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浙商宏觀李超團隊」上周海外買方觀點薦讀

作者:Oo取名叫自負oO

Omicron增加了股市的不确定性;今年以來失業率和非農資料反應的整體趨勢是一緻的;海外投資者認為明年中國經濟重心将從增長轉向結構。

1) 買方大佬一句話觀點:

橋水創始人Ray Dalio認為:“美國國債規模的飙升和貧富差距的擴大使得美國同時面臨經濟風險和戰争風險;未來五年内,美國有30%的可能性陷入“内戰式”的重大沖突;Omicron冠狀病毒變種的不确定性會動搖股市。”

瑞銀全球财富CIO Mark Haefele認為“Omicron病毒很難改變全球經濟在曲折中複蘇的趨勢,但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放大,明年繼續看好能源和金融闆塊。”

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Ian Shepherdson:“11月失業率和非農出現背離,但通常非農資料更為可靠。失業率是家庭調查資料,會圍繞以機構調查資料為主的非農進行波動。兩項調查年初至今的就業變化數是相同的”。

2)12月1日,摩根大通全球市場政策師Gabriela Santos撰文:彭博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一緻預期已從年初的8.4%下調至8.0%,對2022年的預期也從5.5%下調至5.3%。我們認為,對于中國來說,GDP增速已經不再是唯一的優先事項,政策制定者的重心已轉向以下五個方面:一是高品質增長,在此次經濟減速期間,中國并沒有使用房地産和基建投資托底,而是繼續支援中小型私營企業、高端制造業、技術創新、國内消費和綠色部門;二是去杠杆,中國早在2020年12月就實作貨币和财政正常化,地産和基建投資大幅放緩;三是共同富裕,中國最富有的10%人口的國民收入份額從1990年的31%增加到2019年的42%,未來,在做大蛋糕的同時,中國也将通過降低住房、教育和醫療保健成本,監管大公司等方式完善“分蛋糕”程序;四是脫碳,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導緻能源密集型行業發展放緩和能源價格飙升;五是公共衛生,中國繼續對疫情采取清零措施,限制了服務業複蘇,但中國的累計死亡人數為每百萬人3.2人,遠低于全球657.2人的水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