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自從鴉片戰争以來,我國的各種戰亂就沒有停止過,經曆了大大小小的戰争,很多仁人志士為國捐軀,舍身取義,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國湧現了一個有一個榜樣,董存瑞就是其中一個,那麼董存瑞犧牲後他家人過得如何?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董存瑞出生于1929年,在河北的一個農村裡,可以說董存瑞的一生都是國家處于動蕩不安中,董存瑞很小就聽過戰鬥的故事,抗日戰争開始後,董存瑞的家鄉成了八路軍的抗日武裝根據地,13歲的時候能,董存瑞就多次掩護老百姓轉移,還光榮的當上了民兵,這一直是董存瑞引以為傲的事情,抗戰時期區委書記每次來到懷來時,都是住在董存瑞家裡,給董存瑞講抗日的故事,年僅十幾歲的董存瑞聚精會神地聽着,很想加入八路軍,很小的時候董存瑞心裡就油然而生一種念頭,成為一名八路軍戰士,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産黨員,這個願望很快就實作了,1945年董存瑞成為了八路軍,年僅16歲,董存瑞因軍事素質突出,而且異常勇敢,多次立功受到表揚,還獲得了抗日小英雄稱号。這無疑是許多小孩子夢寐以求的,一枚枚小小的獎章,背後是沉甸甸的夢想,是一個又一個舍身取義的瞬間。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幾十年來,董存瑞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怕困難,砥砺前行。抗日戰争結束時董存瑞年滿16歲,在那個年代十幾歲的孩子也是可以娶妻結婚的,在父母的支援下,董存瑞同比自己大三歲的鄰村姑娘盧長嶺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可以說人生也很幸福美滿。後來解放戰争爆發,董存瑞光榮入黨,多次完成重大任務,很快升到了班長,而且在一次訓練中,董存瑞勇敢果斷地處理了一次手榴彈冒白煙爆炸事故,榮獲模範爆破手這一光榮稱号,後來解放戰争爆發,在河北省境内的隆化城戰役打響了,如果打下隆化,前方的省會承德将會唾手可得,董存瑞和他所在的班宣誓勢必拿下隆化,就是死了變成土也要埋進戰壕,讓同志們踩着自己也要把隆化拿下來。那是1948年的夏天,烈日炎炎烘烤着大地,天空中仿佛還飄蕩着他們的铮铮誓言,戰鬥打響後,董存瑞帶領着戰友們連炸好幾座炮樓,敵人的氣勢很快被打壓了下去,連隊随即準備沖鋒,但此時敵人一個隐形的碉堡發射出猛烈火力,連隊沖鋒受阻,同時被迫處于開闊地帶,有的戰士還被敵人隐秘碉堡的火力打傷了,兩個班對此沖擊都沒能炸掉碉堡。

此時的董存瑞你看着碉堡裡吐出來的幾條火蛇,又看着倒下來的戰友,眼睛裡閃爍着仇恨的光芒,毫不猶豫地說了聲,我是中國共産黨員,我請求去炸碉堡,當時連長猶豫了一下,同意了董存瑞的請求,同時讓戰士們為了掩護董存瑞,向敵人陣地扔炸彈,戰士們扔一陣,董存瑞就能前進幾米,他匍匐前進着,身子時不時地忽左忽右,就在快要到達碉堡的一個小凹地裡,他的左腿不幸中彈,他強忍着劇痛,趁着戰友們扔手榴彈而騰起的黑煙,他一鼓作氣沖到了橋下面,迅速觀察了一下四周,敵人的碉堡距地面兩米,把炸藥放在河床上,根本炸不到碉堡,放在河沿上,炸藥包滑了下來,就在這個時候,沖鋒号響了,喊殺聲響徹了頓時間整個天空,由遠及近,董存瑞毅然決然地手托着炸藥,口裡還喊着,同志們快卧倒,要爆炸了,随着一聲巨響,董存瑞與敵人的碉堡同歸于盡,戰士們迅速占領了陣地,戰士們順着董存瑞開辟的道路,消滅了所有敵人,勝利在高空中飄揚。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家人聽說了董存瑞犧牲不幸消息後悲痛不已,董存瑞的妻子更是掩面痛苦,她和董存瑞感情至深,為了能夠繼續照顧董家父母,她毅然決定主動守孝三年,董家父母實在是不忍心看到這麼好一個姑娘默默奉獻,心裡很不是滋味,畢竟盧長嶺結婚也沒幾年,年齡也不是很大,改嫁可以讓她過上更好的生活,在董家父母的再三勸說下,盧長嶺同意了改嫁,并且生下一個女兒,但是老天并沒有好好對待這麼優秀的一個女孩子,幾年之後,盧長嶺在一次難産中離開了人世,對于董家父母來說,這無疑于晴天霹靂,家人都深深地沉浸在悲痛之中,特别是對于董家父母而言,那可是失子之痛,董存瑞犧牲時年齡僅有19歲,但是他的父母已經逐漸年邁,很多人都知道老年喪子是人生三大悲劇之一,對于二老來說,董存瑞的犧牲無疑是痛苦纏身,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樣的場景想想就讓人淚流滿面,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董存瑞家人的生活,給了他們不少援助,董存瑞的父親多次受到了黨和國家上司人的接見,還參加了國慶閱兵典禮,期間還擔任過省 縣人大代表。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對于董家你父母來說,這麼優秀的一個兒子去世,心裡可謂是肝腸寸斷,對于盧長嶺來說,每天以淚洗面,當時董存瑞結婚的時候隻有15歲,15歲就去當了兵,董存瑞多次屢立戰功受到表揚,父母自然心裡樂開了花,作為妻子的盧長嶺自然也是感到欣慰,董存瑞在跟盧長嶺婚後沒幾天就決定參軍了,起初父母覺得董存瑞年齡小,不太舍得兒子走,最後在盧長嶺的反複勸說下,二老才同意,董存瑞才得以動身,作為剛新婚不久的妻子,誰願意自己的如意郎君遠赴家鄉出門當兵呢,但是有國才有家, 盧長嶺說服了董存瑞的父母,自己卻含淚去送丈夫的,沒想到的是,這一次成了永别,從此以後陰陽兩隔,盧長嶺聽到董存瑞犧牲的噩耗傳來時,一時間百感交集,終日以淚洗面,對于一個新婚不久的妻子來說,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壞的消息了,自己的丈夫一别之後再也沒有回來,她再也不能見到丈夫了。

陳仁麟将軍是當初董存瑞所在部隊的上司,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光榮事迹事還是陳将軍宣傳最後才家喻戶曉,陳将軍對董存瑞的家人非常重視,經常前去看望他們,并經常寄送東西,特别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陳将軍自身的日子已經非常緊張了,還是給董家寄過去200多斤的糧票和200多塊錢,這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可是救命的東西,很多人飯都吃不飽,但我們也要保證烈士家屬的優待,可以說,我國政府一直很重視董存瑞家屬的,後來聽說董存瑞的家人病了,陳将軍還親自派人把董家人接到北京,治好了他們的病,陳将軍視董家人如親人一樣,甚至在陳将軍臨終時,還囑咐後人,一定要讓董家人參加他的葬禮,就是這樣一位和藹可親的将軍,他帶領的士兵又怎麼不會奮勇殺敵呢,直到今天,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每天早晚在點名的時候,依然第一個點董存瑞的名字,從來沒有變過,并且還給董存瑞留下了床位,一代有一代的董存瑞班的人,在他的精神的鼓舞下前仆後繼,砥砺前行。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董存瑞的事迹已經已經過去70多年了,但他的事迹依然能夠穿越重重時光,把我們拉回1948年的夏天,在那場戰鬥中,那個19歲的少年左手托着炸藥包同敵人的碉堡同歸于盡,一幕幕仿佛能夠在眼前浮現出來,19歲,在今天也是花一樣的少年,很多人的19歲是絢爛多彩,但在那個年代的人,19歲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特别是對于剛剛新婚完的董存瑞來說,家裡的妻子在等着他,父母也在等着他,對于父母妻子來說,兒子丈夫能夠活蹦亂跳的回來,遠遠比這些獎章 榮譽稱号重要,他們什麼都不想要,隻想董存瑞能平安回來,生子,然後看着董存瑞的孩子長大,老人的願望就是這麼簡單,或許全天下的父母的願望都是這麼簡單,隻想讓子女平安,但這一切的一切都随着那一聲巨響而破滅了,兩位老人失去了自己的兒子,新婚妻子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弟弟妹妹失去了自己的哥哥,對于你一家人來說,這無疑是一聲驚雷,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能從噩耗中走出來,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願意白發人送黑發人,董存瑞的事迹家喻戶曉,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特别是青少年,都視董存瑞為國之楷模。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董存瑞犧牲的時候隻有19歲,正是青春的大好年華,他的形象永遠定格在了19歲那一年,永遠是少年的形象,在董存瑞精神的影響下,湧現了一個有你一個像董存瑞一樣的人,他們同樣是青春大好年華,同樣的舍身取義,或許很多人最後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來,但曆史會永遠記住他們。在某年某天的戰鬥中,有些人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以後的歲月中,董存瑞的精神也一定能夠激勵後人不斷前行,董存瑞就像一座永恒的豐碑,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董存瑞犧牲了,一個又一個像董存瑞一樣的年輕人投身于祖國的建設之中去,他的精神永存,存在于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董存瑞19歲犧牲後,他家人後來都過得如何?妻子的舉動令人淚目

時至今日,董存瑞的事迹早就已經家喻戶曉,被稱為人之楷模,時間過去70多年了,仿佛時間并沒有走遠,每一次想起董存瑞,心中總會肅然起敬,腦海中浮現出這樣一個形象,一個19歲的少年,頂天立地的形象,同敵人同歸于盡。我們國家需要英雄,我們國家也崇尚英雄,董存瑞的精神值得後世永遠學習,時過境遷,如今的太平盛世,離不開幾十年前為國犧牲的戰士們,我們出生在和平年代,沒有經曆戰争的腥風血雨,但如今的和平,就是無數像董存瑞一樣的人,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