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1950年5月1日,随着解放軍山呼海嘯般的歡呼,中國的寶島海南島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曆時半個月的解放海南島戰役勝利結束!消息傳到台灣,國民黨大将薛嶽的臉色立即變得鐵青起來,他知道,自己耗費巨資,搭上了十萬士兵構築的“伯陵防線”,終究沒有擋住曆史的車輪。不過他現在絕對想不到,日後的自己,會有一個如何尴尬的結局。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薛嶽出生于廣東樂昌縣,客家人。他的父親,是一位非常有愛國熱情的農民,名叫薛豪漢。薛嶽出生于1896年,當時正值中日甲午戰争失敗,薛豪漢激憤難當,想起了自己一直仰慕的民族英雄嶽飛,于是便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薛仰嶽。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薛仰嶽在父親的熏陶下,十分向往軍旅生活。1907年,剛剛十一二歲的他就考入了保定陸軍校學習,并在三年之後畢業。幾年後,薛仰嶽又進入了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繼續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學術功底。

18歲時,薛仰嶽加入了孫中山的革命軍,任總司令部上尉參謀。進入軍界的他很快嶄露頭角,在讨伐岑春煊、陳炯明的戰争中表現搶眼,是以獲得升遷,成了第一師第一營的營長。當時,二營的營長就是後來的新四軍軍長葉挺。這二人連同三營營長張發奎一起,被稱為“粵軍三劍客”。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新的身份,讓薛仰嶽有了新的想法。他覺得,自己的名字有些拗口,也沒有霸氣,于是去掉了中間的“仰”字,改名為薛嶽。這個名字,将在十幾年後成為日本侵略者的噩夢。

1925年,薛嶽在第二次東征時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戰果,于是走入了蔣介石的視線。蔣介石不但通電嘉獎他,還不斷提拔他,讓他成為了獨當一面的大将。此後不管是北伐戰争還是圍剿紅軍,薛嶽都是蔣介石的得力不小。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争全面打響。同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薛嶽此時被任命為第十九集團軍司令,投入戰場。雖然此戰未能勝利,但是好歹是為薛嶽打開了用實際行動緻敬偶像嶽飛的道路。此後的八年中,薛嶽成了抗日正面戰場的中流砥柱。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我們現在不妨來盤點一下薛嶽參加的具體戰役,感受一下這位抗日神将的風采:1938年5月14日——6月1日,蘭封戰役;10月1日——10日,萬家嶺大捷;1939年3月15日——5月8日,南昌會戰;9月14日——10月7日,第一次長沙會戰;12月12日——1940年4月9日,第九戰區冬季、夏季攻勢;1940年10月——1941年3月,第九戰區反掃蕩作戰;3月15日——29日,上高會戰;9月17日——10月8日,第二次長沙會戰;12月24日——1942年1月10日,第三次長沙會戰;6月初——7月中旬,浙贛會戰;1943年11月——1944年1月,常德會戰;1944年5月27日——10月2日,長衡會戰;1945年1月——3月,湘粵贛會戰……。薛嶽的總體殲敵數,據統計達到了20萬人上下,占國民黨正面戰場殲敵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強!

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次長沙會戰。這次戰役中,薛嶽将自己的戰場指揮能力發揮到了極緻,先是使用誘敵之術将日軍吸引到指定區域,再利用火力據點進行切割,繼而進行圍殲、追殲。這一戰,日軍受到重創。算上前兩次會戰的總和,日軍在長沙這片區域扔下了11.75萬具屍體!這種戰法後來被薛嶽稱之為“天爐戰法”,并寫進了他自己的軍事著作。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長沙會戰不僅對中國戰場意義非凡,就是放眼世界,也是讓人歡欣鼓舞的。當時的太平洋戰場上,美軍處于完全的劣勢,大片島嶼被日軍攻占,世界反法西斯戰争形勢不容樂觀。而長沙會戰的勝利,猶如一劑強心針,又讓美英等盟國又燃起了希望。英國《泰晤士報》就曾經評價說:"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的決定性勝利就是華軍之長沙大捷。"

抗日戰争結束之後,本來薛嶽的軍事生涯應該畫上一個完美的句号了。可是此時的蔣介石,卻開始計劃打内戰了。作為一個獨裁者,他将自己個人和中國的革命事業劃上了等号,容不得任何人反對他。骁勇善戰的薛嶽本來想告老還鄉,卻又便被再次推上了前台。

然而,此時的解放軍早就不是長征時期的紅軍了,從兵力到武器裝備都有了長足的進步。而且,經過了抗日戰争洗禮的指揮員,指揮能力也都有了飛躍式的提高。薛嶽再次和解放軍對壘,突然發現自己力不從心了,接連吃了幾次敗仗。此時,他并非黃埔出身的弊端顯示了出來,很多所謂的“嫡系”不停的挑撥,說他"指揮無力,名聲低落"。加上蔣介石對薛嶽始終有所顧忌,便開始逐漸地削奪他的兵權,直到最後撤離前線。而國民黨部隊的指揮官,換成了清一色的“蔣門嫡系”,哪怕這些人沒有能力。此舉深深傷害了薛嶽的自尊心,以至于他後來一直說蔣介石“甯用奴才,不用人才。”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後來薛嶽來到廣州發展,大量的收羅舊有軍閥,擴充軍力,聲稱要在這裡與解放軍決戰。這段時間内,薛嶽和蔣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鬧得不可開交。蔣介石在全國各地都焦頭爛額,于是同意宋子文辭職,将權力徹底交給薛嶽等人。薛嶽一度意氣風發,想要大幹一場。可沒想到,自己的老部下吳奇偉在粵東起義,打亂了整個廣東的部署,解放大軍再也無法阻擋。薛嶽失望之餘,隻能撤守海南島。

然而海南島也注定不是薛嶽的樂土,這裡活動的瓊崖縱隊,早就是國民黨部隊的心腹大患。而面對對岸解放軍的軍事壓力,薛嶽顧不上瓊崖縱隊,隻能匆忙集結了10萬部隊,按照自己的部署打造了三條防線,這就是本文開始提到的“伯陵防線”。隻可惜,在強大的解放軍面前,區區10萬國民黨敗兵不足以言勇,很快,這三條防線就崩潰了。而薛嶽其實已經知道故事的結局,是以早就帶着一部分士兵撤到了台灣,是以沒有成為我軍的俘虜,但是也放棄了重獲新生的機會。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到了台灣之後,雖然蔣介石父子兩代對薛嶽禮遇有加,但是卻從來沒給過他任何的實權。薛嶽就好像一個吉祥物,被高高地拱了起來,完全發揮不了自己的才能。百無聊賴至于,他隻能在家隐居。薛嶽是台灣客家總會會長,平時在自己阿裡山腳下的家裡,接見一下老鄉,聊聊天喝喝茶,倒也逍遙自在。這種平和的心态,讓薛嶽身體健康,得享高壽。當然,還有一種迷信的說法,說薛嶽長壽,是因為殺得侵略者多,積了陰德。

隻不過,薛嶽從來不在阿裡山遊山玩水。他曾經說過:“大陸的大山大河見得多了,台灣的小山小水有什麼好看。”足可見他心中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然而事情總會發生波折,即使一個與世無争的老人,也有自己的底線。

1991年,時任所謂台灣“總統”的李登輝第四次修改憲法,妄圖刻意的回避台灣“省”的概念,潛移默化的搞“台獨”。李登輝上台之後曾經六次修改憲法,将台灣憲法改得支離破碎,但動作最大的就是這第四次!這次他的行為後來被稱為“凍省”,是他分裂祖國的一次無恥的嘗試!

而當時的薛嶽,還是台灣“國民大會”的代表,修憲方案想要通過,必須要他和其他代表簽字同意。可偏偏薛嶽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分裂祖國,這是他的底線!于是,薛嶽很幹脆地拒絕了在修憲提案上簽字!

薛嶽的态度,相當于給了李登輝一記響亮的耳光。可偏偏他的威望太高,李登輝當局又沒法明面上對付他,于是隻能說了一套詭辯之詞,說薛嶽不簽字“不代表不同意”,而是因為“怕麻煩”。這種小醜的嘴臉一度淪為了笑柄。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這陣風波過去之後,李登輝及其爪牙便開始想辦法對付薛嶽。薛嶽剛到台灣時,蔣介石給他安排了一個所謂“光複大陸設計委員會主委”的頭銜,薛嶽的薪資和房産(既阿裡山腳下的那一套)租賃費用,全部從這個委員會出資。李登輝為了對付薛嶽,将這個委員會停掉了。一下子,薛嶽沒了收入,又要自己負擔租房費用,生活一下子窘迫起來。緊接着,李登輝又唆使台灣銀行,惡意提高租房價格。薛嶽不服,拒不交租,于是在1993年被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

此時的薛嶽,已經是97歲高齡的老人了。他萬萬沒想到,在自己風燭殘年之際,居然還因為錢的問題在法庭上當了一回被告。想起前塵往事,薛嶽悲從中來,大聲高喊:“我在抗日戰争時,消滅了十多萬日軍啊!”

老将軍的疾呼,讓很多人潸然淚下。最終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高額的房租作罷。但薛嶽也不能繼續住了,隻能另尋陋室居住。薛嶽的大兒子薛昭信辭掉了在美國的工作,回家照顧老父,薛嶽才避免了晚年流離失所的危險。但是一代抗日名将居然被自己的當局如此奚落,真是讓人齒冷。

97歲薛嶽交不起房租成被告,法庭上大喊:我曾消滅10萬日軍

經此一事,薛嶽更加懷念故土。他非常希望能夠回老家樂昌一下,看看那裡的山水,看看自己的親人。可是迫于自己的身體和當時的局勢,他這個願望無法實作。就在一年前,他曾經托世界客屬總會通路團的成員們,将自己珍藏的一面銅鏡帶回老家,上面有他的親筆題詞"桑梓情深"。如今的他,隻能隔着茫茫的台灣海峽,遙寄自己的思念了。

1998年,103歲高齡的薛嶽走完了自己人生的道路。在台灣當局的幹涉下,他的葬禮是非常簡陋的,隻有自己的親屬和一些老部下參加。甚至為他蓋國旗、黨旗的旗手,台灣當局都拒絕指派。後來還是薛嶽的子女親自找人,才讓這位老将軍享受了最起碼的體面。這對于這位抗日名将來說,無疑是又一個打擊。

薛嶽的晚年是不公的。他在抗日戰争時期做出的貢獻,是絕對不應該被抹殺和忘記的。如果他當年在廣東被俘,或者幹脆和吳奇偉一起起義,日後斷不會遭遇如此的不公。但曆史沒有假設,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在譴責台灣當局不顧廉恥之餘,也隻能慨歎于薛嶽自己的眼光和心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