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公孫瓒的“友情”,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說的是“深以為友”,這個“深”字可見兩人交情的深厚,然而,一個事實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公元188年公孫瓒在幽州大破張純,在追擊殘敵的過程中,被烏桓大軍圍困在遼西管子城達200多天,在此期間,劉備做了什麼呢?

影視劇中的公孫瓒(來源:網絡)
史書上沒有明确公孫瓒被圍困和突圍的具體時間點,但是,188年11月公孫瓒大破張純,之後被圍7個月,也就是說,突圍至少要到189年6月,而劉備此時已經到洛陽跟着毋丘毅去丹陽募兵了。
也就是說,劉備并沒有把公孫瓒放在心上?為什麼?
答案很簡單,這友情本來就是劉備“經營”來的。
在劉備還是個靠母親“織席販履”供養他讀書的窮孩子時,好看的衣服、美妙的音樂和飛鷹走馬的玩樂,就是人生的理想,而他要得到這些,通過學習儒學經義,被舉為“孝廉”,就要沿着祖父和父親曾經走過的“小豪族”入仕的道路亦步亦趨,觸手可及的天花闆可能就是“舉孝廉”之後擔任一個縣令終老。
更不幸的是,此時的東漢社會世風日下,滿是衰世的腐朽,正如桓靈二帝時民間流傳的童謠: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别居。
“秀才”本來要求擅長精義文學,被舉薦者竟然不識字,“孝廉”主要看品行、名聲,被舉薦者卻和父親分居,屬于當時公認的不孝子。
既不富也不貴的劉家,沒有關系網讓劉備揚名天下,也沒有财富支援他走以上的入仕捷徑,而走最正統的“道德”路線,比如“孝子”、“廉吏”,又需要克制自己所有的欲望向整個世界“做戲”。
與這些希望渺茫的道路相比,劉備隻需要将老大哥公孫瓒琢磨透徹,假裝自己是一個不愛讀書,精通算計的“商販庸兒”,就可以參與到他的利益團夥之中,獲得他渴望的一切,何樂而不為呢?
之是以這麼說,并非臆斷。
作為後人,我們看劉備面對公孫瓒時,明顯是在藏拙。
試問,平原人劉子平都知道劉備有武勇,他身邊又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萬人敵”為“禦侮”,也就是護衛,公孫瓒為什麼不知道?
如果他知道,劉備十五歲時外出求學,也就是公元175年兩人相識為友,到公元184年黃巾之亂時,公孫瓒已經統帥了幽州突騎三千為“都督”,沒有提拔劉備,公元188年公孫瓒升任騎都尉統兵的時候,也沒有提拔劉備,一直到他公元189年從遼西管子城脫險回來,升為降虜都尉、都亭侯,兼領屬國長史,還是沒有提拔劉備,14年間,“深厚”的友情,連拉兄弟一把都做不到?
道理很簡單,兩人的關系自開始就不平等,屬于劉備單方面地迎合公孫瓒,随着他經曆的豐富、眼界的開闊 ,這段過往已經成為他前途的污點,就如上期節目提到的劉平,因為深知他的底細,是以“素輕之、恥為之下”,否則一個連“名士”都不算的“郡民”憑什麼看不起武勇過人、禮賢下士的劉皇叔,那麼更了解底細的公孫瓒,自然更不會将劉備當做“士人”看待。
影視劇中的劉備(來源:網絡)
正因為劉備與公孫瓒的這段過往,他在與曹操在沛國分手之後,解決生存問題的首選,就是自己為公孫瓒長期經營的青州平原郡,靠着老關系,當上了高唐尉、高唐令,在被流寇打敗之後,又直接投入到了老大哥的麾下,成為别部司馬,又跟着青州刺史田楷,回到平原,擔任平原令,直至平原相。
然而,當陶謙向田楷求援,派出劉備進入徐州時,劉備這個一郡之長的兵馬實則少得可憐,史書原話是:
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
解釋一下,就是有1000多兵和一些幽州來的烏桓、雜胡,遊牧民族的騎兵,剩下的就幾千跟着跑的饑民。
是以,等到了徐州,陶謙隻是給劉備配了4000丹陽兵,劉備就跳槽了。
說得直白點,就是公孫瓒一直沒把劉備當做一盤能上席面的菜,他的印象裡,劉備一直是那個貪财、好玩的商販子弟,實則是真看走眼了。
近似于公孫瓒的還有呂布。
剛剛投奔徐州的呂布對于劉備非常尊敬,《英雄記》中記載呂布對劉備說:
我與卿同邊地人也。
也就是呂布以遠高于劉備的官爵,對他套近乎,說咱倆都是邊疆來的人,自然應該親近。還請劉備坐在自己的内寝床上,讓妻妾跪拜伺候飲食,并稱呼劉備為弟弟,劉備的反應呢?史書原話是:
外然之而内不說。
也就是表面客氣,心裡不爽。
影視劇中的劉歇業三兄弟(來源:網絡)
其實,呂布出身并州九原,也就是南匈奴與漢人雜居的地方,他讓妻妾伺候跪拜,實則是擺出了胡俗中的“至親至高”的禮遇來對待劉備,但是劉備并不以“邊地人”自居,反倒覺得呂布“無禮”,不講究。
這個“無禮”到什麼程度呢?
咱們之前談到曹操的天使投資人衛茲有個兒子叫衛臻,他年輕的時候,夏侯惇任陳留太守,提拔他擔任“上計吏”,也就屬于衛臻的“舉主”,也就是“主公”了,沒想到,夏侯惇一次指令衛臻帶着夫人出席宴會,衛臻直言這是末世才有的敗俗之舉,不合正禮。
原話是:
末世之俗,非禮之正。
這話非常重了,直接引得夏侯惇大怒,将他投入了監獄。
從這個故事也可以看出劉備這個人的“城府”之深,他不是小年輕,不會當面大罵呂布,而是心裡記下一筆,此後對呂布,一直厭棄,直到白門樓。
那麼,對于與呂布的思維方式差不多的“邊地人”,又一直不把劉備的前途當回事的老大哥公孫瓒,劉備又将如何看待他呢?
答案不言自明,他的行為已經給出了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