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判我有罪》:看上去很美的“醫者仁心”

作者:醜魚尼莫
《判我有罪》:看上去很美的“醫者仁心”

這幾天,有關醫療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魏則西案件驚魂未定,廣東又現殺醫事件,而大大小小的醫鬧更是不停襲來,驚厥着人們的視覺神經,心理防線。而且,類似的事件不僅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即使在大銀幕、小熒屏上,也不鮮見。比如,這部正在上映的《判我有罪》。

《判我有罪》主打暗黑風格,以黑色的筆調,揭露了當下甚為熱爆的醫療黑幕。尤為可貴的是,在揭露一樁樁醫療黑幕的同時,影片還對人心的貪婪,人性的堕落,給予了無情的鞭撻。就題材而言,醫療揭黑堪稱國産片的禁區,《判我有罪》的創新、立意可謂濯濯可見。而直擊現實,針砭時弊的現實主義批判色彩,在當下的國産影片中也是非常難得一見的。

醫事見人心,醫腐現貪性,《判我有罪》玩得不隻是簡簡單單的驚悚與懸疑,暗黑與荒誕。其對人性的深度剖白,對人心的重度解讀,都深現導演、編劇的不俗功力。而吳鎮宇、戴立忍、李昕芸等演技實力派的出色表演,也為影片加分不少。

這些年來,大銀幕、小熒屏上,其實也不乏有關醫療的影視作品。但這些作品大多以歌頌、贊揚的口吻,從正面角度反應醫療,這從清一色的“醫者仁心”類型化片名劇名就可窺見一二。

《判我有罪》反其道而行,将觸角伸入醫療事件,醫療貪腐的背後,深掘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醜,上演了一幕幕正義與邪惡的對抗與較量。影片沒有刻意誇大醫腐醫貪,也沒有着意抹殺醫者仁心。隻不過,在角度上,更加偏向現實存在且越演越烈的醫療貪腐。

如果你天天留意網絡社會新聞,少看點新聞聯播,你就會發現,其實,《判我有罪》揭露的醫療貪腐根本算不上驚心動魄。200多萬的貪腐數字,或許遠比上現實生活中大貪官的一個小零頭。但我還是要為《判我有罪》鼓掌、喝彩。畢竟,其犀利的鏡頭語言,黑色的影像風格,在大衆化、扁平化的電影市場中是難得一見的。其對魂靈深處的呐喊與矯正,也不僅僅隻限于醫療領域。醫者現仁心,醫事見人性,這或許才是《判我有罪》所揭示的醫療原罪背後,所該體悟、感驗的深刻主題。

褪去《判我有罪》的醫療外衣和醫事背景,影片對人性的剖白,對人心的解讀其實是可以用在很多方方面面的。人一向都擁有兩面性,即真善美、假惡醜。但是,面對權、欲、财、色的誘惑,我們該如何放大自己真善美的這一面,而遏制甚至消弭消解假惡醜的另一面,這對很多人而言都堪稱難題。這是一個鬥争的過程,是一次接受考驗的過程,過關與否,往往決定自自我的本心,與自己接觸的人或事,接受的教育水準,也包括自己生活的大小環境。“判我有罪”是一次呐喊,是一次呼救,是原罪後的一次自我洗滌與剖白。敢于如此呐喊且正視自己的人,必須為她送上一個大寫的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