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急需學費卻拒絕當傳教士,容闳怎樣實作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

作者:湖北衛視大揭秘

1847年1月4日,18歲的容闳跟随布朗夫婦在廣州的黃浦港登上一艘名叫“亨特利思”号的美國帆船,開始了他們人生中的首次驚濤之旅。

帆船在大洋的驚濤駭浪中颠簸了整整98天後,終于在1847年4月12日抵達了紐約。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适應當地生活,布朗夫婦特意将他們接到家中,學習當地的語言和生活習慣。随後容闳等三人進入馬薩諸塞州的孟松中學學習,這也是當時美國最著名的大學預備學校。就這樣,容闳開始了他在美國嶄新的生活,他在這裡還遇到了一位對他産生深刻影響的人。這個人就是孟松中學的校長——查理·罕蒙。

急需學費卻拒絕當傳教士,容闳怎樣實作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

美國孟松學校

據容闳回憶,無論是在古典文學或是在現代文學方面,查理·罕蒙都有感染學生的能力。在查理·罕蒙的引領下,容闳對未來的目标更加的清晰,他立志也要像查理·罕蒙一樣進入全美最好的耶魯大學。

這個時候,同行的同學黃勝因病已經回國,另一位同學黃寬則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醫科,隻剩下容闳獨自一人留在美國。而布朗夫婦為他申請的資助經費,隻夠讀完預科學校,如果繼續讀大學,還需要很大一筆錢,這成為了容闳當時最頭疼的事情。那麼,他又是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急需學費卻拒絕當傳教士,容闳怎樣實作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

青年容闳

為了解決求學的經費問題,容闳決定通過半工半讀的方式,實作自己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半工半讀說來容易,真正去做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準備入學考試的巨大壓力,讓容闳沒有足夠的時間打工賺錢,而辛苦賺來的錢也不足以支撐高昂的學費。

就在容闳感覺自己力不從心,前景渺茫的時候,布朗先生和罕蒙校長都建議他去申請資助貧苦學生的助學金。但是,申請助學金有一個條件,就是要保證畢業後回中國要當一名傳教士。

急需學費卻拒絕當傳教士,容闳怎樣實作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

布朗牧師

在這一重大的人生抉擇面前,此時已加入基督教的容闳,還是堅決地拒絕了。關于這件事,容闳在他的回憶錄《西學東漸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根據以下幾個原因,我絕不能簽字。首先,這樣做會妨礙和限制我發揮自己的作用。我需要行動上完全自由,以便利用一切機會為中國謀福利。志願書一經簽字,我就受到束縛,很可能坐失為國家謀福利的機會。其次,在中國或其他國家,布道不是唯一造福國家的職業。第三,這種性質的誓約,會妨礙我利用中國這樣的國家所提供的條件去為之效力。”

急需學費卻拒絕當傳教士,容闳怎樣實作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

解釋完原因之後,容闳還不忘對這份資助表示感謝,他寫道:“我必須謝絕簽訂這項誓約,同時我也謝絕接受你們對我的幫助。對于諸位的好意,我表示十分感謝。”

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容闳果斷拒絕了助學金的附帶條件。這意味着學費問題依舊沒有解決。雖然此時把容闳帶到美國的布朗牧師對容闳的決定感到失望,但他并不願意看到這位年輕人的遠大理想就此折翼。

1850年夏天,布朗到南部去看望他的姐姐,順便拜訪了幾位喬治亞州薩瓦那“婦女協會”的會員,對她們說起了容闳的情況,他們很欣賞容闳的才華和志向,答應無條件資助容闳的學費。

急需學費卻拒絕當傳教士,容闳怎樣實作進入耶魯大學的夢想?

耶魯大學

得到這個好消息,容闳自然是欣喜若狂,他重新鼓起勇氣投入到入學考試的準備之中。雖然當時容闳隻讀過十五個月拉丁文、十二個月希臘文和十個月的數學,但由于他學習刻苦用功,他最終如願以償被錄取。從此,耶魯大學迎來了第一位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學生。

明天請繼續關注:求學耶魯揚名校園,容闳因何放棄留美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