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油企“捕碳換油”隻是“看上去很美”?

作者:中國能源報

【高品質能源内容,點選右上角加'關注'】

油企“捕碳換油”隻是“看上去很美”?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标下,國内油氣企業低碳轉型步伐加快,積極開展碳減排關鍵技術研發和創新。除了提高能源使用率和開發清潔可再生能源外,油企變換角色當“捕手”,積極布局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業務。

目前,中石化已開啟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建設——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中海油攜手中國華能集團,就CCUS前沿技術等領域務實合作;中石油主導的新疆CCUS中心成為油氣行業氣候倡議組織(OGCI)在全球部署的首批5個CCUS産業促進中心之一。

“因具有減少整體減排成本、增加實作溫室氣體減排靈活性的潛力,CCUS不僅是目前碳減排的主要途徑之一,也是2060年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兜底技術。”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彭勃說,“但目前該技術還存在技術單元多、路線長、成本高等局限,亟待更多政策支援和技術研發與優化。”

降碳與上産一舉兩得

油企每項生産經營活動都會産生二氧化碳,是以,要實作減碳目标,必須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抵消,實作綠色生産。

為應對能源轉型對石油行業的沖擊,适應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國際石油公司都在探索現有業務的低碳轉型,重視并發展碳捕集與封存等相關技術,尤其注重創造規模經濟和降低成本。目前全球有26個CCS/CCUS項目在營運,二氧化碳捕集及埋存能力達4300萬噸/年,有近20個項目在建。

國内油企在尋找新的發力點,為實作減碳目标做貢獻的同時,還面臨着增儲上産、保障能源安全的雙重壓力。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分别達73.5%和42.0%,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降至近10年來最低點,增儲上産保障能源安全仍是首要任務。

降碳與上産是否相悖?“碳中和給油企帶來巨大壓力和挑戰,但也為傳統能源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彭勃說。

彭勃指出,CCUS技術中的二氧化碳驅油技術,将成為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器”,也将實作采油過程中對二氧化碳利用與封存的一體化處理。

根據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等項目評估,中國約有130億噸原油地質儲量适合二氧化碳驅油,可提高采收率15%,增加石油可采儲量19.2億噸,同時可封存約47-55億噸二氧化碳。CCUS不僅有利于提升油氣産業的經濟效益,更有助于緩解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所帶來的能源安全挑戰。

“目前國内新發現油藏田多為低滲透油藏,這種油藏很難開發,油田沉睡在細密的岩石裡,‘注不進水、采不出油’。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質恰好非常适合低滲透油藏開發,是将難動用儲量變為優質儲量的‘鑰匙’,可提高油田采收率10%至20%。”彭勃指出。

項目不少但規模有限

CCUS是油氣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突破口,油企從煉廠或自備電廠獲得二氧化碳,并運用到上遊油田開發,在其系統内就可“自行消化”。

近十年來,相關部門不斷加大CCUS技術發展的支援力度,先後設立了兩期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和三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其中二氧化碳驅油技術已多有應用。

例如,勝利油田在5個區塊開展技術應用,累計注入二氧化碳36萬噸,封存33萬噸,封存率達92%。目前,勝利油田适合二氧化碳驅油的低滲透油層儲量達9.12億噸,僅按10%的提采率來算,可實作增采9000萬噸,封存二氧化碳1.5億噸。

吉林油田則計劃“十四五”末驅油産量達到50萬噸以上。目前,吉林油田已相繼建成原始油藏、中高含水油藏、高含水小井距、水敏油藏、工業化應用5個二氧化碳驅油與埋存示範區,已累計埋存二氧化碳142萬噸,增産原油13.1萬噸。

但相對于水驅油和聚合物驅油技術,目前使用二氧化碳驅油的企業并不多,規模十分有限。

彭勃指出,在減碳目标下,低碳轉型成為企業必須踐行的行動,在此背景下,在“貴還是生存”之間如何選擇,對于油企來說并不困難。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預計,未來CCUS技術會出現巨大進步,深度脫碳将在2045-2050年左右開始,基于前期的技術積累和創新,屆時CCUS的機關減排成本可以大幅度下降。

“兜底”技術仍待更新

即使在捕集、運輸、利用和埋存等環節均有較為成熟的技術可以借鑒,但CCUS仍是一項新興産業,就整個産業鍊而言,目前還處在研發和示範階段。高成本和機制缺失是CCUS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也直接限制了二氧化碳驅油技術的應用規模。

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将額外增加140-600元/噸的二氧化碳減排運作成本。 "目前條件下,不同行業之間的成本分攤規則并不明朗。CCUS整個産業鍊條中,各産業環節間的減排責任、權利與義務需進一步梳理與明确,CCUS的成本的分擔、減排效益的分享機制需要政府引導、市場調節。" 彭勃說。

目前,美國出台的45Q條款最終法規(碳捕獲與封存稅收優惠政策)是針對碳捕獲與封存的一項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該政策從捕集端給予補貼,即按照捕獲與封存的碳氧化物數量計算一個抵免額,允許納稅人從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中進行抵免。但我國還沒有類似統一的标準和規範。”彭勃說。

另一方面,雖然二氧化碳驅油是目前比較好的CCUS用途,但驅油所用二氧化碳仍會有2/3回到地表,重新釋放到空氣中,CCUS技術仍需更新。

業内人士建議,國内油企可優先為捕集的二氧化碳提供市場并完善其運輸、使用與封存的基礎設施,包括油田提高采收率和地質封存所必須的二氧化碳輸送管道等基礎設施,以推動CCUS大規模示範和優化。此外,應在盆地邊緣靠近二氧化碳“源”和“彙”的重點區域開發全鍊條CCUS叢集,對先行實施部署、具有戰略性能源安全和氣候效益的項目給予獎勵。

*凡本網注明來源為“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所有文字、圖檔和音視訊資料,版權屬于中國能源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凡本網注明來源非“中國能源報/中國能源網”的作品,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