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鲁达和阿连德 风云谲荡里的坚实友谊
在智利20世纪历史中,萨尔瓦多·阿连德和巴勃罗·聂鲁达堪称两大杰出人物。这本书中说到的是:“他们两个是20世纪智利的核心人物”。不无论如何,他们都是20世纪智利社会运动和文化运动的中流砥柱。

前者是为通过和平选举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进行不懈奋斗的总统,后者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诗人。两人因政治立场相近而私交甚好,就连死亡时间也前后相差不过数日。
人和人之间友谊的产生,有时候真的是说不清其原因的。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想像,像诗人这种和政治家产生友谊,他们相互吸引彼此的原因,还真的值得去好好的探讨一番。一般我们想象中认为诗人是桀骜 敏感 高冷 特立独行 批判世俗 不趋炎附势。
一位是在文词运用造诣上无与伦比诗歌创作达到顶峰的诗人。一位是大刀阔斧推进改革与社会变革的政治家。
而且聂鲁达和阿连德他们两个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出身也很大的差距,是个人的天赋和能力也存在着差异。结果他们两个却有着逐渐升华的真挚而纯粹的友谊。在这本书中作者还真的试着去分析这个友谊形成的原因。
少年时代的聂鲁达自己明白,他念出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一个主题老师。他学习更多的外国语言,以便更好的阅读法国文学作品,从这个时候起,聂鲁达就在内心想成为一名真正诗人,并为此而努力。
20世纪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了南美的许多国家,智力当然也不例外,造成了大批的失业者涌向首都寻找工作,寻求援助,还自愿获取国家并不提供的一些社会福利。
这时候阿连德已经意识到智利当局必须向人民提供一些社会援助。这也让他清楚的认识到个人参加社会政治的一些紧迫感和必要性。
这本书写聂鲁达和阿连德的几次交会,写第1次教会的时候,他俩可能还并不相识。不过他们都是智利大学的学生。并且积极的投身于校园的学生联盟活动。如果说这时他们会有什么交集的话,也许就是他们的一位马鲁里街上的共同的好友--奥顿西亚 布希,后来美丽漂亮的奥顿西娅布希嫁给了阿连德。
在写到第2次交锋的时候,他的妻子才写到在1938年萨尔瓦多和巴勃罗才相互认识。人民政权的逐渐成型以及二人共同坚持的反法西斯立场。使得聂鲁达和阿连德的关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的前提。在佩德罗执政后,阿联德和聂鲁达致力于为新政府奔走操劳。同时都被唯一的重任。阿连德当上了一个卫生社会福利部部长。聂鲁达也被佩德罗阿吉雷塞尔达,总统任命为驻法国大使馆负责西班牙移民的领事。
后来在1945年5月底,智利参议院成立的各种委员会,秘鲁达和阿联德二人,分别担任教育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的委员。其实两个人所处的增长一直针锋相对,但是聂鲁达和阿联德却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跟他们的观点相同,意见相近,也还一起共同提出了许多的提案。那就是他们俩的关系走得更加密切了。
后来阿连德在社会党与共产党两党竞争的选举中获胜。是因为他在两党中均享有盛誉。同时他的政治思想也日渐的成熟,他明白智利政治和社会转型的依据之一,就是要维护好和加强社会党与共产党在各个领域,尤其是工人阶级领域的团结。真正帮助阿联德在选举中获胜,耶鲁达毫无疑问的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这本书在结尾处总结的很好。两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出身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却有很多方面有着相似的轨迹,亦是他们的教育背景相似。第二是他们都是待意志主张下人民结局生活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都共同看到了事例在当时的体制下社会问题的各种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民族的信仰,使得他们积极参与了各种变革活动。他们四处游历广交朋友,这些都影响和坚定了共同的看法和立场。树立了勇担使命,矢志不渝的决心。他们两人的友谊也有着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特色。
正如作者所说,在20世纪没有其他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能比耶鲁达和阿联德二人更加真实明了的反应智利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