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裡赤嶺(莆田市仙遊縣)人,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

天聖八年(1030年),蔡襄登進士第,先後任館閣校勘、知谏院、直史館、知制诰、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出任福建路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和杭州府事。蔡襄為官正直,所到之處皆有政績。在福州時,去民間蠱害;在泉州時,與盧錫共同主持建造萬安橋(洛陽橋,中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在建州時,倡植福州至漳州七百裡驿道松,主持制作北苑貢茶“小龍團”。所著《茶錄》總結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經驗,而《荔枝譜》則被稱贊為“世界上第一部果樹分類學著作”。其詩文清妙,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傳世。

泉州人民為感念蔡襄主持修建了洛陽橋,特修祠紀念。祠位于泉州市洛江區萬安街道橋南社群,有機會參觀一下。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泉州洛陽橋

洛陽橋(Luoyang Bridge),曾用名“萬安橋”,是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境内連接配接台商投資區和洛江區的一座橋梁,位于洛陽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素有“海内第一橋”之譽,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宋慶曆年間(1041年至1048年),在洛陽江修建浮橋,常被風浪沖垮;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洛陽橋建橋工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洛陽橋前後曆六年之久,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民國21年(1932年),洛陽橋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橋面;民國27年(1938年),洛陽橋被日本飛機炸毀;1962年,洛陽橋進行維修;1963年4月,洛陽橋維修完成通車;1993年,洛陽橋進行全面修建;1996年10月,洛陽橋恢複古橋舊貌,開放通行。

洛陽橋位于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資區和洛江區交界,該橋北起蔡襄路,上跨洛陽江水道,西至橋南路,橋梁全長834米,寬7米。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蔡襄祠一遊,見證中國古代石碑書法的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