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作者:史論

2010年6月,日本單方面要求重新劃分台日之間的“防空識别區”,即要将位于蘇澳正東方60海裡的與那國島“防空識别區”界限由東經123度向西調整至124度。

其意圖主要是為2015年在釣魚島海域進行海底熱水礦床勘測做準備,妄圖侵占釣魚島,與中國挑戰在西太平洋的海洋主權。

其實,還有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曆史,中日雙方曾因釣魚島幾乎兵戎相見。1990年,面對日方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騷擾行為,台軍制定了“漢疆計劃”,決定以武力攻占釣魚島,宣誓主權。

“漢疆計劃”在制定之初聲勢浩大、每個環節部署詳細,可還沒等實施,就夭折在搖籃裡了。那麼,“漢疆計劃”的内容到底是怎樣的呢?最終為何沒有真正執行呢?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秘密任務,漢疆演習</h1>

1990年,我國兩岸三地的群衆以及漁船頻繁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船隻的驅離。面對這樣的騷擾,當時的台灣“總統”李登輝不僅沒有第一時間采取應對措施,反倒是準備廢棄位于蘇澳外海、對台灣非常重要的台軍R17海軍聯訓靶區。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此舉一出,引起了社會公衆的強烈不滿,在衆人眼中,李登輝此舉無疑是将西太平洋内相關海域的海空控制權轉交給了日本。一時間,保釣聲潮高漲。

面對社會公衆的輿論壓力,台灣不得不引起重視。于是,台軍第一時間行動了起來,開始制定計劃,準備派出軍隊強行登上釣魚島,拆除島内所有日本設立的建築物,以此向世界宣誓釣魚島的歸屬權。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一開始,台軍将這次計劃起名為“捍疆計劃”,然而因為“捍”與“漢”同音,外界不知情的群衆極易将其誤解成為“漢光演習”的一部分。但後來因為計劃沒有成功實施,為了降低軍事敏感度,台軍真的将其改名成為“漢疆計劃”。

就這樣,“漢疆計劃”就此拉開了序幕。為了確定整個計劃的私密性,台灣政府防護部門還根據行政主管機關的授權,組建了獨立的應變小組,并讓當時的“行政院長”郝伯村負責整個軍事計劃的制定、籌備以及實施。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這樣一來,郝伯村行事更加友善了,他第一時間躍過“國防部長”與“參謀總長”,直接電告“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以及作戰參謀次長室,請求立即執行這一計劃。

不久後,台陸軍獨立62旅步兵4營45連連長關志德,突然接到來自“國防部”一道極為特殊的指令:要求他們加強訓練,随時做好登陸戰的準備。這個簡單的指令,卻透露出了非比尋常的意味。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首先,這條指令并沒有指明具體的登陸地點;其次,這是“國防部”直接下達的指令,中間越過了無數層級與機關,且就在這道指令釋出之後,45連便被轉為了“國防部”的直屬管轄。

不僅如此,作為連長,關志德還接到了特殊的要求:必須對上對下嚴格保密,第一時間帶領連隊完成轉移,確定與其他部隊隔離;這段時間内,限制45連所有戰士與外界的通訊,必須随時全副武裝,即便是吃飯、洗澡、上廁所也都要共進退。

就這樣,45連瞬間如同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在了外界的視線中。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除此之外,為了配合45連的行動,海軍陸戰隊特勤隊其實也是一直整裝待發的。

據一位退役軍官回憶到:

“通常情況下,空特執行任務的情況有三類,第一類是完成任務後順利安返;第二類是未曾登島便受阻退回;最後一類則是登島部隊無法順利退回,此時就需要海陸特勤隊從海上支援,甚至極端情況下還要利用夜間、破曉時間段進行制空掩護。

是以,海陸特勤隊在這次計劃中同樣至關重要。”

整個計劃籌備期間,陸軍26架UH-IH直升機都一直處于待命狀态,其中4架一直停放在蘇澳中正軍港中,每到夜間,飛行員們便會練習起落。為了模拟作戰環境,飛機的機艙内都堆滿了沙包,用以模拟飛機滿員的狀态。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此外,這些飛機在飛行過程中,不允許打開夜航燈。軍港與港區貨櫃場内本就有大量的高燈架,飛行員們還要確定在無夜航燈的輔助下躲避所有障礙物,其難度之高可以想象。

據悉,當時台灣海軍的多艘戰鬥艦艇也形成戰鬥隊形長期待命于相關水域,還派出了一艘LST坦克登陸艦一直在這一海域内巡航,充當戰鬥前哨。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留下遺書,視死如歸</h1>

相信直至今日,參加過“漢疆計劃”的任何一個士兵都還記得那段日子發生的點點滴滴。

鬥人員甄選的時候,凡是家中的獨生子女或是已婚者都直接被排除在外了。所有參與計劃的士兵都早已抱着視死如歸的心态,甚至那段時間,互相之間打招呼都說的是“忠烈祠見”。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2006年,台灣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退役的士官長劉慶和,曾回憶這次行動前的細節說:

“當時,據營長所說,其實我們并沒有計劃要占領下釣魚島,這次計劃的根本目的隻是為了清除島上的日方建築物。在行政院長郝伯村下達完任務之後,所有接到指令的人都做足了犧牲的準備,大家甚至連遺書都已經準備好了。”

其實,在當年的10月31日之後,45連的所有隊員便開始乘坐直升機加緊訓練。

為了加強保密性,所有參與作戰的人員必須将肩章、名牌等一切能夠識别身份的物品全部抛棄掉,就連使用的槍支也必須銷毀編号,這樣一來,假設真的出了事情,台灣當局也有理由對外否認這支部隊。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但是,雖然上級并沒有直接指出此次任務的具體目的,可大家平日裡訓練都是直接将釣魚島當做模拟地形,加之那時候外界“保釣”氛圍高漲,不用明說,大家心裡都略知一二,也都知曉這次行動的危險性。

在這樣悲壯的氛圍之下,從旁監督訓練的官員動了恻隐之心,偷偷給隊員們發了油性筆,讓他們在各自的衣物内側寫下姓名,這樣即便身體被炮火擊碎了,還能知曉屍身究竟是誰的。

此外,所有參與作戰的士兵在行動前都留下了遺書,并各自剪下一塊指甲給長官代為保管。若是最終這些士兵真的戰死沙場,那麼他們的指甲便代替骨灰供奉在忠烈祠中。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那段時間裡,所有的官兵隻需負責操練戰士,作戰的其他準備都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準備,所有人各司其職,互不過問對方的任務内容,他們将保密效果做到了極緻。

“當時在營裡,我負責掌管所有的彈藥。是以那段時間裡,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整理彈藥,也沒有任何的幫手。營長讓我把批号最新的彈藥全部整理出來,尤其是美制彈藥,因為士兵們在作戰的時候,使用美制彈藥,才不容易卡彈。”劉慶和這樣說。

劉慶和還在這次采訪中講出了一段外界從未知曉的事:

“那時候,聽長官說,釣魚島與基隆隻有102海裡的距離。計劃執行之前,不僅台灣的潛艇早已駛入附近監視,就連中共軍方也有所耳聞,并派出了軍艦為我們壯膽。若是當年計劃真的執行了,未必不能成功!”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人作梗,計劃夭折</h1>

1990年11月5日淩晨,在“行政院長”郝伯村的一聲令下,45連的戰士們每人攜帶120發子彈、4枚手榴彈和一些炸藥,在夜色的籠蓋下,悄悄乘坐8架直升機出發了。他們此行的要求便是在一刻鐘内摧毀島中所有日方建築,宣誓釣魚島的主權。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作戰機隊在海上接到了指令,要求所有士兵立即原地返航,任務取消。回到訓練基地後,戰士們身上所有的武器裝備一時間全被收走,并當場簽署了保密協定書。“漢疆計劃”在行動前的最後一刻夭折在了搖籃裡。

任務結束後,士兵們又回歸到平常的軍隊訓練中,直至他們退役,都沒有人知曉當年計劃突然終止的根本原因。

直至後來,馬英九在接受香港《亞洲周刊》采訪的時候,才首次揭露出真相:當年,是李登輝在最後關頭打電話制止了這一行動。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當年,李登輝作為台灣地區的上司人,與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郝伯村一直就占領釣魚島、宣誓國家主權這一問題有不同的意見。

郝伯村認為,為了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武力奪島至關重要;可李登輝卻認為,就憑當時台灣軍隊的實力,根本打不過日本。

于是,1990年11月5日上午,李登輝罕見地主動打電話給“行政院長”郝伯村,以最為強硬的口吻要求停止作戰計劃,他在電話裡說到,“釣魚島是籌碼!不是戰場!”這通電話打完,便标志着台防務部門精心策劃的“漢疆計劃”無奈夭折了。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事件發生幾年之後,當時45連的輔導長楊立,在退伍之後還與身邊的人提到這一計劃,大家都不相信。時間長了,連他自己也開始懷疑這個事情的真實性,以為是自己記憶錯亂了。

直至十幾年之後,他在接受軍事記者采訪的時候,再次提起了這個事情,記者得知後四處搜證,才得到了證明。

楊立還曾對外透露過,“漢疆計劃”其實造成的後果十分嚴重。因為這一計劃,李登輝對郝伯村積壓了太多不滿,也正因為郝伯村直接越級指揮軍隊,這才使得李登輝下定了決心勢必在軍中排除郝伯村。

1990年,台軍拟攻占釣魚島,李登輝作梗未施行秘密任務,漢疆演習留下遺書,視死如歸一人作梗,計劃夭折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如今,“漢疆計劃”已經過去了三十年有餘,此時再去回顧這一計劃,回顧這段深埋在時代裡的曆史秘聞,若是當年這一計劃真的執行起來,那又将是怎樣的故事呢?

楊立在接受采訪時曾指出,這一事件過了很多年再去衡量,其實當時還是有很多漏洞的,若是真的執行了,有極大的可能會出事。

雖然作為官兵的他也訓練戰士,但他們也隻是棋子,并不了解上級組織的種種考量,這種情況下各部門的配合必然存在漏洞。

“漢疆計劃”最終未曾實施,但相信如今了解了這段曆史的我們,也會被當時将士們的勇氣所感動、敬佩他們的滿腔熱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