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影《青春之歌》,主人公林道靜的青春值得我們學習

作者:小妹菜

青春是一本太倉忙的書,還沒有想好如何開始,它就已經離我們而去。正因為如此,青春才顯得彌足珍貴;每個人都經曆過青春,有的人青春轟轟烈烈,有的人青春平平淡淡。青春,對于年過半百的人來說,是無限的回憶和遐想;對于當下年輕着我們,它給了我們無盡的活力和憧憬着未來。

故事發生在1931年,“9.18”事變,日本侵占東北三省到“12.9icon”的運動期間。林道靜是電影主人公,出生于地主家族;因為她的母親是佃農,被地主家霸占做了姨太太,從她出生 她母親就被趕出門,而後被迫害死,後媽把她當做搖錢樹,硬要把她嫁給黨部委員胡夢安, 她逃到這兒,校長餘敬唐對她居心不良,是以我們才看到開頭主人公跳海了一幕;她被大學生餘永澤所救而後相戀結婚。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林道靜渴望的是自由的戀愛和甯死不屈的性格,在那一段黑暗的時代中,她無疑是進步,是敢于反抗,到現在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餘永澤的出現,是挽救林道靜的生命。餘永澤給了她甜蜜的戀愛,剛開始,他們有共同的話題,有為祖國報效的決心;林道靜最初崇拜并愛慕着餘永澤。再後來的生活中,餘永澤慢慢的暴露了身上的缺點,他們的理想和信念開始出現不同,林道靜開始發現他是的自私,懦弱,沉浸在小我的世界裡;餘永澤把自己變成小資産階級;林道靜是先進的知識分子,她不安于現狀,是一個有革命理想,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人;她想參加革命,想為祖國做出貢獻。餘永澤一再攔阻她參加革命活動,并導緻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如夢方醒,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餘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

青春伴随着成長,憂傷和懵懂。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我們迷失方向,遇到失敗和挫折。林道靜是堅強的,但她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充滿着曲折,她沒有指路燈,隻能在街上和熱血青年呐喊,在追求光明的路上不斷的摸索。是以,才會感到迷茫,不知如何走下去。正如我們青春,年輕有活力,也會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但往往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看不到希望的時候,我們就會放棄,會停下追夢的腳步,當青春不會停止。是以,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在年輕的時候努力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能力。做一個有理想、有報複、有擔當、有責任的青年。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奉獻出自己的能力。

在一次的聚會上,林道靜結識了一群愛國的熱血青年,并邂逅共産黨人盧嘉川,她從對方手中得到許多進步書籍,共産主義的先進思想也讓她恍如大夢初醒一般,讓她明白了全世界最偉大的事業,什麼是富有有意義的人生,是為無産階級奮鬥終身。遇見盧嘉川是她人生地轉折點;是她開始走向革命的道路。林道靜,一個不甘于平凡的女人;她青春洋溢,揮灑着希望,從不輕易放棄,她知道隻要堅持就有希望。作為青年的我們,應該像林道靜一樣,不輕言放棄;努力學習,遇到挫折困難應該堅持不懈,堅持就希望。夢想在前方等着我們實作,我們的的夢彙聚在一起成就中國夢。

與江華的相識是組織的安排,他倆的結合則是命運的安排。初遇時,他穩重成熟,她熱情卻缺乏理智,互相表明心迹時,他卻像個小夥子失了往日的冷靜沉穩,她卻安靜娴雅,此時的道靜已可以獨當一面安排好各種事物了,此時兩人都是最好的自己,他們的結合也是對最好自己的嘉獎。江華教會了林道靜什麼是真正革命,什麼是富有意義的人生。

因為她的甯死不起,被捕入獄;在獄中她看到了鄭瑾,覺悟到一個人的青春應該怎樣度過。共産黨員就閉上眼睛後,才有權利停止革命的鬥争。在獄中的一年裡,讓她快速的成長。讓她明白青春是拿來奮鬥的,是為實作理想而不顧一切的勇氣。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主人公都經曆是波瀾壯闊,轟轟烈烈的。那個時代的知識青年,就是因為他們有堅強不屈的精神,才會有今天的我們。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作為青年,一定要踐行“修身、齊家、治國和平天下。”

電影中的時代,離我們不過也就幾十年。但電影中的精神,卻離我們這麼遙遠。生活安逸的我們,對于國家民族的熱情也漸漸消磨。祖國要發展,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都努力;先輩用熱血讓我們過上了如今的生活,我們不能忘記曆史給我們的教訓。40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富起了,但是我們也發現社會在改變,出現了很多不文明的現象。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像點影中的林道靜,要樹立起我們的信仰,培養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生活安逸的我們,對于國家民族的熱情也漸漸消磨。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危險是隐藏于平靜中的,我們要時刻警惕“落後是要被挨打的”。祖國要強起來,就必須依靠青年的努力;而作為當下青年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的學習,發展自己的能力和豐富自己的知識;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堅持不懈,克服困難,在曲折中成長,武裝好自己,但是我希望我們的時候,我們能有所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