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紅樓夢的夥伴兒都知道,劉外婆是整本紅樓夢中穿針引線的人物,通過劉外婆的視角帶着我們看到了榮國府表面的一派榮華繁盛至落敗的景象。
她本來守着兩畝薄田度日,膝下僅有一女,因女兒女婿忙于生計,是以被接到女兒家中照顧外孫。
話說一個農村老婦人是如何獲得高門大戶的青睐并且過上了小康生活,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h1 class="pgc-h-arrow-right">1. 深陷生活的泥潭,卻從未退縮。</h1>
因為家中貧窮,過冬的糧食都沒有,女婿狗兒在家喝悶酒撒氣,劉外婆給他出主意讓他去長安城走動走動。“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些機會,也未可知”。
原來這狗兒的祖父曾經和鳳姐的祖父一同為官,又都姓王,是以連了宗。到狗兒父親這一輩家業已經蕭條,再到狗兒日子過得更加艱難。
聽劉外婆這麼一說,狗兒有些心動,但兩口子都舍不下臉面,隻推讓劉外婆帶着外孫闆兒前去。劉外婆想着家裡這種情況,就厚着臉皮去碰一碰,就算沒有銀子去見見世面也好。
劉外婆去榮國府,想要拜見所謂“真佛”是艱難的。先是受到看門奴的耍弄,再後是向周瑞家的陪笑請托,繼又向平兒請安,然後又守候了好一陣,這才得見鳳姐,甚至連王夫人的面都沒見到。
扭捏着向鳳姐說明了囧境,得了二十兩銀子并一吊錢回家,解決了家裡的經濟危機。
劉外婆舍下臉面,敢于走出去尋求幫助,才得以讓一家人擺脫了生活的窘境。
正所謂有舍才有得,如果面對困難總是逃避,怨天尤人,就算别人想幫你也抓不住你的手。是以遇到困境要學位主動出擊,尋找解決的辦法。
<h1 class="pgc-h-arrow-right">2.處事圓滑</h1>
劉外婆能夠獲得鳳姐的資助,少不了一個關鍵人物的搭橋牽線,那就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作為太太的陪房是有些臉面的,先是找到鳳姐的心腹平兒講明了劉外婆的情況,而後又在鳳姐面前竭力幫劉外婆說好話,鼓勵她開口講明來意。
這一切劉外婆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是以得了鳳姐的銀子,對周瑞家的千恩萬謝并拿出一塊給周瑞家的作為答謝,周瑞家雖然是奴才,但自己家也是有雇下人伺候的,哪裡會把這點銀子放在眼裡。
但是這個給的舉動非常好,證明沒有白幫你這個人,正所謂“幫你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
人家收不收是人家的事,你給不給是你的心意,也讓人家知道你不是一個白眼狼,至少從心裡來說是開心的。這就為後面周瑞家的幫忙二次傳話留下了好印象。
<h1 class="pgc-h-arrow-right">3.知恩圖報</h1>
第二次看到劉外婆進榮國府,按照以前的刻闆印象,我還以為又是來打秋風的呢。當然是我狹隘了。
原來劉外婆是給大家送東西來的。家裡的蔬菜瓜果剛摘下來,還沒賣就先大袋小袋扛去賈府給衆人嘗鮮。了解農村生活的都知道,大多農家打了稻子或者新鮮的瓜果菜蔬都會先拿到集市上換錢的。
得了别人的好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回報别人,這樣的人怎麼能不受大家喜歡呢?盡管這些瓜果對于賈家來說算不得什麼,但是更難得的是這一片赤誠的心意。
如果說第一次進榮國府受到的是大家的鄙視和不尊重,那麼這一次應該是獲得了部分人的好感的。這外婆樸實真誠,也讓大家逐漸改變了對她的印象。
也正是因為劉外婆的知恩圖報,鳳姐還破天荒留她歇上一夜,想她上次來也不過隻吃了頓飯。
在現實生活中也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還是要有回報的,不管是金錢或者情感上,單方面付出的人都會很累,久而久之就淡去了。是以知恩圖報的人更值得深交,這一點在後來賈家敗落之際就可看盡全貌。
<h1 class="pgc-h-arrow-right">4. 情商高,會說話</h1>
周瑞家的給鳳姐傳話劉外婆來了,正好被賈母聽到,賈母上了年紀正想找一位積古的老人家說話,是以請劉外婆過去相見。
接下來的情節算是劉外婆的高光時刻了,在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劉外婆身上有很多人際智慧,最重要的就展現在她的說話上面,她對每個人說的話都不一樣,但是都能讓别人喜歡她,願意跟她交流。
比如,賈母說:“我老了,都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聾,記性也沒了”。是以親戚朋友一來,我都不見,日常生活就是能吃得吃幾口,睡一覺,悶了就和孫子孫女玩笑一回就完了。
劉外婆說道:“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們想這麼着也不能”。
劉外婆的話就很好地取悅了賈母,賈母也很享受這樣的兒孫繞膝的生活,但是有個人把心裡話講出來感覺就完全不一樣,對比年紀比賈母還大幾歲的劉外婆,一個因困苦求助别家經濟才稍微好轉,更襯托賈母确實是享福了。
再比如,劉外婆給衆人講故事(其實是信口開合,嘿嘿)。說一個大雪天,有人神神秘秘來偷柴草,大家都在猜這個人是誰,原來是個十七八歲的漂亮姑娘。大家有沒有發現劉外婆很厲害,深谙講故事的精髓。
就好像你在上面講故事,下面的人聽得聚精會神,要麼故事新奇,要麼自己和故事裡的人物有共情,而劉外婆巧妙地運用了這兩點。因為滿屋子都是漂亮的十幾歲姑娘,講到和自己相關的,那當然會認真聽了。
卻沒想到,一場大火把衆人從故事中拉回了現實。即使火被及時撲滅,但是衆人興緻已失去了大半,而且上了年紀的人很容易迷信,覺得是講到抽柴是以引來了大火。
但是沒關系,我們的外婆馬上力挽狂瀾,故事二說來就來。這次說的是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奶奶孫子死了,後來誠心念佛感動了觀音菩薩,重得了一個大胖孫子。可見神佛是有的。
這一回的故事就很好地合了兩個人的心事。首先就是王夫人,本來有一個很優秀的長子,卻英年早逝,後來好不容易得了寶玉,是以整日吃齋念佛還願。王夫人都聽入神了,這裡她應該是找到了共鳴,長子的死讓他痛心,寶玉的到來讓她看到了希望。劉外婆的故事讓她得到安慰。是以這也是為什麼劉外婆走的時候王夫人還大方給了一百兩銀子。
賈母就更不必說了,誰都知道寶玉是被她捧在手心裡長大的,故事裡新得的孫子可不就是寶玉嗎。最重要的是還講到了九十多歲的老人家,當時賈母才七十出頭,能夠活到九十多那就是長壽了,試問哪個老人家聽了不高興呢?
當然諸如此類的片段還有很多很多,就不在此一一列舉。有興趣的夥伴兒可以去細看三十九到四十一回。
<h1 class="pgc-h-arrow-right">5. 風趣幽默</h1>
“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擡頭”,大多數看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這句就是我們外婆的成名金句,讓衆人都笑岔了氣。
還有鳳姐捉弄外婆一會用金筷子一會用銀筷子,導緻外婆夾不起菜,索性用手。鳳姐說:“銀筷子好,要是菜裡有毒還能試出來”。劉外婆道:“這個菜裡要是有毒,那我們那菜都成了砒霜了。哪怕毒死了也要吃盡了”。
本來鳳姐講到試毒其實是件比較敏感又嚴肅的事情,但是到了我們外婆這裡直接就換了風格,不僅緩和了氣氛還達到了贊美的效果。
鳳姐給劉外婆打扮,給她橫三豎四地插了一頭的花。衆人都笑得了不得。劉外婆笑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衆人都笑道:“你還不拔下來摔到他臉上呢,把你打扮得成了個老妖精了!”。劉外婆笑道:“我雖老了,年輕時也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個老風流才好”。
要是換了心胸狹窄的人,早不知氣了多少回了。可見這位老太太真是睿智,通過這樣的玩笑不僅帶給了别人歡樂也成功化解了自己的囧境,順利融入了賈府這個大團體。更是成為了大家的快樂源泉。這樣的外婆很難不圈粉啊!
<h1 class="pgc-h-arrow-right">6.适應環境的能力</h1>
我們看到劉外婆第一次進賈府,是很小心翼翼的,生怕行差踏錯,但是慢慢你會發現她融入環境的能力非常強。
賈母帶着她逛園子,她大大方方得逛起來,還評價起來,這園子比年畫上的還強十倍。賈母随即讓會畫畫的惜春給她畫一幅帶回去。
後來一路逛園子還去了幾位主角的屋子中途休息,外婆也對各自的屋子表達了自己的感受,說滿屋子的東西都隻好看,越看越舍不得離開,這已經漸漸放松就像真正在親戚朋友家做客,不再有前面的拘謹,再到後面竟然還行起酒令,并且朗朗上口十分契合,和之前那個小心翼翼的外婆判若兩人。最後還喝醉了酒讓寶玉的屋子遭了一回劫。
這些都說明這位老人家的适應能力非同一般,隻有對環境适應了的人才會放松,然後表現出最佳的狀态。如果我們去到某個陌生的地方能夠有快速适應的能力,做起事來肯定更加得心應手。
果然後面劉外婆确實憑借自己的智慧獲得了賈府上下的一緻好評,想起她來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容。
第二次進賈府确實拿到了不少銀子和物什回家,從後面因解救鳳姐女兒巧姐而變賣田産家當看來,劉外婆一家其實已經過上了小康生活。
從家裡揭不開鍋到小康生活,完全靠别人資助,我覺得還是達不到的,畢竟别人能幫一時幫不了一世,最重要還是要靠自己去經營。
具備了這麼多優秀品質的外婆我相信她的生活智慧足以讓她把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能夠把一手爛牌打得如此精彩,外婆一身的智慧都值得我們學習。
我觀察得還不夠,大家有喜歡的還可以仔細去閱讀原文哦。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可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