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海峽觀察丨民進黨籍學者:台灣人不能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

作者:海峽衛視今日海峽
海峽觀察丨民進黨籍學者:台灣人不能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

李登輝自7月訪日以來,不斷發表親日言論,先說釣魚台屬于日本,接着又質疑馬政府舉行“抗日戰争勝利70年”紀念活動“根本悖離事實”。他說,“70年前,台灣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既然是同一個國家,所謂台灣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他還表示 “當時我們兄弟二人,是以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身分為祖國奮戰”。

海峽觀察丨民進黨籍學者:台灣人不能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

對于李登輝的荒謬言論,民進黨前“立委”、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郭正亮發表文章嚴詞表示,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紀夫向南韓抗日人士紀念碑獻花下跪、為日本對北韓殖民統治表示由衷道歉的關鍵時刻,曾做過12年台灣地區上司人的李登輝,卻故意配合日本政界,說出以偏概全的親日言論,讓台灣淪為國際笑柄 。

台灣人自願投入日軍?

郭正亮表示,李登輝在二戰期間自願參加日本軍隊,但是他的“日本認同經驗”并不能代表當時多數台灣人的主流價值。以1943年為例,台灣總人口659萬人,當時包括自願和被強迫加入日軍參戰的台灣人有8萬,“軍屬”與“軍夫”12萬,合計20萬人,隻占1943年台灣總人口的3%。 盡管台籍日本兵和日本軍人的服役相同,台灣兵在戰後卻始終無法得到日本政府補償,直到1977年經由5個台灣民間團體不斷請願,日本政府才在1995年勉強發給補償金,但也隻以當年未付金額的120倍計算,每名台籍日本兵隻領到日币200萬,與日本軍人以7000倍計算補償金,相差高達58.3倍! 郭正亮說,可恥的是,從未抵抗日本殖民壓迫、從未參與台灣自治改革的李登輝家族,以“日本皇民”史觀篡改台灣近代史,全面抹殺台灣抗月曆史。自诩“以貨真價實的‘日本人’身份為祖國奮戰”的李登輝擔任台灣當局上司人期間,從來不曾為“台籍日本兵”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說過一句公道話。這種 “隻會讨好日本權貴”的“親日進階台灣人”心态才是“日本皇民”李登輝的真正本質。

台灣人的“日本名”

1936年9月,日本在台灣全力推動“皇民化運動”,1940年公布“台灣籍民改換日本姓名促進綱要”。 郭正亮說,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是日本刑警,為宣示效忠日本殖民政府,将李登輝改名 “岩裡政男”,可看出李氏家族改為日本皇民的決心。但“皇民化”絕非台灣主流,直到1943年12月,台灣人改日本姓名仍然不多,據統計隻有1萬7526戶改姓名,總人數隻有12萬6211人,不到總人口的2%。 他指出,李登輝充其量隻能代表少數“台籍日本皇民”的史觀,多數台灣人既不願改日本姓名成為皇民,也不願加入日軍參戰。如果不能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當時多數台灣人的感受和立場,就是明顯以偏概全、扭曲曆史。

台灣抗日史不能抹殺

郭正亮說,台灣人的抗日足迹幾乎遍及大陸所有抗戰地區。投入香港戰場就有謝東闵、謝南光、李萬居、翁俊明、劉啟光、陳哲生等人,投入華南戰場則有李友邦、蕭道應、锺浩東、丘念台、郭耀傳、楊坤榮等人,投入華中戰場也有吳思漢、朱天順等人,投入華北戰場則有林思平、楊泰山、楊誠、李子秀、林棟、翁阿冬、楊美華、陳文英等人。這些人都是當時台灣首屈一指的各界精英。此外,在台灣堅持抵抗日本殖民壓迫的,則有1921年蔣渭水等人成立“台灣文化協會”,1927 年洪元煌、彭華英、謝春木、陳逢源等人成立“台灣群眾黨”,另如1932年《台灣民報》成為呼籲改革的最大中文報紙,都是台灣群眾不懼日本殖民壓迫、不斷追求改革的曆史足迹。

日本人真的對台灣人好嗎?郭正亮:台灣當時就是“警察之島”

郭正亮說,根據1945年《台灣總督府職員錄》,殖民政府161個敕任(簡任)職位隻有1個台灣人(0.6%),2120個奏任(薦任)職位隻有29個台灣人(90.7%),21198個判任(委任)職位隻有3726個台灣人(17%),其中多數是國小教員、街莊役場低階職員、後補警員,完全沒有政治影響力。總計日本統治台灣50年,台灣人隻出現過2名科長、3名郡守、3名法官、9名中學教員、2名大專教授,從來沒有任何台灣人進入中上管理階層。 此外,日本在台灣的警察分布密度,遠比在日本或北韓高。在日本,每名警察的平均管理人數是1228人,北韓是919人,台灣卻是547人。北韓每平方公裡隻有1.3名警察,台灣卻高達3.1名警察,加上深入基層的保甲組織,台灣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根本就是警察之島。台韓相悖的“日據”史觀 郭正亮還拿當年的北韓做對比,台灣曾被日本殖民50年,北韓也曾被日本殖民35年,1937年日本同樣在北韓推動日語國語運動,由于韓語和日國文法相近,1944年能使用日語的北韓人已經高達20%。但戰後南韓人對日本殖民的痛切檢讨,卻讓台灣人汗顔。2014年美國pew研究中心針對亞洲各國群眾對日本的态度調查,南韓人對日本持負面态度高達77%高居世界第二,與台灣一面倒向親日,成為強烈對比。 戰後南韓主流史觀,是堅持北韓人追求民族解放的抗日立場,盡管蘇聯與日本激戰導緻北韓群眾傷亡,但南韓人認為這是推翻日本殖民統治、追求北韓解放的必要之惡,根本不可能說出“70年前,北韓與日本是同一個國家,所謂北韓對日抗戰當然不是事實”的荒唐言論!盡管當年也有10萬北韓日本兵,還有遠比台灣人還多的北韓人改日本姓名,但從來沒有南韓人會以“這就是曆史事實”的态度來自我辯護,更不可能以“當年曾為日本皇民”為榮!

李登輝是日本的棋子

郭正亮說,從7月22日李登輝獲邀到日本國會議員會館演講,到安倍首相與李登輝密會,到8月21日傳出日本右翼雜志将刊出李登輝特稿,都可看出日本政界刻意選在9月3日添加到月曆大陸舉辦“抗戰勝利70周年”之前,試圖透過“台灣李登輝之矛”攻打 “兩岸抗戰紀念之盾”的政治布局。就此而言,李登輝突然被日本政界密集凸顯吹捧,其實隻是作為日本對中國的博弈棋子,用來抵消中國對日本山雨欲來的“抗戰勝利70周年”文宣攻勢而已。 最諷刺的是,就在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紀夫向南韓抗日人士紀念碑獻花下跪、為日本對北韓殖民統治表示由衷道歉的關鍵時刻,曾做過12年台灣地區上司人的李登輝,卻故意配合日本政界,說出讓台灣淪為國際笑柄、完全以偏概全的親日言論。對比亞洲各國檢討檢讨日本殖民侵略曆史,對比全世界熱烈讨論反法西斯 戰争勝利70周年,台灣繼續淪為亞洲親日孤兒,繼續縱容李登輝“親日史觀”橫行無阻,才是台灣人的真正悲哀。
海峽觀察丨民進黨籍學者:台灣人不能縱容李登輝的“親日史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