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詩詞中的故事(十六)《八聲甘州》柳永是白衣卿相如何又奉旨填詞

如果說李煜把古詞白話,将古詞推向了巅峰。那麼柳永的慢詞,就是開創了長調的先河。這個柳永是什麼人物呢?能得到文人們這麼高的評價。

其實對他評價高的,不止有文人墨客,還有青樓的伶工歌妓(就是那些老鸨妓女)。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這個柳永原名叫柳三變,也是出身官家子弟,他有一個當官的老爹,自己又聰明好學。可能他們柳家祖墳被雷劈過,冒了青煙,他們柳家大兒子三複、二兒子三接和這個柳三變,都特别能讀書,而且文章寫得呱呱叫。是以當地的人都叫他們三兄弟為柳氏三絕。

詩詞中的故事(十六)《八聲甘州》柳永是白衣卿相如何又奉旨填詞

正所謂龍生九子,子子不同,這個柳三變年輕的時候特别不是東西。眼看一天天長大了,就開始放浪了,成天泡在青樓,穿梭在妓院。你去嫖就算了,還用自己的文學功底填了一堆花粉叢中的詞。更讓人受不了的,你填了也就算了,可氣的是還填得特别好,讓那個歌妓四處傳唱,久而久之在京城都傳唱起來了。

這下可不得了了,一些喜歡他才華的人,看到他這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也仰天長歎,算了,這家夥就知道嫖,沒得救了,讓他自生自滅吧。就這樣子,他去考公務員,人家看到他的名字就搖頭,見一次就斃一次。臭名昭著得讓那些自命清高的朝廷看到他就躲。于是每考一回就失落一回,久而久之信心就被打沒了。

他就出去四處旅遊,散散心。多半心裡還罵到這些考官有眼無珠,眼前這麼大一個才子看不見啥的。終于四處遊走,經曆一番之後,浪子回頭了。畢竟才氣遠播嘛,于是大家就給了他一個機會,終于考上了公務員。做了一些官職,因為做過屯田員外郎這個官,人們又叫他“柳屯田”,相當于部級的官了。

詩詞中的故事(十六)《八聲甘州》柳永是白衣卿相如何又奉旨填詞

牛逼的人都容易恃才傲物,一不小心就把人給得罪了;同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有才的人自然容易遭妒嫉。據說當時宰相呂夷簡六十大壽,派人向柳員外讨要詞作。柳員外這次倒是痛快地填了兩首詞,其中一首是一首是《西江月》。

其詞内容為:“腹内胎生異錦,筆端舌噴長江。縱教疋绡字難償,不屑與人稱量。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風流才子占詞場,真是白衣卿相。”

呂宰相念到“縱教疋绡字難償,不屑與人稱量”,笑道:當初裴度修福光寺,求皇甫湜寫文章,每字索絹三匹,看來柳永這小子嫌我給的稿費太少了。等又念到“我不求人富貴,人須求我文章”時,大人就氣不打一處來,大怒道:“NND,誰求誰?”從此恨在心頭記,梁子就這樣結下了。這肚裡撐不了船的呂宰相後來逮到機會,就在皇帝面前诋毀柳永。可憐的柳三郎被仁宗禦旨批道”任他白衣卿相,風前月下填詞“。自此柳永自号“奉旨填詞柳三變”。

這家夥也是有點死性不改,外出做官的時候,還經常去持操舊業,又是去逛青樓。最後死的時候,還是人家青樓的歌妓們出錢為他發的喪。

詩詞中的故事(十六)《八聲甘州》柳永是白衣卿相如何又奉旨填詞

他填的詞工于言情,也曾酒後奉旨填詞,就是那首著名的《望海潮》。把錢塘寫得特别繁華,聽說金主讀後特别喜歡那首詞,讀到錢塘繁華後,就動了南下之心。他的詞風委婉,意境深遠。又有高雅之氣,又有低俗之風,把詞填成流行歌曲,還了曲詞的本色,說白話一點就是宋朝的周傑倫。在當時十分流行。流行到什麼程度呢?“凡有井水飲處都能歌柳詞”。啥意思?就是隻要有喝井水的地方,都會聽到有人唱柳永的詞。

其實他地四處遊曆的時候,填的詞還是蠻有生活氣息的。那個時候的他就像一個落魄少年,空有一肚子才氣,就是讓人瞧不起。在那段時間他填的詞很讓人回味,今天我們就來讀讀他的那個時期的一首長調《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

對潇潇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

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歎年來蹤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争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白話整首詞:面對着潇潇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面上,經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涼清朗。凄涼的霜風一陣緊似一陣,關山江河一片冷清蕭條,落日的餘光照耀在高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隻有那滔滔的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詩詞中的故事(十六)《八聲甘州》柳永是白衣卿相如何又奉旨填詞

不忍心登高遙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歎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麼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想念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邊畫樓,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隻當作心上人的歸舟。眺望我的歸舟誤認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倚高樓眺望,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一首長調一氣呵成,把一個懷才不遇的心寫得揚揚灑灑。自己想當公務員,人家就是看不上,空有才華,卻不得不四處遊曆。不過也感謝他的這段遊曆生活,讓他學會了收心。隻可惜,他的浪名與才名并駕,有人說他不落俗套,有人說不潔身自好。但不管如何定論,他對古詞的貢獻,永遠被釘在豐碑之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