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看官大大您好!歡迎光臨崆峒書生講故事系列,本期是第474期原創故事,感謝各位看官的關注。

漢代初期,劉旭位高權重,這也引來的官員們頻繁拍馬屁。

吏州知府聽聞劉旭将要舉辦壽宴,就準備了一份大禮,派自己的親信挑選七八個壯漢,并囑咐,定要安全送京。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剛出吏州沒多久,寒冬臘月的天兒,讓本來就不好走的山路,更是難上難。

看到前方百米處有一茅草屋,于是大家夥就決定去歇歇腳,屋子的主人是個窮秀才。

王秀才聽聞官差要在自己家中留宿,于是便和官差說道:小的家中破爛不堪,怕是會委屈了幾位大人,依小人看,我送幾位大人去熊三家中,不知幾位大人意下如何?

官差聽罷點點頭,便與王秀才一起前往熊三家中。

王秀才和熊三說了官差的來意後,熊三與妻子扈氏上前和官差說道:大人們暫且在我家中住下,我這便去給你們準備好酒好菜招待各位,王秀才你也與幾位大人一起吧。

秀才想着自己孤身一人,于是便應了下來,沒想到,這一頓飯竟然成了秀才最後的晚餐!

熊三的妻子扈氏,心機頗重,看到官差的馬車便心生歹念,于是趁着準備飯菜的功夫對熊三說:這麼多人護送一輛馬車,想必這車裡定是裝了很值錢的東西,你我二人将它奪過來,今後生活肯定不用擔心。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熊三是個屠戶,為了宰殺牲畜準備了很多蒙汗藥,二人就合計将藥下到酒水中,這樣不易被人發掘。

不料,倆人的計劃被秀才聽到了,秀才知道如果自己現在走,肯定會惹來殺身之禍,于是決定将計就計。

很快,飯菜和下了蒙汗藥酒水都備好了,熊三夫妻二人招呼官差和秀才坐下,吃到半中間,扈氏便用眼神示意熊三,熊三當即就起身為幾位官差倒酒,谄媚的對大家說道:幾位大人喝些酒暖暖身子,這是夫人自己釀的的酒,沒什麼勁兒,不會耽誤大人們的行程,放心!

官差見熊三這樣說,于是衆人舉杯同起,而此時的秀才也一起端起了酒杯,沒一會一壇酒就被喝了個精光。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秀才當然不會真的喝下這些酒,趁人不注意吐了出來,官差舟車勞頓哪裡還能受得住蒙汗藥,沒一會兒就暈倒在地,秀才見衆人都躺下,自己也随之躺倒。

熊三夫妻見衆人昏迷,就趕緊跑去看馬車裡的東西,扈氏看到車裡的金銀财寶雙眼放光,正當二人想着處理完屍體就連夜出城之時,裝死的秀才早已悄悄地站在二人身後。

這時的秀才陰冷的說道:你夫妻二人好大膽子,竟敢偷盜朝廷财物!

扈氏聞聲轉頭看到秀才,花容失色。趕忙和秀才說:你若不不報官,财物我們平分!

秀才說:你們現在沒資格和我談條件,把财寶給我一多半,我就不告訴官家,不然你們就等着坐牢吧!

熊三怒吼道:我們殺人藏屍,你什麼都沒做居然想要要一多半财産!癡人說夢!

扈氏見狀急忙說道:王秀才,你把我二人送入衙門,你也得不到财寶,最後還是會落入官家手中,你我二人各退一步,你一半,我們夫妻一半,你看怎麼樣?

秀才想着扈氏的話,覺得也不是沒有道理,于是答應了下來,三人将屍體藏在院中便開始分财産。

而此時的扈氏眼含殺機,趁着秀才拿财寶之時,一鐵鍬拍死了他,秀才雙目怒瞪,張嘴想說着什麼,已然是沒了機會,撲通一聲,應聲倒地。

扈氏和熊三處理好家中一切,隻帶走了部分首飾,把黃金和銀子也同屍體埋在了院中,便悄然離開。

二人剛開始還一條心,但因為男人有錢就變壞,熊三開始沉迷于煙花柳巷,無法自拔,起初扈氏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予理睬。

一日,熊三變本加厲,竟然把這煙花女子帶回了家中,扈氏對熊三又打又罵,熊三早就想休了這婦人,于是對扈氏說:你若能接受畫眉當小妾,我便還将你當作我的夫人,不然小心我休了你!

扈氏聞言停止了打鬧,陰冷的對着熊三說:在你休我之前,我們一同去官府吧!

聽到這話的熊三對畫眉說:你走吧,我們以後别再見了。

随手拿起了一隻钗子送給了她,畫眉走後,熊三跪倒在地,不斷地抽着自己的耳光,嘴裡念念有詞的說着:都是我色令智昏,夫人就饒了我這一次,我再也不敢了。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扈氏如此精明之人,也知道,如果把熊三逼急了,别說錢财,恐怕姓名都将不保。就原諒了他,告訴他不能再有下次。

而這邊的畫眉,回到青樓,梳洗之後,把這钗子戴在頭上,就出去接客了,一位商人在于畫眉攀談之際,看到了這隻钗子,便問畫眉:這钗子從何而來?可否借我看一眼?

畫眉回道:這是上一位客人送的。說完便摘下來給了那商人,商人定睛一看,這不就是前幾日官府懸賞一百兩的钗子嗎?原來,吏州知府得知财寶沒有送到,便發懸賞找到這批财寶。

商人與畫眉說了此事,二人便一同前去報官,熊三和扈氏因殺人、盜竊而锒铛入獄!

民間故事:屠夫殺人越貨,秀才不制止反而讨要分成,下場引人深思

畫眉與商人得到懸賞金,一人一半,畫眉用這錢為自己贖了身,倦鳥知歸……

如果秀才同意了熊三夫妻的提議,興許就不會命喪于此,三人皆因貪心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貪之甚,甚昏蔽而忘禮義;求之極,則争奪而緻怨。

來源:華夏傳統文化鑒賞

聲明:本文已注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删除!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