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作者:攝影孫老師

今日孟津區黃河南岸的孟津老城和北岸的河陽、吉利街道辦事處的裡村、野戊一帶,為昔日河陽城。河陽古城有上千年曆史。根據史料記載,河陽縣從商至周被稱為畿内地,歸洛邑管轄,曆史史料中也可證明這一點,由秦、魏晉至隋唐,河陽縣就有很長時間歸治所在洛陽的河南府管轄。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秦為河雍縣,屬三川郡。漢高祖封陳謂為侯國,武帝分天下為十三部,此日河陽縣,隸河内郡。新莽改河亭,東漢複置。

東魏元象年間在河陽的黃河中築中潬城,在黃河南岸築南城,加北中府城,稱“河陽三城”,為京都洛陽戍守要地。

北齊廢縣為河陽關,有駐軍防守。隋開皇初(公元581年),置河陽宮于河陽城内。乾元以後,常置重兵于河陽三城。

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将河陽升為孟州,隸河北道。五代孟州還屬河北道。金世宗大定年間,河陽城被黃河洪流沖毀,州治向東遷徙,稱上孟州。後古城修複,複徙州治于故城,稱下孟州。元朝初年(公元1271年),又移州治于上孟州。明代改州為縣,廢河陽,始名孟縣,屬懷慶府。清因之。

民國3年(1914年),屬河南省豫北道,後改為河北道。十六年道廢,直屬河南省,後改屬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78年1月将孟縣的吉利公社和濟源縣坡頭公社的馬洞等七個大隊劃歸吉利工程指揮部上司,實行政企合一,屬洛陽市管轄。

1978年4月,建立河南煉油廠建設指揮部地方工作處。

1982年2月,建立吉利區籌備處。

1982年8月,國務院國函(1982)167号文正式準許建立洛陽市吉利區。

2021年3月,國務院批複同意2021年3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撤銷孟津縣、洛陽市吉利區,設立洛陽市孟津區,以原孟津縣、吉利區的行政區域為孟津區的行政區域。

河陽古城為唐藩鎮名。因節度使治河陽三城得名;簡稱河陽,又名懷衛。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置。較長期領有河陽三城和五縣(後置孟州)及懷、衛二州,相當今河南黃河故道以北、太行山以南、浚縣以西及黃河南岸孟津、荥陽縣的汜水、廣武兩鎮等地。唐時稱河陽縣治北中城及毗鄰之中潬城、南城為河陽三城。三城皆瀕臨黃河。 北中城,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築,在今河南孟縣南十五裡黃河北岸。北齊置行台,北周置河陽鎮,隋移河陽縣治此。唐建中二年 (781) 置河陽三節度使,會昌三年 (843) 兼置孟州。金大定中毀于河水,後複築,稱下孟州。 中潬城,東魏元象元年 (538)築,在北中城南黃河中沙洲上,并于此設河陽關。北宋嘉祐八年 (1063) 為河水所毀。 南城,東魏元象二年 (539) 築,在中潬城南黃河南岸 (今河南孟津區老城村)。黃河二派流貫三城之間,有河橋相連,為洛陽北面津要。自北魏至五代,曆來為軍事重鎮。 唐杜佑《通典》:“河陽縣,古孟津,亦曰富平津,跨河有浮橋。”古河陽城,在今孟州市(孟縣)西南三十裡瀕黃河北岸,漢代以後的河陽縣治一直在古河陽城。唐代改河陽縣為孟州,州署遷今孟縣城,這時候孟州雖有州署,卻沒有築城。金大定中葉即公元1170年前後,今孟縣縣城所在地才築了城。 唐代以前的古河陽城在哪裡?就在今孟津白鶴鎮對應的黃河北岸,即今洛陽市吉利冶戍鎮。正是因為河陽三城的存在,今孟縣和孟津縣曾經統稱河陽縣。河陽三城還是曆史上連結黃河南北絲綢之路的紐帶。 西晉末年,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不斷建立,這些政權之間互相攻伐,還經常攻入洛陽圖謀經略中原。這種頻繁的軍亊活動從西晉“八王之亂”開始,曆經南北朝、隋、唐、唐末五代,曆時約700多年。在以上700多年間,河陽三城一直扮演着重大角色。冶戍村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吉利鄉中東部,面積約6平方公裡,南臨黃河,北與吉利區主幹道——中原路相通,東臨207國道、二廣高速,另一條區内主幹道——河陽路則由東向西貫穿全村,交通便利,是典型的“城中村”。冶戌【xū】村在《民國孟縣志》第五區村鎮圖示明為“冶戍鎮”。杜佑《通典》曰:縣南臨黃河,城側有野水渡,置戍守之,亦謂之野戍【shù 】。《資治通鑒》: 唐乾元二年 (759),“段秀實帥将士妻子及公私辎重,自野戍渡河待命于河清之南岸。(史) 思明見兵于河清,欲絕 (李) 光弼糧道,光弼軍于野水渡,以備之”。胡三省注: “野戍即野水渡,置戍守之,因謂之野戍。”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裡仁村位于孟津區河陽街道,處于原吉利區的核心位置,商業服務業發達。吉利泰山廟位于洛陽市吉利區裡村(也叫裡仁村)的南部。此廟始建于唐朝,明清時期經過重修和複建。目前,廟裡還留存有清代石碑、建築構件和古樹等。

泰山廟坐北朝南,主要供奉五嶽之尊泰山神——天齊仁聖大帝,傳其能鎮水患、防洪澇。《孟縣志》記載,此廟曾有“懷慶府八縣第一廟”之稱。 據村裡人介紹,這座大廟是原河陽城的一座廟。經過曆史上各朝代修建,規模驚人,頗有皇家将府城之氣度。每年農曆三月二十八,這裡都會舉辦傳統廟會,熱鬧非凡,曆史上曾有“南有關帝廟,北有泰山廟;南有關林會,北有裡村會”之說。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白坡村是孟津區吉利華陽産業區的一個行政村,地處黃河北岸,南與孟津區白鶴村隔河相望,西距小浪底水利樞紐17.5公裡。這裡文化資源豐富,是黃河上著名的古渡口,也是洛陽的戍守要塞。該村由白坡、渡口兩個自然村落組成,灘多地廣,水利、交通發達,擁有人口3300餘人。曆史上黃河天險阻礙了南北兩岸人員和貨物的交流。白坡村的渡口碼頭就成了黃河中下遊千餘裡河道上最佳的碼頭,是數省水運貨物的主要集散地。白坡村的航運業過去十分繁榮,幾十年前,這裡每天還有五六十艘船靠岸卸物,僅白坡一個村就有船戶十多家,數百村民以船為生。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1938年,日寇鐵蹄踏向白坡,大批日軍在該村駐紮,控制河防,時間長達7年。日軍盤踞在村中的陳寨之上,四處燒殺搶掠,毀房伐樹,橫行霸道,無惡不作。

為充分利用白坡這一黃河要津,1938年夏,八路軍在該村秘密設立駐白坡渡口辦事處,主要負責太行山至洛陽間的人員往來安全及物資渡河事宜。朱德總司令赴洛陽與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會晤,就是從白坡渡的河。

日軍投降後,1946年初,國民黨迅速派出90軍53師37旅,由黃河南岸渡河,從白坡渡口上岸,搶占黃河以北的戰略要地。他們把司令部設在白坡村的鳳凰寨中,在白坡村及周邊村莊大建碉堡,形成進攻我解放區的橋頭堡。

1947年11月,在解放軍的強大攻勢下,黃河北岸全部被控制,白坡終于回到人民手中。

1948年9月16日,鄧小平在西柏坡參加“九月會議”後,取道孟縣白坡渡口回中原解放區。在鄧小平的關心下,當年10月,太嶽專署迅速撥給孟縣13.5萬公斤小米,作為造船的專用經費。孟縣民主政府立即組織數百名能工巧匠,經過5個多月奮戰,造出一艘大船。它長29米,寬10米,這艘船在黃河上南來北往,縱橫馳騁,運載兵員物資,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古時河陽縣,後為吉利區,現在的洛陽吉利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科技發達,經濟繁榮,人民安居樂業。1982年建設洛陽煉油廠(今洛陽石化總廠),是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中西部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現設4個辦事處,29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 2019年,吉利區完成地區生産總值79.4億元。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2021年7月30日,洛陽市科技局獲悉,河南省政府批複新設立洛陽吉利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為省級高新技術區。

洛陽吉利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位于孟津區,依托洛陽市石化産業集聚區建設,規劃面積11.47平方公裡,東至啟明北路及二廣高速公路以西、西至世紀大道、南至石化總廠南邊界及黃河路以南、北至北環路,将按照布局集中、産業集聚、特色鮮明等要求,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化學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産業。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昔日河陽古城 今日魅力吉利

2021年3月,國務院批複同意撤銷孟津縣、洛陽市吉利區,設立洛陽市孟津區,以原孟津縣、吉利區的行政區域為孟津區的行政區域。随着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深入實施、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洛陽迎來了特殊的曆史機遇。今年7月,省政府發文批複同意設立吉利省級高新區,這是孟津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吉利高新區多年來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和化學新材料為主導的産業發展格局,産業基礎較好,洛陽市“十四五”重點發展的吉利高新區,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高”和“新,努力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示範區和高品質發展的先行區。孟津區跨黃河而置,在黃河流域高品質發展中地位具有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吉利人民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