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聶魯達和阿連德,風雲決蕩裡的堅實友誼

作者:libinyijun

聶魯達和阿連德 風雲谲蕩裡的堅實友誼

在智利20世紀曆史中,薩爾瓦多·阿連德和巴勃羅·聶魯達堪稱兩大傑出人物。這本書中說到的是:“他們兩個是20世紀智利的核心人物”。不無論如何,他們都是20世紀智利社會運動和文化運動的中流砥柱。

聶魯達和阿連德,風雲決蕩裡的堅實友誼

前者是為通過和平選舉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進行不懈奮鬥的總統,後者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詩人。兩人因政治立場相近而私交甚好,就連死亡時間也前後相差不過數日。

人和人之間友誼的産生,有時候真的是說不清其原因的。沒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在想像,像詩人這種和政治家産生友誼,他們互相吸引彼此的原因,還真的值得去好好的探讨一番。一般我們想象中認為詩人是桀骜 敏感 高冷 特立獨行 批判世俗 不趨炎附勢。

一位是在文詞運用造詣上無與倫比詩歌創作達到頂峰的詩人。一位是大刀闊斧推進改革與社會變革的政治家。

而且聶魯達和阿連德他們兩個的家庭背景和社會出身也很大的差距,是個人的天賦和能力也存在着差異。結果他們兩個卻有着逐漸升華的真摯而純粹的友誼。在這本書中作者還真的試着去分析這個友誼形成的原因。

少年時代的聶魯達自己明白,他念出的目的并不是要成為一個主題老師。他學習更多的外國語言,以便更好的閱讀法國文學作品,從這個時候起,聶魯達就在内心想成為一名真正詩人,并為此而努力。

聶魯達和阿連德,風雲決蕩裡的堅實友誼

20世紀20年代末的世界經濟危機席卷了南美的許多國家,智力當然也不例外,造成了大批的失業者湧向首都尋找工作,尋求援助,還自願擷取國家并不提供的一些社會福利。

這時候阿連德已經意識到智利當局必須向人民提供一些社會援助。這也讓他清楚的認識到個人參加社會政治的一些緊迫感和必要性。

這本書寫聶魯達和阿連德的幾次交會,寫第1次教會的時候,他倆可能還并不相識。不過他們都是智利大學的學生。并且積極的投身于校園的學生聯盟活動。如果說這時他們會有什麼交集的話,也許就是他們的一位馬魯裡街上的共同的好友--奧頓西亞 布希,後來美麗漂亮的奧頓西娅布希嫁給了阿連德。

在寫到第2次交鋒的時候,他的妻子才寫到在1938年薩爾瓦多和巴勃羅才互相認識。人民政權的逐漸成型以及二人共同堅持的反法西斯立場。使得聶魯達和阿連德的關系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的前提。在佩德羅執政後,阿聯德和聶魯達緻力于為新政府奔走操勞。同時都被唯一的重任。阿連德當上了一個衛生社會福利部部長。聶魯達也被佩德羅阿吉雷塞爾達,總統任命為駐法國大使館負責西班牙移民的領事。

後來在1945年5月底,智利參議院成立的各種委員會,秘魯達和阿聯德二人,分别擔任教育委員會和外交委員會的委員。其實兩個人所處的增長一直針鋒相對,但是聶魯達和阿聯德卻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系。跟他們的觀點相同,意見相近,也還一起共同提出了許多的提案。那就是他們倆的關系走得更加密切了。

後來阿連德在社會黨與共産黨兩黨競争的選舉中獲勝。是因為他在兩黨中均享有盛譽。同時他的政治思想也日漸的成熟,他明白智利政治和社會轉型的依據之一,就是要維護好和加強社會黨與共産黨在各個領域,尤其是勞工階級領域的團結。真正幫助阿聯德在選舉中獲勝,耶魯達毫無疑問的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本書在結尾處總結的很好。兩個人的家庭背景和社會出身雖然不同,但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卻有很多方面有着相似的軌迹,亦是他們的教育背景相似。第二是他們都是待意志主張下人民結局生活的親曆者和見證者。他們都共同看到了事例在當時的體制下社會問題的各種弊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民族的信仰,使得他們積極參與了各種變革活動。他們四處遊曆廣交朋友,這些都影響和堅定了共同的看法和立場。樹立了勇擔使命,矢志不渝的決心。他們兩人的友誼也有着鮮明而深刻的時代特色。

聶魯達和阿連德,風雲決蕩裡的堅實友誼

正如作者所說,在20世紀沒有其他的政治家和文學家能比耶魯達和阿聯德二人更加真實明了的反應智利當時社會政治和文化的狀态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