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秋還沒有走,嚴寒就提前登場,碧雲天,黃葉地還沒有欣賞,天冷的已經不想出去了。
天一冷,腦袋裡的畫面全是熱湯熱水的美食,一鍋冒着熱氣的炖大骨頭自然是上上之選。
去嘎啦哈吃骨頭火鍋念頭是秋風吹起的,想平息寒冷帶來的不适,隻有吃一頓骨頭鍋,如果一頓不行,那就兩頓。

嘎啦哈,六零後,七零後小時候的玩具,和打沙包,跳皮筋遊戲一樣重要。
嘎啦哈是滿語,牛後腿的聯結關節,嘎啦哈牛骨火鍋,就是滿滿一牛腿骨火鍋,試想一下,外面寒風驟起驟,餐桌上鍋熱騰騰的骨頭鍋,多溫暖的畫面。
萬達三樓的嘎啦骨頭鍋人很多,飯口去幾乎要等桌,每次都稍早或稍晚一點,查了某評的優惠券,正好有優惠,看來會吃得更開心了。
點了一鍋豬骨頭鍋,為什麼呢?因為人少,一鍋豬骨頭鍋3斤,骨頭上的肉都是大塊大塊的非常厚實,再看牛骨頭鍋,每鍋都是一家人圍着吃,這樣的量真的很适合全家來吃,我們就隻能點最小的豬肉骨頭鍋。
雖然有心理準備,當鍋端上來的一瞬間,還是不禁發出一聲“哇”的感歎,翻滾的湯汁像海浪樣一層層地撲在骨頭上,鍋裡除了骨頭還有大洋芋和玉米,更有吸油白蘿蔔,白蘿蔔的味道有些湯功煮的味道。
洋芋和玉米一定要多煮一會,當然上桌時都已經煮熟,長時間的炖煮才會吸納骨頭上的味道,多煮一會味道更濃郁,凡味獨特,簡單一句話,玉米能啃出肉味。
三斤骨頭鍋裡面有四五塊大骨頭棒,真的大,要雙手捧着才能拿得住,當然也是因為有點燙,很有地主的感覺,有些小得意,吃得更開心。
骨頭上的肉很多,狠狠地咬一口,很爛乎,瘦而不柴,裡面應該用很多調料炖了,味道和家常的有些不一樣,夾着淡淡的香料味
去調料區調了一碗蒜醬三合油,把骨頭上的肉扯下來,蘸着蒜醬吃,滿滿的拆骨肉的味道,吃一口,太滿足了!
啃了大骨頭,湯鍋裡有了空隙,去自助區取了蔬菜和丸子,有清淡蔬菜搭配,吃肉也不會太膩,這個設計很貼心呢,還有酸梅湯和小零食,這裡太适合人多一起來。
吃得熱乎,看着周圍也熱熱鬧鬧,很多都是家庭機關來用餐,老中青都有,一時間天氣的寒都被抛在外面,吃鍋也是們抵禦嚴寒的智慧吧,吃口熱乎的,身體也有了底氣。
在這吃骨頭鍋,量絕對是個考驗,一共吃了兩塊骨頭,還剩下兩塊,已經可以用吃不動來形容了,努力吃到撐不是我的風格到,浪費糧食也不是我的風格,于是打包帶走兩塊大骨頭。
雖說是自助火鍋,可打包鍋底沒吃完的骨頭,服務員很配合,并表示支援大家打包,而且還贈送了餐台上的幾樣獨立包裝的小食品。
雖然外面的溫度依舊,可拎着兩塊骨頭走在寒風裡,感覺沒剛來時那麼冷了。
我是喜歡分享美食的如意廚娘,感謝大家的點贊,分享和關注,天冷了,多加衣,願大家身體健康!
#秋日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