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網紅店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但是相信好像阿聰一樣識食的朋友們相信都是偏愛“無名老店”。
這些廣州老店充滿着廣州的人文氣息,“無環境、無菜單、無招牌”,雖是“三無”店鋪,但卻有許多老廣喜愛。

廣州荔灣區有一條非常樸實的老街,每次來這邊能逛吃好幾個小時,因為這裡有很多道地的廣式美食,也大部分都是街坊口口相傳的老字号,沒吃過幾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本地資深美食家。
沿着鋪滿記憶的街道,阿聰很快就尋到了熟悉的那家店,這家店挺出名的,但是老闆很低調,深藏在廣州龍津東路驿巷裡面,就是開在自家的門口外,門面是真心的小,對面還住着附近的街坊。
老闆是一位婆婆90年代開店,至今都快有30年了,可能你會覺得說就芝麻大點地方,算得上店嗎?可别太小瞧它,這家店有一道特别美味的美食。
這家店很有個性,就是賣兩種美食,這家店是真的很有曆史年代感了,婆婆賣的美食是用玻璃櫃裝着的,上面是齋燒鵝,下面是齋紮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齋燒鵝</h1>
這家菜根香同樣是隻賣傳統小吃,隻做齋鹵味。婆婆就在自家門口擺攤,是真正的“打開門口做生意”。
聽附近的街坊說,其實婆婆以前還有一個老拍檔,他曾經跟菜根香素食館的老和尚學過手藝,一開始是老爺爺在屋裡做,婆婆在門前賣,但自從老爺爺過世後,就隻剩下阿姨一人做來賣了,這一賣就是20多年,可能是廣州最道地最有曆史的齋燒鵝了。
齋燒鵝用的這種腐皮跟普通腐竹不一樣,是茶樓用來包腐皮卷的那種腐皮,吃上去更薄,也沒那麼容易上火。
這個齋燒鵝聽附近街坊說全部都是用新鮮腐皮來做的,大家都知道出家人或者喜歡長期吃素的人是不能吃肉的,吃這道美食來代替燒鵝。
誠然,齋燒鵝其實無論是外表還是口感方面都跟燒鵝不像,隻不過燒鵝在老廣的心目中是比較好吃且價格相對貴的肉類美食。
用這道素菜美食比喻成燒鵝,就知道齋燒鵝的味道好還有就是制作難度之大,齋燒鵝炸得很香,阿聰吃起來覺得鹹甜适中,作為小吃來吃的話,還是不錯的選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齋紮蹄</h1>
與齋燒鵝相比,齋紮蹄吃起來的肉感會豐富一些,齋紮蹄是蒸出來的,吃起來不會那麼油膩,稍微清淡一些,而且口感會厚實一點,真是吃素食也能吃出肉的質感。
婆婆因為常年累月要拿剪刀來剪齋燒鵝,還有用力地去做齋紮蹄,是以婆婆的手跟正常人相比是有點差別的。
從婆婆的手就可以看出來,她30年隻去做一種東西,确實是非常厲害和辛苦的,是以我們也很想看看,,齋燒鵝和齋紮蹄的做法具體是怎麼樣的。
原來齋紮蹄真的需要很大的力氣去紮才行的,紮得緊一點口感就會更好一些,腐皮紮得不緊的話會松,吃起來就會不好吃得了。
值得一提的是,越是紮得緊的齋紮蹄,炖的時間也會更加長,這樣的話才會是好吃的,齋紮蹄捆綁用的是棉繩,現在也比較難找這些了。因為如果是用化纖捆綁的話,經過了高溫烹饪,是會産生有毒物質的,是以是不能用化纖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9">阿聰食記</h1>
這家店婆婆的家人本來是想叫她不要繼續做的,怕婆婆累,但是她說不做這個不習慣,而且沒有理由浪費了這家店鋪,畢竟有一群忠實的街坊還有外地慕名而來的食客。
周星馳在食神裡面說過:“美食之道,一字曰之心”,我們确實是要像這位用心做美食的老婆婆緻敬。
這家老字号小吃店,出品阿聰覺得真的是不錯的了,尤其是齋燒鵝這道美食的出品,阿聰覺得是很難在廣州其他地方可以買到的,而且還是這麼美味,喜歡吃齋燒鵝和齋紮蹄的朋友真的可以過去嘗一下了。
殘舊的騎樓老街,斑駁的牆面 破爛的木房,堅持傳統的老字号,它們永遠都是這座城市,讓人難以忘懷的一道風景線,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都永遠烙在我們的心底。
阿聰喜歡傳統老店,說了這麼多家,肯定是還有遺漏!你家附近還有什麼值得推薦的老店?
快來留言告訴阿聰吧。
大家常說“時尚是個圈”,可并不是所有事物都遵循這個法則。有些味道失傳了,就算複刻回來,也差那麼點味兒。還有什麼濃縮了幾代人回憶的地兒,趁它們還在,且去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