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回看上半年国内汽车销量榜,特斯拉Model 3销量已经超越雅阁、天籁、凯美瑞,稳居中型车销量榜首的位置。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显然传统汽车中的雅阁、凯美瑞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需要更现代的设计、更得心应手的驾驶、更智能的座舱以及象征未来的智能辅助驾驶。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上面提及的那些点,有小伙伴可能说“这些我都想要”,那我先给大家推荐三款车,49.98万元起售的奔驰EQC,54.68万起售的奥迪e-tron,39.99万元起售的宝马iX3。这三款车对上面的几个点都有较好的兼顾,美中不足的是每台车都是四五十万元的起售价,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人,负担起来可能稍稍有点压力。但没关系,接下来我再推荐一款车,相信一定符合你的预期。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它就是零跑C11,15.98万元的起售价,即使顶配车型也不到20万元,上面三款BBA有的,零跑C11也都有,甚至有超越的地方,最关键的是价格只需BBA的三分之一,接下来我就把几台车具体分析给你看。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首先来看宝马iX3,其实你都不能把它看做是一台传统意义上的新能源车型,通过实车或者就看图片,能一眼辨别出它是一款油改电的车型,基于X3改装而来,很明显没什么诚意,油改电的车型在底盘离地间隙、整车重量分布、悬架几何、车内空间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毕竟电池电机与发动机油箱的形状质量差别甚大,基于燃油车底盘的油改电,无论再怎么优化,都不会达到纯电平台车型那般的高机械品质。零跑C11基于纯电平台打造而来,在机械品质、空间利用率以及驾驶操控方面,零跑C11相比宝马iX3都要更有优势。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我们再看奥迪e-tron,它的顶配车型整车配备了包括全景影像在内的5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这些在传统汽车中也都是常规配置,仅能实现非常常规的驾驶辅助功能。

回到零跑C11这边,它搭载的Leap Pilot 3.0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拥有自研凌芯01芯片,每秒算力高达8.4Tops,在汽车智能芯片中,属于非常领先的水准;同时配备了28个高精度感知硬件,包括1个双目摄像头、1个前向毫米波雷达、4个角向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4个盲区摄像头与1个人脸识别摄像头,目前已经能实现全速域的ACC自适应巡航、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FCW前方碰撞预警、FDM前向车距监测、LDW车道偏离预警、TSR交通标识识别等10项功能,未来通过OTA可以实现LCC车道居中辅助、手离方向盘预警、HWA高速辅助驾驶等12项驾驶辅助功能,深度感知周边环境,适应各种场景的需求。也就是说,在智能驾驶方面,零跑C11可以随着时间推进不断0TA在线升级,不会过时。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来到奔驰EQC,我们从它的车厢说起,奔驰的车厢设计感确实值得肯定,但在智能座舱方面就不是特别尊崇了,EQC采用的双连屏,如果是放在六七年前上一代奔驰S级上,绝对是值得称赞的高科技配置,但六七年时间对于电子产品来说,已经不知道能进行多少次更新迭代了,EQC的双连屏左边负责常规仪表,右边负责简单的多媒体操作,这还是一台传统汽车呀,看不到大厂奔驰在座舱体验上的诚意。

而在零跑C11上,甚至不用过度描述,一张图说明一切,三块大屏不仅仅是对前排两位驾乘人员都更加友好,影音视听都是最基础的功能。其中仪表和副驾驶屏幕尺寸均为10.25英寸,中间的更大,达到了12.8英寸,常规的语音交互自然不在话下,主驾的配备人脸ID自适配功能,可以根据不同驾驶员自动调节后视镜、座椅、空调甚至驾驶模式等等。

更人性化的是,零跑C11的三联屏开启影院模式后,主副驾可在三个屏幕同时观看同一部电影。当然,中控屏和副驾屏也可以分屏观看不同内容,副驾驶通过随车蓝牙耳机,就能做到互不打扰。此外,C11还支持双音乐ID和双音区,主副驾可以随时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而且随着数据累计,后续会有个性化内容推送。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当然,上述与BBA的各维度比较,更多是希望大家对零跑C11先有一个比较鲜明的印象,毕竟零跑之前过于低调,很多人并不太知道这家偏工科男,追求苦练内功,厚积薄发的新势力品牌。

但真正关注汽车圈,特别是准备购买20万以下车型的网友应该会注意到,零跑C11在上市时提到了一个“越级满配”的概念,也就是其他越级该有的配置都有了。比如说主驾位的10向电动调节+记忆+通风+加热,及副驾4向电动调节+加热+通风,后排座椅加热,再比如跑车才常见到的无边框车门等,这在传统车企中真的很少见,毕竟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本所在,在不到20万的价位中,把所有配置都给到消费者,零跑C11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得看零跑“自研自造”的能力了,只有自己的技术加上制造,才拥有了绝对的成本优势,才能造出大家都能买得起的好车。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超越BBA 这就是中国制造

在零跑C11之夜上市发布会后的专访上,零跑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CEO朱江明在谈到

“自研自造”时有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

“自研对成本的差异影响,就拿刚刚说的比较冷门的车灯举例。我们知道,作为上市公司的车灯生产制造商星宇,他们的毛利基本在15%-20%之间,10%-12%的净利。目前一套灯,卖给厂家是3000-4000元,新能源产品车灯相对更复杂些,C11一套灯在4000元左右。参考15%的毛利,那我们自研的话,就能节省600元左右。”

依靠着大量软硬件的自研自造,零跑科技以最低的毛利率打造最具性价比的产品力,也就是像车灯这样点滴的细节,对质量与成本的双重把控,才有了零跑C11上市时提出的“越级满配”产品。

用三分之一的价格,得到BBA级别配置的越级体验,从零跑C11上你能看到中国制造自研自造,以及对上下游产业链强大的整合能力。一台车动辄几万个零件,零跑仅用不到20万的价格实现了“满配”,达到了传统车企即使花三倍的成本也做不出的产品。在此之前,你可能仅仅感叹中国制造产品远销全球所带来的影响力,但看过零跑C11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集研发设计、上下游整合、成本控制于一体的制造业闭环,这也只有中国能做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