歌手選秀節目《超級女聲》,之後由其演變的《快樂女聲》《快樂男聲》蓬勃發展,誕生了李宇春、張靓穎、尚雯婕等實力偶像,标志着娛樂選秀時代到來。

随後十年間,這些才華出衆的年輕歌手們不斷成長,閃耀在華語樂壇,他們當中有很多人,因選秀契機進入娛樂圈,最終成就一番事業。2006年在《超級女聲》中獲得成都唱區季軍和全國十強的歌手陽蕾,沒有止步于一次選秀節目,除了自身音樂事業,演藝、主持、慈善公益等領域,她均取得了種種驕人成績,是一位集多重身份、多領域全面發展的青年藝人。

陽蕾:用音樂傳播傳統文化,從民族到世界

音樂人、媒體人、公益大使,在不同角色中靈活轉化

過去數年間,除音樂、演藝事業之外,陽蕾還在北京卡酷少兒衛視、北京衛視、湖南衛視等節目中擔任過欄目主持、制片人等職務,也積極參與海内外慈善公益、文化交流活動,在不少賽事、基金會、政商活動中擔任主持、形象大使以及各類慈善職務,其中,自2013至2015年,陽蕾曾連續三年榮獲美國國會頒授的“最高文化貢獻表彰”以及多個國家國會、參議院、城市頒授的慈善貢獻表彰。

問及如何從主持人、媒體人、音樂人、演員等多重身份來定義自己,陽蕾向音樂蜜蜂表示,自己更傾向于音樂人和媒體人的角色,“音樂人是自身作為歌手以及幕後策劃、制作等音樂專業領域的身份認定,媒體人則是多年來台前幕後工作經驗和能力的一種積累和沉澱。”

不過,陽蕾對自己的定義是開放式的,“我不希望絕對的定義自己,而是應工作需要,靈活地去适應不同角色和身份轉換,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份在不同時期都是随時變化的。”

目前,陽蕾與合夥人共同經營着一家文化公司,通過公司打理個人事業。當被問及是否擁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她說:“與其說擁有更多自主選擇權,不如說自己可以更好地參與到工作當中,在團隊的幫助下更好地完成工作,自主學習,不斷進步。”

“我相信團隊裡的每一位老師,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人行必有我師’,時刻保持這種臨在的心态,我覺得非常積極快樂。”

通過慈善公益傳播文化、普及藝術教育

陽蕾所參與的各類活動中,慈善公益、文化交流居多。“遇到慈善公益、文化交流活動邀約,我個人是非常願意去參與和配合的,當然也要根據自己的時間、工作安排情況選擇性地參與,也會考量活動本身的權威性。”

她向音樂蜜蜂分享了一次慰問經曆,“我們去海外敬老院探望中國最早的一批華僑、華商,他們年歲非常大了,無法通過長途旅行回國,作為年輕一輩,我們向他們講述國内文化的發展,用流行音樂與他們交流,深深感受到他們也在時刻關注國内發展,關注我們年輕一輩的音樂人。”

對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種說法,陽蕾感觸頗深。“近十年來,我們國家文化軟實力發展迅速,”陽蕾表示,通過這些活動,特别是與一些海外友人面對面的交流互動,能夠強烈感受到海外對中國文化、中國音樂的濃厚興趣。“我希望每次參加這類活動,自己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讓大家了解活動的價值和意義,進而讓更多的人參與其中。”

音樂教育專業出身的她,投身于中國國學、非物質文化遺産等文化推廣,也格外重視兒童青少年音樂藝術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從國小音樂老師,到少兒節目主持人,再到國學藝術文化推廣大使,包括音樂在内的傳統文化教育與陽蕾結下了很深的緣分,“随着工作經驗和積累逐漸豐富,未來我會更加關注兒童青少年、甚至成人的音樂藝術素養培育,創作更好的作品,幫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一曲《匠心》,傳承非遺精神

2020年1月,陽蕾與國内外優秀音樂人共同打造的單曲《匠心》全網上線,以表達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匠心精髓。陽蕾稱,《匠心》緣起一次紀錄片拍攝,“這次紀錄片拍攝工作讓我近距離接觸和認識到很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和’非遺’傳承人。我雖然不是‘非遺’傳承人,但作為中國人,我有責任和擔當去做些什麼,讓更多的人關注、了解和發展‘非遺’。”

正是被“非遺”傳承人堅定、堅守的赤子之心和匠心精神所感動,陽蕾找到音樂制作人郭亮,将内心萌生的念頭呈現出來。

“無論曲風、結構,《匠心》都不僅僅是一首傳統意義上的流行歌曲。我們在編曲中特别設計了一段約1分半的純音樂,循序漸進地叙述并烘托歌曲主題,将非物質文化遺産以人為本,世世代代傳承的匠心精神完美表達。”

“當今社會,匠心一詞并不陌生,我希望把這首歌化作祝福,送給在各行各業中兢兢業業、努力堅守的人們。

陽蕾:用音樂傳播傳統文化,從民族到世界

多年的文化推廣經曆,為陽蕾創作并演繹《匠心》奠定了基礎。在她身上,音樂、藝術創作與文化傳承早已融為一體,“我靈魂深處深深熾愛着音樂,并時刻保持着一份敬畏。”

近年來,陽蕾開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音樂創作上。她解釋道,“合理安排工作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有足夠的時間跟音樂相處。我會利用許多碎片化的時間去聽音樂,去規劃、創作,其實在工作生活當中,音樂無時無刻不在身邊,自己已經和音樂分不開了。它帶給了我太多難忘的快樂!”

陽蕾說,2021年有很多計劃,希望能夠将音樂創作與各類國際賽事、文化活動相結合,參與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推廣中來。“音樂方面,希望更多去了解國學、古詩詞等文化曆史背後的故事,融入創作,與制作團隊碰撞靈感,一起創作出更多好聽的作品。”

陽蕾透露,接下來,新作《曆山朝聖》會在近期上線,以音樂為媒介探尋中國曆法的起源之地,記述華夏文明的悠久曆史。此外,還有一些與經典傳承有關的作品會陸續與大家見面。

作為音樂人,陽蕾由心而發,表達出對匠人、對人類文明的敬畏;作為媒體人,她又以音樂為傳播媒介,主動承擔起價值導向和文化傳承的責任。當兩種身份融于一身,這位青年藝人的發展方向變得更加清晰明确。相信在她的堅持下,年輕一輩可以透過音樂了解到作品背後所講述的曆史文化,喜歡并傳承千年以來祖先留給世界的璀璨文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