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近年來中美貿易戰等事件更是牽動着許多人的心緒。但是在多年前,我國在國際事務中常常受到掣肘。這不僅展現在經濟發展、外交事宜中,在國防事務中更是非常凸出。
2001年4月1日發生了令全世界矚目的南海撞機事件。一架入侵我國南海領域上空的美軍偵察機違規操作,與我軍一架殲8戰機發生撞機事件。

為什麼在和平時期我國會和美國會發生撞機事件?美國為何隻是私下道歉呢?美國的這筆賠償又是否合理呢?我方又為什麼“全程觀摩”美軍偵察機拆卸呢?這背後的故事異常精彩,請允許小編跟您慢慢道來。
事發當天,我軍監察到一架美軍EP-3在我國南海東南區域活動,立即派出兩架殲8跟蹤監視。當日執行任務的飛行員王偉卻沒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的行動。他當時正保持安全距離正常飛行,美軍偵察機突然調轉方向,這一行為導緻EP-3偵察機與王偉駕駛的戰機發生碰撞。我方殲擊機是以墜毀,飛行員王偉迫不得已,隻好棄機跳傘墜海。墜海後王偉蹤迹不明。
當時緊随其後的王偉的長機趙宇,但是此時趙宇來不及具體觀察王偉墜海後的地點以及他是否安全墜海。一看美機違規撞毀我方戰機,他立刻占據EP-3偵察機後面的攻擊位。同時他多次請示要求擊落美軍偵察機,但均指揮室被制止了。随後又因機油所剩不多,趙宇隻好返航。
但美機的機組人員早在被趙宇咬住尾巴時就吓破了膽。當時的EP-3損傷尚不算太嚴重,安全傳回美軍基地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美軍飛行員一看趙宇的殲8多次咬尾後朝南海飛去,就誤以為是我方要求美軍飛機跟随。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這群膽小的美軍趕緊就跟着趙宇向南海飛。他們一路上生怕自己有任何随意的舉動葬身大海,始終嚴格沿着相同的航行路線飛行。但這一進入我國領空、降落南海軍用機場的行為并未得到我國允許。
事實上南海撞機事件的發生也不是完全偶然,它具有一定的必然性。這是為什麼呢?
事件的背景是在21世紀初,那時美國經常依仗自己強大的軍事力量派遣偵察機擷取我國各類情報。自2000年起,這一行為不僅愈加頻繁,美機還不斷接近我國的領海,是以這對我國的國家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我國試圖通過多種管道告誡、或者和美國交涉,但是美國置若罔聞,甚至愈發猖狂。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美軍這個偵察任務其實是有備而來。他們派出了EP-3偵察機作為偵查的主力軍,機上配備大量最先進高精尖的裝置,例如:資料鍊系統、電子資訊攔截系統等。EP-3偵察機借助這些裝置不僅可以接受雷達、無線電等通訊信号,還可以利用傳感器、衛星電線等監聽到740公裡範圍内的電子資訊。此外,EP-3偵察機還配備有由頂級情報專家和電腦專家共同打造的“傳感系統提高程式”,可以對偵察時擷取的電子通信情報一條龍直接處理。
據相關人員爆料,五角大樓曾針對各種語言邀請大量語言專家至五角大樓制作了一套獨特的語音自動識别系統。隻要能夠截取監聽方的通話,通話者的身份也可以立即識别出來,甚至是上司人也是一樣的。甚至監聽員借助這個系統甚至可以判斷出被監聽者是否感冒。可想而知,如果我們不對此有所應對,美國可以依仗這類偵察機輕輕松松擷取大量機密,這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與之相比,中國當時的海空軍發展陷入了困境,電子偵察機、預警機這類機型發展非常緩慢。是以我方派出殲擊機偵查監視、驅逐美國偵察機離開南海區域基本算是一項“日常行動”,時隔幾天就要上演一次。隻是這一次我們不幸的損失了一位優秀的飛行員和戰機。
撞機事件突發之後,面對停留在南海機場的EP-3偵察機和二十餘名機組人員,我方面臨三個選擇:第一:人機都不放;第二:人機同時放;第三:先放人,再放機。斟酌考慮輿論、談判、利益等多方面因素,我國選擇了最後這種方案。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我國就要在美國的無理要求下輕輕松松就把人機都放回去。
如何能夠讓蠻橫的美國甘願退步呢?這就非常考驗我方外交官的智慧了。
當時美國駐華大使普理赫态度非常嚣張,完全不想承擔任何責任,并将所有過錯都推到了中國身上。他表示完全不同意中國的說法,隻是輕描淡寫地對中國墜毀戰機及墜海飛行員表示遺憾,一味要求中方趕緊歸還EP-3偵察機以及飛行員。他甚至提出不準中方人員上機檢查。對外,美國在事後六小時就發表聲明先聲奪人。美國絲毫不提中方墜毀的戰機及墜海的飛行員,還無理要求中方必須完整歸還飛機并立刻釋放人員。
當時美國試圖仿照之前處理與其他國家發生類似沖突的方式,他們認為在美國強大的實力下,中國也會悶聲吃下暗虧。為此,不可一世的美國用中美關系可能是以遭到破壞、派出三隻驅逐艦在南海領域巡邏等方式進行威脅中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中國毫不讓步,堅決執行隻有道歉才能放人指令,嚴厲要求美國必須道歉,承擔相應責任。4月1日至4月5日五天内,經過我們多次堅決的鬥争和表态,美國才開始轉變态度。
我方一方面與普理赫進行多次艱苦談判,積極聯系美政府要員、前政府官員等,希望能夠促使美國布什政府盡快道歉。另一方面,美國國内群眾在媒體的煽動下對中國做法并不了解,甚至部分情緒激烈的美國群眾會到中國駐美大使館前示威。在輿論如此不利的情況下,楊潔篪大使受邀接受美國CNN采訪,直接給美國人做說服。
采訪裡,他舉了一個非常接地氣的例子,如果有人經常到你家門口轉悠,你家人出門檢視,結果最終車子不僅丢了,人還失蹤了。這種情況家裡人總是該有權利做一些調查,希望對方能道歉的要求應該不過分吧!楊潔篪希望借助這樣的例子讓美國群眾感同身受,進而對此事作出正确的判斷。事實上,這一做法是非常有效的。采訪播出後,美國國内支援布什政府向中國道歉的人數比例上升至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這樣多方面的努力下,美國政府才不情不願的同意道歉。但是前前後後發了五封稿件,從“對飛行員表示關切”到“表示遺憾,絕不道歉”、再到“表示道歉,但要盡快歸還偵察機”、最後在第五稿時才寫“表示非常道歉”,不再提歸還偵察機之事。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美方不按照中方意見改,中方絕不接受稿件。在這樣堅決的态度下,雙方直到第六稿才達成一緻。中國也按照約定準時釋放美軍人員。
至此,在“南海撞機”事件中我方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可是事情到目前為止還未結束,EP-3偵察機還孤零零的停留在機場上。如何處理這個EP-3偵察機呢?
對于撞機的處理,據說美國國内的國務院和國防部都想争取主導權,最終還是由國防部主導,國務院僅派出了兩名官員。而這些國防部軍官從未中國打過交道,他們還停留在以往别國不僅要順利歸還飛機,還得替他們加好油的美好記憶中。他們一來就頤指氣使,氣焰格外嚣張,将之前談好的具體問題全部推翻,聲稱“撞機”的責任在于中國。美軍不僅繼續恢複對中國南海的偵察行動,還在此情況下要求修好飛機還回去。
這種态度簡直是欺人太甚,讓人忍無可忍。我方堅決表态最好丢掉幻想,美軍偵察機不可能修好後完整飛回去。如何歸還飛機不單是一個維修技術上的問題,更是一個關乎國家象征意義的政治問題。美軍飛機想修好後,當做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離開中國機場,中國人民在感情上不會接受這樣的結果。同時EP-3停留在了我方的軍事基地,一旦美軍派出從業人員修複飛機,這也會暴露我方大量的軍事機密。
是以美軍要麼走陸路,要麼走海路,但是兩種選項美國都要自己掏腰包,中國不可能提供援助。經過多番拉鋸後,美軍才意識到自己之前的提議完全行不通。在考慮到EP-3偵察機龐大的體型後,美軍最終決定選擇拆機後再運走。中國同意了這一方案,并願意在必要的時候提供一定協助。是以從6月18日至7月3日,EP-3偵察機分了十次才全部遠離中國。而中國也“全程觀摩”了拆機過程。
“南海撞機”事件至此基本完成了先還人、再還機的政策。現在就剩下最後一個艱難的問題,美軍偵察機撞毀了我方一架戰鬥機,還緻使我軍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墜海不明,就該事件美軍必須給予中國必要的賠償。我方認為該事涉及到事故責任問題,美軍應賠償中方100萬美元。
雖然之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曾表示他們将會支付取運EP-3偵察機的合理費用,但是美國衆議院7月通過修正案阻止美國政府支付一百萬美元,同時于八月要求美國駐華大使館轉交中國34567 .89美元作為賠償。美國提出這樣侮辱性的賠償數字,很嚣張,中國對此賠償當然拒不接受。
後來随着布什政府如期訪華、同年美國給與中國最惠片面國待遇等事件的發生後,此事也成了一個懸案,并沒有得到解決。總體來看,中、美雙方順利歸還人、機,也基本代表了“南海撞機”事件得到了圓滿結束。
但是我國并沒有忘記此事。雖然在外交事務上,這是一場巨大的勝利。但是明明是我們被人窺探,正當防禦時還被撞毀了一架戰鬥機、痛失了一名飛行員,但卻很難得到對方誠心的賠禮道歉。甚至還要在我國動用各種外交力量下,也隻是争取到了私下道歉。當時有許多群衆非常關注此事,認為這對中國是一個恥辱。不得不說,那時的中國因尚不夠強大,在許多地方都備受掣肘。
在兩方政府對“南海事件”正面進行談判、交鋒時,我國的從業人員還有另一個戰場,那就是海南的陵水機場。他們也在争分奪秒的努力。他們在幹什麼呢?
這背後的故事說起來也是相當的辛酸。事發之後,海軍立刻派出了由司令部、政治部等近二十人的工作組前往陵水機場。據工作組成員後來講述,他們一下飛機就看到了那個鼻子被撞壞了的EP-3。這是中國軍方第一次有機會接觸到世界先進的偵察機。工作組人員上機後看到一片狼藉,他們遺憾的得出結論,美軍在返程中有充分的時間銷毀核心、機密檔案,我們可能無法得到什麼了。
為什麼EP-3内部一片狼藉呢?在迫降之前,EP-3偵察機内的機組成員都在做什麼呢?據機長回憶,在與殲8發生碰撞後,EP-3迅速下墜。機組成員一片慌亂,所有人員都在執行緊急摧毀機密材料。他們會将材料統一交給約翰.科默福德中尉,由中威放入機密盒後拿消防斧砸毀所有的電腦。最後他們将會把所有的機密盒以及砸毀電腦扔出偵察機,沉入海中。是以工作組成員第一眼就看到了滿目狼藉的機艙。
但他們當時高估了美軍的軍事素質,情急中執行的緊急摧毀計劃并未受到過專業訓練,是以也并不徹底。在一份三個月後的綜合報告中,相關部門稱中國仍有極高的可能性獲得機密資訊。
據當事人回憶,當時他們沒有碎紙機、安全錘也非常鈍,是以很多材料隻能手撕撒在機艙裡。而安全錘也無法有效的摧毀電腦,他們隻能采用用腳踩,扔到地上等方式希望能徹底摧毀電腦。除此以外,還有大量信号收集裝置例如無線電接收機、信号處理器以及密語、收集裝置等都未得到有效摧毀。而這對我方來說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因為在當時我國的海空軍中,殲擊機雖得到了迅速發展,但是像體系中的電子偵察機、預警機等這類機型可以說是舉步維艱。九十年代時,我國運八偵察機上還隻安了一個雷達包和手動的錄影機和照相機。與眼前世界先進的偵察機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專家們在來到陵水機場後,都發出了“我們走錯了方向”的感慨。有人說,這就像是人家都已經開始研究數字化了,而我們還在思考如何使用相片和膠卷。
是以在軍方專家眼中,這架飛機身上處處都是秘密、處處都有寶貝。首先最引人眼球的就是堪稱世界頂級的電子偵查技術。據說這種偵查技術甚至可以激活已經關機的手機,并接收到這部手機發出的信号。是以當時在部隊就有一項規定,隻要開會就不帶手機或者将手機電池拿出來。
其次EP-3偵察機更厲害的在于它可以通過長期監聽,進而建立一套地方指揮官、飛行員的資料庫,并可以分析每位指揮官或飛行員的行為習慣、反應時間、性格偏好等。這可能也是美軍之是以敢如此堂而皇之的在被偵查國家的領空肆意飛行,他們有相當大信心憑借這套系統及資料庫應對所有情況。
除此以外,EP-3偵察機的空間布局設計、天線硬體、無線電台基本原理等方面對我國偵察機的總體設計、研究方向等都極為寶貴。當時到場的專家們接近EP-3偵察機後,幾乎天天都在眉頭緊鎖的思考問題,即使是晚上也是燈火通明。雖然我們無法确切得知從EP-3偵察機上得到了什麼,但是有人根據目前公布的資訊進行了一些判斷。我們不妨一睹為快。
有人認為目前我國從中至少獲知了五類資訊,分别是獲知EP-3飛機信号頻率;了解EP-3飛機上的調諧器,有助于我國設計出超越這些調諧器的無線電台;破譯EP-3天線組、無線電台的基本結構;梳理清楚了EP-3偵察機上配備的美軍最先進的抗幹擾超高頻通信系統;認識到世界先進偵察機的總體設計,包括空間布局、布線、防止電磁線幹擾等。這些對我國偵察機事業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這麼說可能一些人仍舊無法直覺感受到此次“南海撞機”給我國軍事方面帶來的影響。小編不妨舉兩個例子。當時一香港媒體報道稱,一位中國工程師在見識到EP-3偵察機内配備的某個電路闆後,立刻就攻克了一道阻礙他多年的難題。他研究了一輩子,但這個電路闆讓他立刻就想通了研究中心關鍵的原理。
還有就是展望“南海撞機”事件後的二十年,這是我國偵察機飛速發展的二十年,這一事實不容置疑。我們在運-8、運-9的基礎上又研發出了十幾款偵察機,極大的提高了我國海空兵的力量。這意味着我們不再會想2001年時被他國監視卻毫無辦法,隻能采用殲擊機驅逐他國飛機。
此時,我們不僅可以有力的削弱美國、日本等對我國的資訊監控,甚至還可以飛出去執行監察任務。而這是多年前的我們做不到的。早在七八年前,就有消息稱我方飛行員和日本飛行員互相入侵對方的通訊頻道,隔空對罵。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的電子對抗技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而這一切的美好願景都要歸功于當年王偉遭受的驚天一撞。
也許在新中國建立之初或者直到二十一世紀初,世界上仍有國家對我國的軍事力量嗤之以鼻,絲毫不放眼裡。但是現今卻今時不同往日。小編曾看到一個外網話題,問外國人如何看待美國是否有能力能夠在任何地方軍事擊敗中國嘛?下面一連串的外國人回答中隻有一兩個給予了肯定回答,其餘的大多對此保持懷疑以及不信的态度。甚至有人直接曬出了中國最新款飛彈的照片。我想這就是中國的實力其實已經得到了一定的認可。
身為中國人,我對當年“南海事件”的發生以及處理過程倍感辛酸,在沒有足夠的實力支撐下想要獲得尊重無疑是非常難。但同時我也非常自豪,在突發“南海事件”後,我國的外交人員并未懼怕美國的強勢,而是巧用智慧、耐心一點一點為我國争取尊重和合理權益。我想正是有他們一批有一批前仆後繼為國家強大奮鬥的人在,是以我們才能走出困境、不斷強大。尊重隻有靠自己才能迎來。
同樣,身處當代的我也更為自豪。當今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經濟、文化、軍事各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發展。我們不僅在2020年打赢了脫貧攻堅戰,更是早早控制住疫情、還給人民群衆一片安全、自由的社會。在此時,我想任何一個國家都目睹了中國的強大,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也會羨慕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團結一緻以及中國人民和諧、幸福、安全的生活。
在他們還在備受新冠疫情困擾時,我們已經邁開嶄新的步伐大步走向新的明天。而今天和明天的中國将再也不會遇到這樣的“恥辱”,我們有足夠的底氣、也有足夠的實力挺直腰闆直言抗議不合理的要求。身處新時代,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