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然(182年—249年),原名施然,字義封,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将,毗陵侯朱治得外甥。對于朱然這位名将,在漢末三國時期立下了赫赫戰功,也即擁有非常精彩的事迹。不過,在羅貫中的筆下,朱然卻成為趙雲這位名将的背景闆。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呂蒙白衣渡江取荊州,朱然協助潘璋捉住了關羽。黃武元年,劉備兵伐東吳,朱然與孫桓抵抗劉備大軍。後又參加夷陵戰役,追擊劉備,被來接應的趙雲一槍刺死。是以,非常明顯的是,因為《三國演義》的抹黑,這讓我們認為朱然隻是一位普通的武将,甚至可以說是無名之輩。畢竟,在《三國演義》中,被趙雲消滅的武将實在太多了。

但是,實際上,在《三國志》等正史中,朱然這位武将的成績和能力,是完全不輸趙雲的。比如《三國志》的作者陳壽曾評價道:朱然、朱桓以勇烈着聞。而呂蒙在表示:朱然膽守有餘,愚以為可任。凡此種種,都是對朱然的肯定和贊揚。以下,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正史中的朱然。
一
首先,朱然原本名為施然。興平元年(194年),當時朱治未有子嗣,于是請求孫策把朱治的姐姐的兒子施然(時年十三歲)作為子嗣。在孫策的安排之下,施然遂改姓朱。建安五年(200年),朱然曾經和孫權一同讀書學習,友情頗深。孫權承繼孫策統領江東,任命朱然為餘姚的縣令。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出兵濡須口,朱然在大塢及三關屯備軍,被拜為偏将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偏将軍可以說是武将的門檻,比如關羽、張遼等名将,都曾擔任過偏将軍這一官職。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在襄樊之戰中,關羽俘獲了于禁的數萬大軍。于是,關羽讬以糧乏,擅取湘關米。也即因為突然多了數萬大軍,關羽的糧草供應比較緊張,進而擅自拿走了東吳的糧草。而這,自然給了孫權偷襲荊州的理由。在此背景下,孫權派遣朱然跟随呂蒙讨伐關羽。朱然與潘璋在臨沮截擊關羽,擒關羽、關平、趙累。遷昭武将軍,封西安鄉侯。呂蒙去世後,孫權以符節假朱然,鎮守江陵。對于呂蒙來說,在臨終之際向孫權推薦了朱然。雖然我們常說陸遜接替了呂蒙,不過,實際上,在呂蒙去世後,朱然承擔了鎮守荊州的重任。彼時,荊州不僅存在需要安撫原先關羽麾下勢力的問題,還需要防備蜀漢和曹魏的進攻,也即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二
黃武元年(222年),劉備東征,攻打宜都,朱然督領五千人與陸遜合共五萬人抗擊劉備,與陸遜、韓當在涿鄉大破劉備,朱然攻破劉備前鋒,截斷劉備後路,劉備于是敗走,退還白帝。拜征北将軍,封永安侯。對于三國時期著名的夷陵之戰,讓我們記住了陸遜這位名将。不過,就朱然來說,同樣在夷陵之戰中立下了大功,成為陸遜大破劉備的重要助力。在夷陵之戰後,朱然沒有膨脹,而是提醒孫權需要當心曹丕。在朱然看來,曹丕不斷調動兵馬,表面上是幫助我們讨伐劉備,實則上是懷有奸心的,應該謹慎決定計策,召還大軍。沒過多久,魏軍果然出擊,東吳迎來了更加艱巨的考驗。
黃武二年(223年),魏國派遣曹真、夏侯尚、張郃等将攻打江陵,連建數個軍營圍城,曹丕甚至親自到宛城駐守,為其作援。孫權派遣孫盛率領一萬人在州上防備,建立圍塢,作為朱然的外部救援部隊。在這場戰役中,雖然朱然被重重包圍,在兵力上更是處在了絕對的劣勢。但是,朱然還是成功守住了兵家必争的江陵,夏侯尚等人未能攻克江陵,于是撤走攻城部隊退軍。朱然是以戰威名震撼曹魏,也即朱然成功擊退了曹丕派出的大軍,進而被改封為當陽侯。
三
黃武六年(227年),孫權派遣朱然等将率領二萬人圍攻江夏郡,為胡質擊退。同年,孫權親自率領軍隊進攻石陽,退軍的時候,潘璋斷後。夜晚的時候軍隊出現錯亂,敵軍追擊潘璋,潘璋不能抵擋。朱然馬上回軍助潘璋拒敵,使得前軍船艦退得足夠遠,随後再引軍撤退。雖然在這場戰役中,東吳大軍幾乎一無所獲,甚至損兵折将。但是,在一年之後的石亭之戰,東吳取得了又一次重大勝利。黃武七年(228年),曹休舉軍入皖,朱然在上遊,牽制曹休後方,呼應陸遜大軍,陸遜得以大破曹休。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這場戰役的勝利,直接奠定了孫權稱帝的基礎。
到了公元229年,孫權正式登基稱帝,這意味着魏蜀吳三國的君主,都稱皇帝了。在孫權稱帝時,自然要犒賞跟随自己多年的文臣武将。其中,朱然被拜為車騎将軍、右護軍,領兖州牧。在漢末三國時期,車騎将軍僅次于大司馬、大将軍、骠騎将軍,已經是步入巅峰的武将官職了。比如劉備建立蜀漢的時候,就冊封張飛為車騎将軍。赤烏四年(241年),朱然、孫倫率領五萬士兵圍攻樊城,朱然用朱異之計攻破樊城外圍。後來司馬懿率軍抵擋,朱然最後退軍。
四
最後,到了赤烏十年(247年),諸葛瑾、步骘都已經逝世,雖然諸葛融、步協分别繼承父親職務,但孫權依然任命朱然作為大督。此時陸遜也已經逝世,功臣名将仍然在世得隻剩下朱然,是以待遇無比隆重。然而,朱然此年開始寝疾。赤烏十二年(249年),朱然病情日漸嚴重,孫權日間減少膳食,晚上為之失眠,派去送給朱然的藥物和食物的使者相望于道(稍後派的使者都能望見先前的使者)。對此,在筆者看來,在朱然之前,呂蒙這位名将病重之際,也有類似的待遇。
對于古代曆史上的名将,這樣的待遇無疑是自身能力、地位的重要展現,也即可以稱之為國之棟梁了。赤烏十二年(249年)三月,朱然病逝,年六十八歲。孫權素服舉哀,為之感恸。子施績嗣。總的來說,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東吳的将領朱然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在夷陵之戰中,他率軍追擊劉備,結果被趕來接應的趙雲一槍刺死。其實,曆史上的朱然非常厲害,是一位被人們忽視的東吳名将,他曾經參與生擒關羽的戰鬥,後來更是擊敗曹魏四員名将,威震天下,完全可以媲美蜀漢五虎上将和曹魏五子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