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回看上半年國内汽車銷量榜,特斯拉Model 3銷量已經超越雅閣、天籁、凱美瑞,穩居中型車銷量榜首的位置。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消費者到底需要什麼?顯然傳統汽車中的雅閣、凱美瑞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需要更現代的設計、更得心應手的駕駛、更智能的座艙以及象征未來的智能輔助駕駛。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上面提及的那些點,有小夥伴可能說“這些我都想要”,那我先給大家推薦三款車,49.98萬元起售的奔馳EQC,54.68萬起售的奧迪e-tron,39.99萬元起售的寶馬iX3。這三款車對上面的幾個點都有較好的兼顧,美中不足的是每台車都是四五十萬元的起售價,作為國内汽車市場主流消費群體的年輕人,負擔起來可能稍稍有點壓力。但沒關系,接下來我再推薦一款車,相信一定符合你的預期。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它就是零跑C11,15.98萬元的起售價,即使頂配車型也不到20萬元,上面三款BBA有的,零跑C11也都有,甚至有超越的地方,最關鍵的是價格隻需BBA的三分之一,接下來我就把幾台車具體分析給你看。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首先來看寶馬iX3,其實你都不能把它看做是一台傳統意義上的新能源車型,通過實車或者就看圖檔,能一眼辨識出它是一款油改電的車型,基于X3改裝而來,很明顯沒什麼誠意,油改電的車型在底盤離地間隙、整車重量分布、懸架幾何、車内空間都會受到很大影響,畢竟電池電機與發動機油箱的形狀品質差别甚大,基于燃油車底盤的油改電,無論再怎麼優化,都不會達到純電平台車型那般的高機械品質。零跑C11基于純電平台打造而來,在機械品質、空間使用率以及駕駛操控方面,零跑C11相比寶馬iX3都要更有優勢。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我們再看奧迪e-tron,它的頂配車型整車配備了包括全景影像在内的5個攝像頭、1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這些在傳統汽車中也都是正常配置,僅能實作非常正常的駕駛輔助功能。

回到零跑C11這邊,它搭載的Leap Pilot 3.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擁有自研淩芯01晶片,每秒算力高達8.4Tops,在汽車智能晶片中,屬于非常領先的水準;同時配備了28個高精度感覺硬體,包括1個雙目攝像頭、1個前向毫米波雷達、4個角向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4個環視攝像頭、4個盲區攝像頭與1個人臉識别攝像頭,目前已經能實作全速域的ACC自适應巡航、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FDM前向車距監測、LDW車道偏離預警、TSR交通辨別識别等10項功能,未來通過OTA可以實作LCC車道居中輔助、手離方向盤預警、HWA高速輔助駕駛等12項駕駛輔助功能,深度感覺周邊環境,适應各種場景的需求。也就是說,在智能駕駛方面,零跑C11可以随着時間推進不斷0TA線上更新,不會過時。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來到奔馳EQC,我們從它的車廂說起,奔馳的車廂設計感确實值得肯定,但在智能座艙方面就不是特别尊崇了,EQC采用的雙連屏,如果是放在六七年前上一代奔馳S級上,絕對是值得稱贊的高科技配置,但六七年時間對于電子産品來說,已經不知道能進行多少次更新疊代了,EQC的雙連屏左邊負責正常儀表,右邊負責簡單的多媒體操作,這還是一台傳統汽車呀,看不到大廠奔馳在座艙體驗上的誠意。

而在零跑C11上,甚至不用過度描述,一張圖說明一切,三塊大屏不僅僅是對前排兩位駕乘人員都更加友好,影音視聽都是最基礎的功能。其中儀表和副駕駛螢幕尺寸均為10.25英寸,中間的更大,達到了12.8英寸,正常的語音互動自然不在話下,主駕的配備人臉ID自适配功能,可以根據不同駕駛員自動調節後視鏡、座椅、空調甚至駕駛模式等等。

更人性化的是,零跑C11的三聯屏開啟影院模式後,主副駕可在三個螢幕同時觀看同一部電影。當然,中控屏和副駕屏也可以分屏觀看不同内容,副駕駛通過随車藍牙耳機,就能做到互不打擾。此外,C11還支援雙音樂ID和雙音區,主副駕可以随時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而且随着資料累計,後續會有個性化内容推送。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當然,上述與BBA的各次元比較,更多是希望大家對零跑C11先有一個比較鮮明的印象,畢竟零跑之前過于低調,很多人并不太知道這家偏工科男,追求苦練内功,厚積薄發的新勢力品牌。

但真正關注汽車圈,特别是準備購買20萬以下車型的網友應該會注意到,零跑C11在上市時提到了一個“越級滿配”的概念,也就是其他越級該有的配置都有了。比如說主駕位的10向電動調節+記憶+通風+加熱,及副駕4向電動調節+加熱+通風,後排座椅加熱,再比如跑車才常見到的無邊框車門等,這在傳統車企中真的很少見,畢竟這是實實在在的成本所在,在不到20萬的價位中,把所有配置都給到消費者,零跑C11是怎麼做到的呢?這就得看零跑“自研自造”的能力了,隻有自己的技術加上制造,才擁有了絕對的成本優勢,才能造出大家都能買得起的好車。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超越BBA 這就是中國制造

在零跑C11之夜上市釋出會後的專訪上,零跑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CEO朱江明在談到

“自研自造”時有一段話,令人印象深刻。

“自研對成本的差異影響,就拿剛剛說的比較冷門的車燈舉例。我們知道,作為上市公司的車燈生産制造商星宇,他們的毛利基本在15%-20%之間,10%-12%的淨利。目前一套燈,賣給廠家是3000-4000元,新能源産品車燈相對更複雜些,C11一套燈在4000元左右。參考15%的毛利,那我們自研的話,就能節省600元左右。”

依靠着大量軟硬體的自研自造,零跑科技以最低的毛利率打造最具成本效益的産品力,也就是像車燈這樣點滴的細節,對品質與成本的雙重把控,才有了零跑C11上市時提出的“越級滿配”産品。

用三分之一的價格,得到BBA級别配置的越級體驗,從零跑C11上你能看到中國制造自研自造,以及對上下遊産業鍊強大的整合能力。一台車動辄幾萬個零件,零跑僅用不到20萬的價格實作了“滿配”,達到了傳統車企即使花三倍的成本也做不出的産品。在此之前,你可能僅僅感歎中國制造産品遠銷全球所帶來的影響力,但看過零跑C11後你會發現,這樣一個集研發設計、上下遊整合、成本控制于一體的制造業閉環,這也隻有中國能做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