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作者:有智慧的故事

  清代總督方觀承,出身官宦之家,但是祖父、父親去世得早,家境衰落,一貧如洗,為了生活,隻好在浙江吳山一帶挂攤算卦聊以糊口。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浙江武林縣有一個鹽商,富甲一方,家資萬貫。這位鹽商一生喜愛相術,有關風水相術的書看了許多,遇到相術高人,就會虛心求教認真學習,是以他本人看相的能力很高。富商有一個女兒,富商給她看過相,覺得她命中注定是一品夫人。鹽商的女兒長大後,提親的人絡繹不絕,鹽商給這些人一一看過面相,然後搖頭不允:“這些都不是我女兒的良配。”

  鹽商的女兒已經二十來歲了,還待字閨中,沒有許配人家,親友們都覺得鹽商做法可笑,把女兒的終身大事給耽誤了。

  這一年鹽商外出,路上遇到下雨,到一座寺廟中避雨。閑着無事,鹽商在廟中四處遊玩,見一個年輕人擺了一個卦攤。鹽商看年輕人的面相不俗,而且骨格清奇,又看他在廟中來回踱步的腳印,飽滿有力,鹽商十分高興,覺得自己遇上了貴人。于是鹽商走上前去,和年輕人攀談起來,問了他的籍貫姓名,知道他名叫方觀承,是官宦人家的後代,已經中了秀才但是還沒有婚配。鹽商見他和自己的女兒年紀相當,心中已有招贅之心,問道:“先生步君平(漢代嚴遵,曾隐居不仕,賣蔔成都)後塵,也是一段風流佳話,但是不如教學相長更加有益。”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方觀承說道:“我是外地人,在這裡人生地不熟,誰願意請我上門當先生?”鹽商說道:“先生要是真有這個想法的話,我就請先生去我家,先生覺得怎麼樣?”方觀承欣然允諾,跟着鹽商回到家中。

  鹽商給方觀承準備了衣服用品,讓他住在家中,教自己的兩個小兒子讀書。過了半年,鹽商暗中觀察,見方觀承學問和書法都很好,性情也很通達,于是找一媒人說親把他招為贅婿。可是沒有多久,鹽商去世了,鹽商長子主管家事,長子看不起妹婿,也不讓兩個弟弟再跟他讀書,說道:“一個破乞丐,跟着他能學到什麼?”

  方觀承的夫人聽了這話,覺得面上無光,對方觀承說道:“男子漢大丈夫,不能靠着自身的本事奮發向上,而靠着親戚生活,讓我都覺得無顔見人。”方觀承十分惱怒,收拾東西就要離開,夫人卻不舍,問道:“我父親把我嫁給你,這一生都要陪在你身邊,豈有其他想法?我隻是想勸夫君自強自立而已。現在夫君要離開我,打算去哪裡?”

  方觀承不為所動,說道:“受窮受苦,是我的命,我不能仰人鼻息過活。我還像當初來的時候一樣離開,天下哪裡不能活命?”夫人苦苦挽留,方觀承去意已決,他把身上的新衣服全脫下來,穿上當初的舊衣服,分文不取,隻帶着來的時候攜帶的筆硯離開。

  方觀承來到嘉禾,身上沒有盤纏,也沒有辦法繼續向前走,就住在當地三塔寺中,他也不會别的,隻好依舊擺攤算卦。在他的卦攤旁邊,有一個道士給人看相,十分靈驗,生意興隆,每天收入得有好幾千文。因為都是江湖同道,兩個人相談甚歡。道士覺得方觀承不同于普通人,就給他仔細看了回面相,說道:“閣下命中會官居一品,您從這裡一路北上,過不了多久,一定會青雲直上。我看相看的多了,絕不會看錯。”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方觀承無奈地笑笑:“多承美言,可是我身無分文,如何北上?”道士說道:“這個不難,我來到這裡,已經積攢了十幾兩銀子,全都送給閣下。十年之後,閣下别忘了今天,多多回報我就可以了。”方觀承連連道謝:“真要是這樣,我哪裡敢忘記您的大恩?”

  方觀承接受道士的資助,坐上一隻運糧船,到了天津,身上的錢也快用盡了。聽說保陽有家族親人賣茶,方觀承想着前去投奔,沒想到到了保陽一打聽,才聽說那人已經歇業回了南方。方觀承又找了一些同鄉人,那些人也沒有能力資助他。後來經人推薦,讓他到藩署科房幫忙寫文章,每天可以得到幾十文錢,僅僅夠糊口而已。

  幾個月之後,方觀承得了瘧疾,當時得了這種病十有八九無法救治,官署的人将方觀承遺棄在外面。有一個主吏心存同情,在方觀承懷中放了幾百文銅錢,乘着他昏迷不醒,讓人把他背出去,放在一座古廟門外。

  這時大雪紛飛,大雪蓋在方觀承身上,反而将他身上的熱毒給解了,方觀承也得以蘇醒過來。醒來的方觀承也知道被人抛棄在這裡,也沒有再回原處,心中忿忿,一路北上,來到漕河,大雪下得更大,道路湖水上全是雪,也分辨不清。方觀承一不小心,一跤跌入河水中,好不容易從水裡爬出來,渾身凍得僵硬,倒在路邊無法再站起來。

  河邊有座廟,廟中的老主持坐在火爐旁邊打瞌睡,夢見廟中供奉的神佛對他說道:“貴人有難,快去救他。”老主持睜開眼,見河裡面伏着一隻白虎,他驚訝不已,連忙出廟來看,卻見一個窮小子倒在雪地裡,也不知道死了沒有。老主持也不敢救人,回到廟中繼續睡覺,夢見神佛怒叱他:“出家人當以慈悲為本,見死不救,必有災禍,把他救下來,一定會幫着你光大寺廟。”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老主持這才決定救人,讓人把方觀承背進寺廟。主持的徒弟都竭力勸阻,老主持不聽他們的,吩咐把方觀承扶進廟,幫他把身上的濕衣服脫掉,蓋上棉被,喂他喝下姜湯。方觀承醒過來,主持問他的情況,知道他是個讀書人,對他十分尊重,讓他在高中安頓下來。過了年之後,主持對方觀承說道:“先生要博取功名,在這裡也沒有辦法實作。我的師弟在京城隆福寺當方丈,和王公大臣們都有往來,我給先生寫一封信,先生帶着盤纏前去隆福寺投奔我師弟,或許會有際遇。”

  方觀承來到京城,見到隆福寺主持,見他氣度非凡,跟普通寺廟的方丈截然不同。方丈因為有師兄的書信,對方觀承另眼相看,讓人領着他住進客房,先讓他住下來,再慢慢找機會。方觀承住在廟中,雖然吃飯不愁,但是卻沒有銀錢收入,衣服破了也沒有錢置辦新的。那些和尚和方觀承關系不錯,常常和他一起聊天,見方觀承書法很好,就給他出主意:“先生何不在廟外寫字賣對聯,這樣就會有收入了。”

  方觀承覺得是個好主意,就在廟外賣字,每天來買的客人很多,能有好幾百文的收入。方觀承用這些錢給自己置辦了春衣。恰好這時,皇太後要找人書寫妙法蓮華經,打算抄幾百份,施舍天下名山,作為一件大功德。皇帝命翰林院的人寫了呈上去,卻不合皇太後的意,皇帝便讓各個親王大臣尋訪善于書法的人。

  有一位親王便把這任務交待給隆福寺方丈,方丈命廟中專門負責書記的和尚抄寫經書呈上去,太後見了還是不滿意。方丈隻好召集廟裡的和尚想辦法,有一個和尚推薦方觀承,方丈笑道:“他不過是個街頭寫字賣春聯的,也能擔此大任?”那和尚說道:“除了他,也找不到别的人,不如先讓他試試。”

  方丈沒有别的辦法,隻好讓方觀承試着寫了,交給親王呈上去,太後一見鳳顔大悅,指令親王将方觀承請進王府,讓他專心抄寫經文,等到經文抄寫之後再重重酬謝他。親王親自來到廟中請方觀承,方丈誠惶誠恐,給方觀承準備行裝,将他送到王府。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方觀承抄好了經書,太後贊賞不已,親自向皇帝推薦:“滿朝文臣,并不是沒有人書法超過此人的,隻是這些大臣都已享滿福分,抄寫的經文無功德可言。這個人現在落魄,但是将來一定會成為正直大臣,有功于國,是以他的書法渾厚有力。你可以獎賞他一份官職,讓他為國效力。”

  皇帝于是召見方觀承,欽賜他為舉人,暫時歸屬六部,看哪裡有空缺的官職就候補任用。方觀承做了官以後,立刻寫信給自己的夫人,夫人卻回信道:“我自從夫君離開後,一心向佛,已經習慣了過清靜日子,自己覺得再也不能相夫教子,夫君如果還挂念你我的結發之情,可以另外娶妾。”

  方觀承想着自己的嶽父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于是也一直沒有另外娶妻。皇帝因為方觀承為人忠誠樸實,将他的官職一年升了三級,不到十年,就官至直隸總督。沒過多久,總督府裡,來了一名道士,方總督給了他一筆重金,感激他當年的資助。清河縣的老主持已經八十多歲了,因為方總督到他的廟中辦理佛事,文武官員也一道随同,送上賀儀,有人為寺廟重新修繕,寺廟的規模不斷擴大。方觀承又讓人在這裡設立孤獨園,到了寒冬臘月,收留流民,全省設定留養局,讓天下再沒有饑寒的災民。

明清奇聞——清代總督方觀承落魄奇遇

  方總督在他的轄區裡開水田,修河渠,設橋梁。除種糧之外,還引導當地人種棉花,北方人沒有種棉花的習慣,方觀承讓人從南方請來擅長種棉花的人教他們種植,畫了一幅耕織圖進獻皇帝,皇帝為了鼓勵他,親自在上面題詩獎賞。方觀承又修建義倉,畫了義倉圖,在許多地方鼓勵存糧,以便将來遇到災荒可以赈濟災民。在他的管理下,轄區全境政治清明,糧食充足。皇帝十分滿意,召見他的時候,問他怎麼還沒有兒子,方觀承如實回奏,皇帝親自下旨,封方觀承夫人為一品命婦,立刻到京城與方觀承夫妻團聚。夫人這才不得不來到京城,見到方觀承,說道:“我因為君命,不得不來,但是我歲數大了,沒有能力生育,僅僅能幫你主管家務,你還是另外再納妾吧。”

  方觀承不想納妾,皇帝知道後,從江南織造所選了一名宮女賜給他做如夫人,生下一個兒子。皇帝十分滿意夫人的大度,加封方觀承太子少保,封夫人為一品诰命夫人,如夫人封為宜人。方觀承的兒子後來官至大中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