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悍将賴文鴻:打敗過鮑超,拒絕降清力戰而亡

說起湘軍悍将,大家很容易想到鮑超,他一生戰鬥500餘次,身受108處傷,卻從未遭遇失敗,可謂是常勝将軍。有些人甚至說,陳玉成、李秀成一看到鮑超“霆軍”的旗幟,立刻繞道走,一點脾氣都沒有。那麼,鮑超果真這麼厲害嗎?自然不是,赤崗嶺之戰,鮑超、曾國荃麾下兵馬一萬多,劉玱琳隻有1000餘人,但湘軍正面攻堅屢次失敗。

太平天國陣營,有人可以擊敗鮑超,此人就是賴文鴻。甯國之戰時,鮑超主動發起進攻,損失了幾位大将,後退守城内。1864年8月,賴文鴻掩護幼天王洪天貴福突圍,在湖州與數萬湘軍、淮軍厮殺,不幸被槍炮擊中,戰死沙場。

太平軍悍将賴文鴻:打敗過鮑超,拒絕降清力戰而亡

賴文鴻,廣東嘉應州人,遵王賴文光弟弟,洪秀全夫人賴蓮英的堂弟,是太平天國著名将領。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發動起義,賴文光、賴文鴻兄弟在此前便從廣東前來投奔姐夫,一起參加起義。此時,賴文鴻地位一般,隸屬于韋昌輝帳下。

1853年6月,太平軍西征,韋俊是前鋒大将之一,賴文鴻追随他征戰武昌,兩次奪取城池,立下大功。1856年初,湘軍悍将羅澤南率兵攻打武昌,賴文鴻率兵與之交戰,引誘其追擊。結果,太平軍在城門附近埋伏,擊斃了羅澤南。

羅澤南,曾國藩的鐵杆兄弟,也是湘軍頭号悍将,地位顯赫。羅澤南陣亡後,湖北巡撫胡林翼不敢輕易攻打武昌,轉而采取圍困戰術,打消耗戰。如此,武昌局勢穩定,暫無壓力。

太平軍悍将賴文鴻:打敗過鮑超,拒絕降清力戰而亡

韋俊鎮守武昌,時刻威脅湘軍後方,曾國藩、胡林翼等湘軍統帥深感不安,卻又無可奈何。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東王、北王死于内鬥,石達開又帶兵外出單幹,太平天國元氣大傷。如此,湘軍再次轉入進攻,但依然無法奪取武昌城池,湘軍士兵傷亡慘重。

天京事變爆發後,因為哥哥韋昌輝濫殺無辜,韋俊處境非常艱難。此時,清軍圍攻武昌,天王洪秀全不信任,太平軍将領不了解,沒人願意增援武昌。糧草斷絕後,韋俊隻能帶着賴文鴻等人連夜突圍,儲存有生力量。

韋俊突圍後,麻煩很快就來了。1858年底,楊輔清脫離石達開,再次回到太平天國陣營。洪秀全非常高興,授予楊輔清“中軍主将”職位,并派他去皖南地區作戰,轄區與韋俊重疊。

太平軍悍将賴文鴻:打敗過鮑超,拒絕降清力戰而亡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楊輔清經常挑釁韋俊,雙方士兵多次摩擦。對此,韋俊決定避開鋒芒,帶着黃文金、賴文鴻、劉官芳、古隆賢、胡鼎文等悍将去江北投奔李秀成。誰知,陳玉成居然封鎖長江,楊輔清從背後跟蹤,雙方在和州地界大打出手,再次陷入内鬥。

“和州事件”後,韋俊非常冒火,便投降清朝,以求活路。主帥投降,賴文鴻也跟着投降,但很快就“醒悟”,再次投奔太平天國。韋俊要攻取蕪湖,作為投降湘軍的見面禮,但賴文鴻等人半路“酒醒”,不願對同伴下手。

賴文鴻、劉官芳、黃文金等拒絕投降,并聯手楊輔清,收複池州。此後,賴文鴻基本都是在皖南作戰,守住天京的西大門,但跟楊輔清關系不好,經常鬧沖突。

太平軍悍将賴文鴻:打敗過鮑超,拒絕降清力戰而亡

皖南地區很窮,太平軍給養出現問題,各位将領隻能自己想辦法解決。賴文鴻攻取甯國,斬殺提督周天受,威震一時。但是,楊輔清是“中軍主将”,他是名義上的統帥。甯國是賴文鴻打下的,楊輔清卻派人來“接收”,雙方出現摩擦,賴文鴻實力比較弱,隻能撤離。

楊輔清“不講武德”,但賴文鴻還是很講義氣。1862年,曾國藩攻打天京,并派鮑超征讨皖南,掩護湘軍後路。湘軍攻打皖南,因保王童容海叛變,甯國再次陷落。甯國,皖南戰略要地,不容有失,賴文鴻再次攻打甯國。

太平軍攻打甯國,曾國藩讓鮑超火速增援,入城協助防守。次日,雙方在城外大戰,湘軍慘敗,7位将領陣亡。史載:“鮑超馳至,入城助守,次日,戰于城外,三王陣斬參将羅國才、馬得勝,遊擊譚勝連、周應成、李大海,都司許秋盛、李洪興等。”

太平軍悍将賴文鴻:打敗過鮑超,拒絕降清力戰而亡

甯國之戰,鮑超被打敗,“霆軍”也并非不可戰勝。當然,賴文鴻等人隻是暫時勝利而已,太平軍缺乏武器、彈藥、糧草,湘軍則糧草充足。多次厮殺後,鮑超守住了甯國,賴文鴻隻能撤兵去尋找食物,但“霆軍”并未追擊。

能夠擊敗鮑超一次,賴文鴻的确不簡單,但依然無法挽回頹勢。不久,賴文鴻的鐵杆搭檔古隆賢率8萬兵馬投降清朝,皖南局勢更加危急。此時,古隆賢建議賴文鴻投降,鮑超也同意接收,但賴文鴻拒絕,他依然忠于太平天國。

1864年7月,湘軍攻克天京,幼天王逃到湖州。8月,湘軍、淮軍攻打湖州,黃文金掩護幼主突圍,賴文鴻則負責斷後。厮殺後,賴文鴻不幸被炮彈擊中,陣亡沙場。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