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銘傳故居暢遊

劉銘傳故居位于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境内,沿G312線合六路之間的半個店一路朝着西南方向,汽車在蜿蜒曲折的縣鄉道路上奔馳,馬路兩邊的一排排樹木被甩在身後,遠處層巒疊翠的山巒和那些樹蔭隐映的村莊,在秋日的陽光直照下顯得是那樣的美。

還沒有欣賞夠這山區美景就已到達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一片與周邊農家住房建築風格顯得獨特的故居和立在馬路邊的“劉銘傳故居4A景區歡迎你”的大幅宣傳智語,故居那白灰灌縫的灰色牆面和飛檐翅角的灰色瓦房顯得有些凝重,讓我多了幾分敬仰之情。從劉銘傳故居遊客接待中心上幾步台街向右行走,路邊是綠草茵茵地,樹綠柳絲垂。沒幾步遠就見故居的外壕溝,壕溝寬約三五米,裡面種有水蓮。過第一道石橋,(故居兩道吊橋如今改成石橋了)四周是古色的欄杆,石橋的石闆地面中間被很多人踏過留下了略有些泛白的印迹。故居正門上方寫着“大潛山房”,牆上有一牌匾,上寫“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故居",下面還有一小牌匾寫有“經典網紅打卡點"字樣。緊挨正門傍邊約二米有棵老樹,估計我一人抱不過來,斜長着高度似乎超過了正門房,那金黃裡透着紅色的樹葉在秋日的陽光照射下顯得非常漂亮。

從正門進入,穿堂而過,這裡立一劉銘傳生平大事記的大型木牌,紅底金字,非常醒目。進入右邊是一片有零星石墩子的空地,有兩簇我叫不出名字的花兒開得鮮豔,旁邊是獨立修建的鋼叉樓,樓的四角垂直朝天;沿着左邊鑿着數條幾乎是平行線的石條鋪成的道路行走,雖是連續響晴天,但依稀可見石條石縫裡泛着綠茵色的苔藓,約有二三米的石條路中間被遊人踏出一條小徑,可見來這裡的遊人之多。過了第二道壕溝的石橋就到了“宮保第",(現在兩道壕溝的吊橋都已改成石橋了)跨過約有三十公分高的門坎進入内堂,相傳這裡是居住的地方,其内立有紅底金字約有二三米見方的木牌,寫有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生平簡介;緊挨着宮保第經過一小院子還有一排房屋,屋内正中央牆上方有一幅挂字書法,正中一黑色“虎”字大而威猛,兩邊有陪襯對聯,字畫上方有一橫幅字匾,紅底金字,外筐也用金色鑲邊,上寫“性秉剛方",蒼勁有力。字畫正下方擺放着供桌,供桌上放有一對青花瓷花瓶,供桌頭邊放有茶幾,供桌肚下擺放一方桌,方桌子兩邊是兩把老式闆椅,所有物件都有镂空雕花,古色古香。

出宮保第回走,壕溝同樣種滿了水蓮,過石橋右行,見拴馬場,那馬雖是假的可神态逼真,一馬昂頭翅望,一馬低頭石槽吃料,那喂馬的石槽經過多年風雨雪霜的浸濁,看上去就是個有曆史的老物件。站在拴馬場放眼四望,多處有零星的建築,可見遠處的圍牆,風格幾乎一樣,我想這種頗有江準圩堡風格的故居現在真的不多見了……

出大潛山房,隔着馬路的前面是一片水面,對面有亭子,一切都隐映在青綠中,是那麼的甯靜安詳。再遠處跳望,依稀可見依山而建的劉銘傳墓園,因曆史原因,一代晚清愛國将領,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遺骨終于二零一一年回到墓園安葬,安息在這片故鄉美麗的土地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