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2年生的金智英:做了全職媽媽後,喝杯9元咖啡的資格都沒有?1老公問:我養你,你失去了什麼?2“家務”上不了台面,得不到大家的認同3工作的意義不僅是賺錢,更在于讓自己獲得基本的尊重

作者:靜媽講故事

“我難道連喝一杯9元的咖啡的資格都沒有嗎?

就算是這杯咖啡90元又怎麼了,我花我老公賺來的錢礙着誰了?

他們憑什麼叫我媽蟲……。”

34歲的金智英向聚會完深夜回家的老公訴說時,都忘了自己一天沒吃飯。

原來她上午帶孩子在附近的公園曬太陽,趁着孩子在車裡睡了,就着正好的陽光,她美美地品着一杯咖啡。

不巧的是,被不遠處幾的個年輕人看見了。其中一個說,“我也好想用老公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閑晃……那個媽蟲,真好命。”

被人叫“媽蟲”簡直就是侮辱,金智英想回罵過去,自己的口齒又不伶俐,氣得說不出話,推孩子急急地走了。

自從她生了孩子後,為了帶孩子她辭了職,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生活、工作、夢想,卻成了别人口中的“米蟲”。這讓她很不爽。

生過孩子的女人都知道,孩子生了下來,就意味着自己要同原來的一切做切割。什麼愛好啦,聚會啦,逛街啦,朋友啦都離自己遠去,就像和以前的自己做一場無聲的告别。

而接下來孩子、老公成了自己的全部。

82年生的金智英:做了全職媽媽後,喝杯9元咖啡的資格都沒有?1老公問:我養你,你失去了什麼?2“家務”上不了台面,得不到大家的認同3工作的意義不僅是賺錢,更在于讓自己獲得基本的尊重

<h1 class="pgc-h-center-line">1老公問:我養你,你失去了什麼?</h1>

金智英說,是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僚、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

那麼,就找不到一種平衡?金智英找不到。

世間沒有兩全法,不是負了工作,就是負了娃。

而媽媽的被動無處安身。要工作,就背上“不顧孩子”的指責;要孩子,就戴上“媽蟲”的帽子,伸手向老公要錢花。

其中兩者總要選一個。如果選擇在家帶娃,還要冒着被老公嫌棄抛棄的風險。

金智英那個都不想放棄。她想工作,也想陪娃。而兩邊的父母都幫不上忙。

那時,丈夫說:“别擔心,我會養你的”。還說,“我會幫你給孩子換尿布、泡奶粉,帶孩子。”

聽着丈夫的誓言和體貼,金智英辭了職,安心在家帶娃。

事實是,老公的工資并不能滿足三口的生活需要,為了多拿點錢,加班成了正常。孩子就壓在她一個人身上。

按她的話來講,這是個不省心的孩子,隻要一沒人抱就哭個不停。金智英要抱着孩子做家務、上廁所,也要抱着孩子補覺。

兩個小時就要喂一次母乳,她沒法好好睡超過兩小時的覺。還要給孩子洗衣服,收拾家。

那段時間,金智英常常哭,身體真的吃不消。

直到胳膊擡不起來去看醫生,那個老醫生詢問後,說,“以前沒有洗衣機,沒有吸塵器。現在洗衣服有洗衣機,拖地有吸塵器,如今的女人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

言外之意,現在的女人太嬌氣。

金智英想說,“醫生以前要一份一份翻找患者病曆、手寫記錄和開處方,現在的醫生看着螢幕上顯示的病曆,點選着滑鼠。到底有什麼好辛苦的?”

誰累誰知道!其實,每個職業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都有它的辛苦之處。

全職媽媽的苦,不僅是累,而是累了那麼久,得不到認可和了解。

82年生的金智英:做了全職媽媽後,喝杯9元咖啡的資格都沒有?1老公問:我養你,你失去了什麼?2“家務”上不了台面,得不到大家的認同3工作的意義不僅是賺錢,更在于讓自己獲得基本的尊重

<h1 class="pgc-h-center-line">2“家務”上不了台面,得不到大家的認同</h1>

如果把全職媽媽作為一個需要付報酬的職業,每個全職媽媽掙的都不比男人少吧。

從情感和時間來說,世間沒有哪個職業需要一天24小時傾情投入,而媽媽照顧嬰兒需要。

從角色看,媽媽不僅隻是媽媽,還是孩子的保姆,家庭教師,心理醫生,丈夫的妻子等。

不僅管的是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家庭賣菜做飯,衛生的處理,孩子的作業輔導,還要重視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孝順兩家老人的問題也不能落下。

不禁要問,哪一個人能扛起這麼多角色?媽媽能。

從報酬來說,媽媽分文不取。那個行業不需要付報酬,而全職媽媽不僅沒有報酬,還要甘之如饴。

從勞動強度看,孩子病了。媽媽24小時不吃不睡的陪護着。孩子病好了,媽媽累的腰腿酸軟,身心疲憊,還要挺着。

從成果看,隻是,家庭整潔了。孩子在一天天長大,看似一切很平常而已。

這樣做,隻因為,是媽媽。

套用作家趙南柱說的一句話,“不論是多麼有能力,表現多麼優秀,隻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都免不了會帶來這些困擾”。

也就是說,這是每個媽媽都要面臨的問題。

全職媽媽的悲哀在于,不管你付出了多少,在家人眼裡,是本分内的事。而在别人眼裡就是花丈夫錢的“媽蟲”。

金智英向丈夫攤牌了,

“不要再說‘幫’我了?幫我做家務,幫我帶小孩,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

再說,要是我去工作,賺來的錢難道都隻花在我身上嗎?幹嗎說得好像是發善心幫别人做事一樣?”說白了,她要出去工作。

是的,婚姻裡不存在幫忙,隻需要分擔。

82年生的金智英:做了全職媽媽後,喝杯9元咖啡的資格都沒有?1老公問:我養你,你失去了什麼?2“家務”上不了台面,得不到大家的認同3工作的意義不僅是賺錢,更在于讓自己獲得基本的尊重

<h1 class="pgc-h-center-line">3工作的意義不僅是賺錢,更在于讓自己獲得基本的尊重</h1>

她已離開職場多年,與社會有了些脫節。她找了好多公司,都被拒絕。

最後,得到了一份賣冰激淩的工作。想到這份一眼看到頭的工作,埋沒了自己不錯的學曆,她猶豫了。

離開時,對方告訴她,“我也是大學畢業,生孩子後辭了職。”同時,好心地提醒,“回去思考一下,晚了這份工作也沒有了。”

幾天之後,她回到那家店一看,人滿了。工作又泡湯了。她沮喪的要命。

金智英病了。家人懷疑她被什麼附身了。她的病怪在,她随時扮演他人的身份說話,而且扮演的角色都是認識的人,就跟真的一樣,醒來後就什麼都不記得。

在中秋節的飯桌上,金智英發病了。她扮成了自己母親對公公說到,“親家公,有句話我不吐不快:隻有你們家人團聚很重要嗎?我們也是除了過節以外,沒有别的機會可以聚在一起好好看看孩子。

既然你們的女兒可以回娘家,那也應該讓我們的女兒回來才對。”公公還沒反應過來。

接着又對婆婆說,“哎呀,親家母,其實我們家智英每次過完這種大節日,都會全身酸痛呢,家務她一個人做,受不了的!”

全家人一臉懵逼。金智英卻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開始唱兒歌給女兒聽。

接下來,她的身份又變成了朋友對丈夫說,“代賢啊,智英有些心力交瘁,身體在漸漸恢複,心裡卻很焦慮。記得要經常對她說‘辛苦了’‘謝謝你’這些話。

說的丈夫點頭稱“是”,又不知是以然。

這樣的場面隔三差五就上演。事後,就和沒事一般。

丈夫拉着金智英看心理醫生。醫生給出的結果是,産後抑郁延伸到育兒抑郁所緻。

丈夫郁悶了,這個病什麼時候能好,醫生沒有說。

這是金智英的人生,也是女人自己的故事。我們是金智英,金智英是我們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