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西南北人的自述——容闳及其《西學東漸記》

作者:香港商務印書館

如果要選晚清時代最重要的人物,相信各人自有各人的說法。但無論以何種标準,近代中國留學生之父容闳(1828-1912)必是其中的一人。

中國各朝的曆史其實都走循環之格,就算是朝代更疊,不過是一家一姓之不同,發展的本質和路線依舊不易,「帝得乾坤大,皇恩雨露深」的思想仍是牢不可破。

可是到了晚清,情況則大有不同。那是東西文明相遇相知相擊蕩的時代,那是李鴻章(1823-1901)所謂「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容闳本是一個生于廣東香山之農家子弟,因其父一個偶然決定,他遂進入西人所辦之學堂求學;以後的種種際遇,改寫了容闳的一生。這一決定,亦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種下了重要的契機。

東西南北人的自述——容闳及其《西學東漸記》

容闳像及信劄 | 圖源網絡

容闳是第一位在美國耶魯大學就學的中國人,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位留學美國的中國人。

當時,容闳學成歸國一年來就不停換工作,他是不适應的:“歸國以來,未及一年,已三遷其業。若長此見異思遷,則所希望之事業,或且如幻燈泡影,終無所成。又非不自覺予之希望過奢,志向過高,頗難見諸實行也。第念吾人競寸于世界,必有一定之希望,方能造成真實之事業。”

1855年,在國内的觀察更加堅定了容闳要為中國做些事情的決心。他去見了太平軍幹王洪仁玕,提出了建設現代軍事、教育、政治的七條方針。雖然洪仁玕非常看好容闳,但是由于他并不掌大權,最後這些方針也未能實作,容闳啼笑皆非地收到了一個太平天國封給他的爵位。此時,容闳意識到:要改變中國,一定要從孩童做起,從改變人們根本意識做起。

東西南北人的自述——容闳及其《西學東漸記》

他提倡創設留美幼童計劃,讓國人直覺西方富強之道。他生于廣東,學于美國,以後為了中國的改革圖強,奔走四方,足迹遍及南、北美,是以稱容闳為「東西南北人」,絕不為過。

在風起雲湧的中國近代史上,容闳确非風雲人物,但卻是唯一“全程”參與近代史的幸運者,是以他的一生,像鏡子一樣映照了近代中國的曆史走向。

《西學東漸記》是容闳的回憶錄,原以英文撰寫,顔曰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上起他的出生,下迄二十世紀初,綜述他一生的荦荦大端。

東西南北人的自述——容闳及其《西學東漸記》

2004年,容闳大學畢業150周年之際,珠海市政府向耶魯大學贈送了一尊容闳銅像,被安放在該校斯特林紀念圖書館的國際閱覽室裡。

此書成書之時,清廷雖已如風中殘燭,但餘威猶在,是以容闳對人事臧否,仍有所諱。不過容闳脾性深受西方文化影響,是以少有矯情之處,多是以直率之筆,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西學東漸記》的叙事,有感恩,有盼望,有擊節,有餘哀,百味雜陳,情感真摯,是近代一個不平凡的中國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饋贈,曆久常新,值得我們常常重溫。

東西南北人的自述——容闳及其《西學東漸記》

《西學東漸記》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叢書系列:英漢對照名家名著系列

ISBN9789620746123

作者:Yung Wing容闳

譯者:徐鳳石、恽鐵樵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12月

内容簡介

《西學東漸記》是中國近代留學之父容闳(1828-1912)一生的回顧,最先以英文發表。容闳一生傳奇,在因緣際會之下,自幼童時代已接受西方教育,後來更赴美留學,成為耶魯大學首位中國畢業生。

此書記述了他如何參與中國近代化的程序,特别是晚清留美幼童計劃的展開、對曾國藩(1811-1872)、李鴻章(1823-1901)等的評價等,均是大時代的重要證言。

容闳是中國最早接觸西學的先鋒。他以敏銳的眼光,為讀者呈現晚清在西潮擊蕩下的社會狀況。因為容闳獨特的背景,此書是中國近代史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本書最先以英文發表,文筆優美,後再譯為中文。

作者介紹

容闳(1828-1912),廣東香山南屏鎮人。字達萌,号純甫,幼年時就學于澳門馬禮遜學堂。1847年赴美,後考入耶魯大學,1854年畢業,是耶魯大學第一位華人畢業生。後曾在上海海關等處任職,1863年入曾國藩幕,協助籌建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購機器。後主持留美幼童計劃,任留美學生監督,旋被委任為清駐美副公使。1898年參與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離開北京。20世紀初返美定居。1912年在美逝世。

相關閱讀:

新書上市|耶魯大學首位中國畢業生,他被稱為中國近代留學之父

本文原刊于公衆号 香港商務印書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