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蔣家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蔣介石,蔣經國二人,的确這兩個人可以說是雄才大略,蔣家在他們手裡發展到了頂峰,但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蔣家的第三代裡,也有這麼一号人物,才識并不下于這二人。
隻是一些特殊的原因,讓此人年紀輕輕就離開了台灣遠赴加拿大,過早的告别了政壇,否則說不定也會成為一顆政治明星。

此人就是蔣介石的孫子,蔣經國的三子蔣孝勇。
蔣孝勇1948年10月出生于上海,此時的國民黨已經是窮途末路,形勢非常不利,出生後不久,蔣孝勇就跟随家人撤退到了台灣。
應該說蔣孝勇的童年正處于和平年代,并沒有經曆過戰争,可奇怪的是年幼的他偏偏喜歡舞槍弄棒,整日裡上蹿下跳非常活潑。
雖然蔣孝勇兒時也非常調皮,但他有一個兩個哥哥都不具備的優點,那就是孝順,會讨長輩歡心,
尤其是蔣介石和宋美齡更是被這個小家夥摸準了脈,蔣孝勇俨然成了他們的開心果。
蔣家上上下下全都知道,蔣介石夫婦哪怕遇到再不開心的事,隻要蔣孝勇往身邊一湊,這兩個人瞬間就會雨過天晴。
說一件小事你就能體會到年幼的蔣孝勇究竟有多聰明,當時蔣經國家裡吃飯時間比較早,為了讓父親開心,蔣孝勇是每天都會與父親一起用餐。
這樣一來蔣經國是享受到天倫之樂了,可是老蔣那裡又該怎麼辦呢?對此蔣孝勇有自己的辦法,反正祖父那邊吃飯比較晚,到時候再吃一次就是了。
什麼?你說剛剛吃飽怎麼可能有胃口再次一頓?沒事,咱可以把剛剛吃過的食物吐出來就是了,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喪心病狂,可當時的蔣孝勇就是這麼幹的。
怎麼樣,這事一般人幹不出來吧。就是因為這,蔣介石和宋美齡對蔣孝勇可以說是寵愛有加,
在蔣家的第三代裡,也就是唯一的小公主蔣孝章能與之相提并論。
1964年,蔣孝勇中學畢業,一向好武的他沒有進入高校學習,而是選擇了陸軍軍官學校,對此蔣介石很是欣慰,他本身就做過黃埔軍校的校長,對軍人有着特殊的感情。
而此時的蔣家在軍界恰好沒有拿得出手的人物,如果蔣孝勇能夠在将來成為軍界高官,對蔣家也是好處多多。
在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期間,蔣孝勇結識了一個叫做方智怡的女孩兒,說起來兩個人的相識還是頗有一些戲劇性的。
那時方智怡有一個男朋友,這個人與蔣孝勇是中學同學,按照台灣的法律,所有男人到了規定的年齡都要服兵役,當時很多人為了逃兵役紛紛選擇出國,方智怡的男朋友就是這樣做的。
可是自己出國了,把一個如花似玉的女朋友一個人丢在台灣又放心不下,
于是他找到了昔日的同窗蔣孝勇,将方智怡托付給他,希望他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對方智怡多加照顧。
後來發生的事情就有些讓人大跌眼鏡了,蔣孝勇确實非常照顧方智怡,不過并不是因為老同學的人情,而是因為他在見到方智怡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溫柔漂亮,活潑開朗的姑娘,現在看來蔣孝勇老同學的做法,倒是頗有幾分送羊入虎口的意味。
前面咱們已經說過了,蔣孝勇這個人很聰明也很果敢,既然喜歡上了就不會畏畏縮縮,至于同學之誼在愛情面前啥也不是,
再說一個為了逃兵役而出國的男人,蔣孝勇也看不起,很快他就對方智怡表白了。
這次表白并沒有換來方智怡的青睐,反而讓方智怡對他有些反感,她覺得蔣孝勇明目張膽地挖朋友的牆角,做事忒不道地。
不過蔣孝勇可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不管方智怡态度如何他都不在意,始終對她噓寒問暖,大獻殷勤。時間長了,方智怡的态度也漸漸發生了變化。
要知道蔣孝勇在陸軍軍官學校可是男神級的人物,本就出身高貴,又沒有纨绔之氣,雖然稱不上玉樹臨風但也是溫文爾雅,再加上這家夥成績非常不錯,也算得上一号風雲人物。
1968年,蔣孝勇在一次訓練中不慎受傷住進了醫院,此時已經成為他女朋友的方智怡每天都陪在他的身邊,一天蔣介石和宋美齡來醫院看望蔣孝勇,就見到了這個不久後會成為他們孫媳女孩兒。
蔣介石夫婦對方智怡還是很滿意的,在蔣孝勇出院後又将方智怡帶到了蔣家,跟自己的父母親人正式見了面,至此方智怡算是正式融入了蔣家。
這次受傷之後蔣孝勇從軍的夢想算是破滅了,蔣介石安排其進入台大學習,俗話說的好,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蔣孝勇很快就在台大混出了名堂,成了台大的名人。
時間來到1973年,此時的蔣孝勇已經是台大大三的學生,
同年7月,蔣孝勇與方智怡在台灣完婚。
他們的婚禮非常隆重,由于蔣介石和宋美齡都信基督教,是以婚禮是在士林官邸歌堂舉行的,采用的是基督儀式,并請來"宮廷牧師"周聯華主持儀式。
大學畢業後,蔣孝勇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從商,
父親蔣經國對于他這樣的決定,雖然很不了解,但也沒有幹涉,在這點上蔣家還是很民主的。
從商後的蔣孝勇也不可小觑,很快他就把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巅峰時曾控制着兩家上市公司。
此時的方智怡基本上是做起了全職太太,直到他們的第四個兒子出生後,蔣孝勇看出了方智怡過得并不開心,于是他對方智怡說:“你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精彩起來。”
在蔣孝勇的鼓勵下,方智怡在林森南路的一棟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辦起了一家事先串通的人所,取名為“怡心”,之是以選擇開事先串通的人所是因為她曾經做過幼教,這也算是重操舊業,做起來比較順手。
1985年,蔣經國由于過度操勞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為自己物色接班人到了提上日程的時候,而蔣家的第三代中,最有能力的非蔣孝勇莫屬。
即便再怎樣不喜政治,可是作為蔣家的後代,在享受家族榮耀的同時,也必須履行應盡的義務。
是以蔣孝勇隻得将自己的重心轉移到政治上,做起了父親蔣經國的副手。
在這段時期,蔣經國将自己的許多工作都交給了蔣孝勇,并且為他安排了許多的得力助手,可見對其的重視程度。
然而不久之後,蔣孝勇卻做出了一件出人意料的大事。
1988年蔣經國去世,蔣孝勇參加了中國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并競選中央委員長之職。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期,蔣孝勇突然提出要出國進修,舉家移民到了加拿大
,至于蔣孝勇為什麼會在風頭正盛之時選擇急流勇退,一直衆說紛纭。
但緻使蔣孝勇離開台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李登輝的排擠。
李登輝這個人有嚴重的日本情結,還有明顯的台獨傾向,蔣孝勇對此十分不滿,在行動上處處與其作對。
對于不按自己心意行事又在台灣深具影響力蔣家人,李登輝是想盡辦法打壓之,據說當時蔣孝勇想要見李登輝一面,李登輝都絲毫不講情面的拒絕了,應該說是對台灣政局的失望,才使得蔣孝勇最終選擇移民加拿大。
蔣孝勇臨行前曾拜訪過宋美齡,宋美齡得知蔣孝勇要離開台灣,雖然在感情上十分不舍,但也沒有阻攔。
她說:“孝勇,你做出這個決定我能了解,出去走走看看也是好事。不過有兩件事你一定要做到。”
蔣孝勇鄭重地應道:“阿娘,有什麼事您盡管吩咐,莫說是兩件,就是十件百件我也依您。”
宋美齡點了點頭說:“第一件,無論你将來走到哪裡都不要忘了你是一個中國人。第二,别忘了你身上留着蔣家的血。”
“您放心,這兩件事孫兒記下了!”蔣孝勇含着眼淚點頭答道。
離開台灣之前,蔣孝勇特地到市場上選購了一套中式家居,妻子方智怡很是奇怪,問他這是做什麼,大老遠的帶家具過去多不友善,再說房子都沒有着落呢,家具着什麼急。
蔣孝勇卻笑了笑說:
“你不懂,到了加拿大去哪裡找正宗的中國家具,無論我的房子啥樣,家具都要用中國的。”
1989年3月8日,蔣孝勇一家一步三回頭地登上了飛往加拿大的飛機,經過十多個小時的飛行,飛機在蒙特利爾機場降落,走下飛機迎接他們的是刺骨的寒風和滿眼的銀裝素裹。
蔣孝勇對加拿大的第一印象就是冷,第二印象就是冷的時間真長,最初的一段時間習慣了台灣溫暖氣候的他們對這裡非常不适應。
而且向來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一家人在舉目無親的加拿大隻能親力親為,像收拾屋子,做飯,打理庭院這些活,開始都是蔣孝勇來幹,慢慢的方智怡也學會了家務,一家人分工合作,一點點建構自己的家,日子過得充實而快樂。
1990年,方智怡再生一子,取名支青。
3年後,支青将要到了上學的年紀,考慮到美國的教育水準較高,一家人收拾行囊在1993年再次啟程,移居到了美國。
移民美國後,蔣孝勇一改往日的低調,開始頻繁赴台,多次抨擊李登輝,
看起來頗有幾分重返台灣政壇的意味。
可惜天不遂人願,就在蔣孝勇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的身體突然亮起了紅燈,1995年12月的一天,正在舊金山較高價的電梯大廈裡看書的蔣孝勇突然咯血。
聖誕節後,蔣孝勇再次回到台灣,并在當地醫院做了全面的檢查,拿着檢查結果,食道癌第四期幾個字分外刺眼,為了延長生命,蔣孝勇決定即刻進行手術。
雖然手術非常成功,但畢竟病情發現得太晚了,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即使後來又經過了痛苦的放化療,蔣孝勇的身體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每況愈下。
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終點,
蔣孝勇決定利用最後的時間盡力完成祖父的遺願,那就是落葉歸根将骨灰葬到老家。
1996年蔣孝勇拖着虛弱的身體,排除萬難,帶領全家回到了久違的家鄉。看着儲存完好的蔣氏故居,蔣孝勇心潮澎湃,關于祖父和父親的記憶,一點一點湧上心頭。
他抱着一絲絲僥幸的心理,向大陸有關部門送出了申請,希望允許他将蔣介石和蔣經國的骨灰葬在這裡。不過鑒于當時的台海形勢,他的這個請求并沒有得到準許。對此蔣孝勇表示了解,他對大陸允許他回家表示感謝後再次回到了台灣。
此時的蔣孝勇已經病入膏肓,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80多歲高齡的母親,不知道她是否能夠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
1996年12月,蔣孝勇已經失去了行動能力,他和妻子方智怡商量放棄治療,但是方智怡卻誓死不從。到了12月22日,蔣孝勇病情極度惡化,經過了數個小時的搶救最終奇迹未能發生。
與病魔抗争了近一年之久的蔣孝勇,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這一年蔣孝勇年僅48歲,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凝望着自己的母親,妻子和兒子,眼中留下了不舍的淚水。
蔣孝勇的一生波瀾起伏,總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前行,年輕時欲從軍卻因為受傷不得不放棄;學業有成時想從商又被迫回到政壇;在政壇如日中天時受排擠遠赴異國;再次回歸想重振旗鼓時又身患絕症。
命運似乎一直在開他的玩笑,但是蔣孝勇從來沒有屈服,他品行端正,勤奮好學,無論在政界還是在商界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當初他答應宋美齡的承諾始終未曾忘記,直到生命的盡頭蔣孝勇也始終記得自己是一名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