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殺敵英雄李仕亮:巧扮“太君”,擊斃30多名日本鬼子

一九三九,五月,河南滑縣五龍鎮,春末。

十七的月兒仍圓,夜已深,風中充滿了花香。後院子的健馬輕嘶,隐約可聞,人聲卻已靜了。

月光從窗間的縫隙照射進來,把獨立在窗下的李仕亮高大魁偉的影子,長長地投在地上。

他的濃眉大眼、高顴、鷹鼻,還有那肥厚的耳朵,在月光下看來更顯得輪廓明顯而突出。

他是好漢,關中一等一的好漢,十四歲時就在老家陝西綏德加入兒童團,六年的軍旅生活足以讓他成熟,如今卻仿佛有點焦躁不安。

這是他第一次踏出家鄉,開始追擊日本人,他一定要做得盡善盡美。

殺敵英雄李仕亮:巧扮“太君”,擊斃30多名日本鬼子

從入伍那天開始,他就不斷練習殺敵本事,十七歲學會開槍殺鬼子,十九歲以一顆手榴彈炸死四個鬼子而受到表揚,今年二十,便已經是副排長了。

第二天淩晨。

哨兵火急火燎地跑來報告。

“副排長,前方發現大量鬼子!”

李仕亮沒有任何害怕,他跟着哨兵前去查探。

日軍軍隊中那飄揚的狗皮膏藥旗,遠遠看過去就像是一隻惡獸的眼睛。

一隻吃人不吐骨頭的惡獸,自侵華戰争以來,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被它連皮帶骨吞了下去。

想到這一點,李仕亮的心裡就好恨!

可是他現在沒有沖動,他彙報給了連長,100多名鬼子,已經進入了五龍鎮,離得很近很近了。

連長隻說了一句:“幹他!”

大家知道這将是一場巷戰,多年以後人們把這場驚天動地的白刃戰叫作滑縣戰鬥。

李仕亮帶着戰友沖去院子,兩軍開始對決,沒有什麼廢話,是仇人就要用血來祭奠。

這是李仕亮入伍後第一次與日本兵拼刺刀。

殺敵英雄李仕亮:巧扮“太君”,擊斃30多名日本鬼子

顯然,無數次的拼刺套路練習不管用,一交手就被鬼子的刺刀刺傷小臂。

雖然受了傷,但面對鬼子,李仕亮還是沉住了氣。

但就在這一瞬間,鬼子的刺刀已經夾帶着虎嘯般的風聲向他斜斜地掃了過來。

李仕亮不能退,也不會退,有些人是永遠不會後退的,李仕亮就是這種人。

李仕亮沖了上去。

就在那間不容發的一瞬間,他的身子忽然伏倒,雙手一按地,整個人就從鬼子刺刀下沖了過去,将自己的刺刀捅了上去。

這一着,決不能算是拼刺練習的招式。真正的拼刺高手,決不會用這一着,也不肯用。

但是這一招絕對有效。

鬼子一百多斤重的身子一下子就倒地了,倒在地上捧着肚子打滾,慘叫的聲音連三條街之外睡着了的人都聽得見。

這鬼子在地上蹬彈了幾下,就氣絕身亡了。

這時李仕亮長長吐出口氣,轉身面對第二個鬼子。

一個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就有了信心,他不在拘泥什麼拼刺套路,隻要能最快捅死那個可惡的鬼子就行。

頭腦清楚,判斷準确,心如明鏡,兩個回合又刺死一個鬼子,講實話姿勢不怎麼好看,可是戰場上誰管這些?

或用槍托砸,或用刺刀捅,或撕咬敵人的喉嚨,反正能幹死鬼子就是好看的戰士,帥氣的英雄。

突然又一個鬼子刺了他一刀,他大吃一驚,可是雖驚不亂,他像豹子般竄過來揮刀刺向鬼子的腰。

這一刀沒有空。

實實在在刺進了鬼子的腰,鬼子倒在地上,一口氣沒上來,躺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了......

戰鬥結束,雖然勝利,可是十分慘烈。

副營長、連長、排長都壯烈犧牲。

李仕亮決不是個沒有腦筋的人,但是他随時随地都會準備拼命。

現在他不想死。

但是真的到了非死不可的時候,死也沒有關系。

他右臂負傷,腹部重傷,腸子流了出來,送到醫院,縫了8針,休息了一個多月,才算緩過氣來。

1942年,三月,春。

李仕亮升了,副連長。

八路軍的部隊不是為了升官發财,而是有能力的人做更多有能力做的事。

暗香煉影桃花路,三月說不清是桃花紅,還是映山紅更紅。

李仕亮的連隊接到了攻打七裡店敵人碉堡的艱巨任務。

說它艱巨,是因為隔壁連打了七次沒有拿下,反而白白犧牲了許多戰士。

七裡店的碉堡,是一個土寨子改建的,地勢高,四周都有戰壕,日僞軍不僅派了槍法精準的士兵在裡面,還布置了重機槍。

月色皎潔,照着寂靜的長路。燈已滅了,人已睡了,除了李仕亮帶着3個排長,路上連個鬼影子都沒有。

李仕亮借着敵人的探照燈和打照明彈機會,潛伏到了離碉堡15米的土塄坎下,眼前便是一道鐵絲網。

殺敵英雄李仕亮:巧扮“太君”,擊斃30多名日本鬼子

有時候敵人的燈光自己也用得上。

看清楚了敵人火力配備情況後,李仕亮吩咐了作戰計劃。

此時的碉堡裡燈光還亮着,有風吹過的時候,偶爾還會将碉堡中的歡笑聲、碰杯聲,帶到鐵絲網外面來。

淩晨,連星星都有些孤獨了。

戰鬥打響了。

李仕亮身先士卒,與十三名突擊隊員開始了攻打碉堡的作戰。

剪開鐵絲網時,觸動到了鈴铛,膽小的敵人發現了動靜,四處開槍。

聽到槍聲後的敵人,迅速到達作戰位置。

李仕亮帶着隊員迅速通過鐵絲網,架好雲梯,爬了上去,一個接一個的往寨子裡扔手榴彈。

一口氣李仕亮扔了32個手榴彈迫使寨子裡的敵人後退十多米遠。

炮火跳動,思緒奔馳。李仕亮果斷帶人從梯子上跳了進來,一舉俘虜7名守敵,繳獲槍支30多杆,彈藥10多箱。

32顆手榴彈退敵的傳說就這樣傳開了。

在很多人眼中,歐緻富并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一個八路軍中幹特務的好手。

歐緻富對李仕亮說了一句話:“你是指揮員,打仗隻憑勇敢還不夠,智勇雙全最好。”

歐緻富說出的話,從來沒有一個人敢懷疑不信。

李仕亮把這句話琢磨了好久,終于開了竅。

1943年,李仕亮擔任連長職務。

一個人走着走着總會上升,隻要思想不滑坡,總是會走上升的路。

春天,正是缺糧的時節,莊稼還沒種,地瓜還沒熟。

日本鬼子也缺糧,時常到農村騷擾,搶奪糧食,蹂躏婦女。

歐緻富看着淚流滿面,泣不成聲的老百姓哭訴着鬼子的種種惡行,心中憤慨如火,他指令李仕亮帶一個排的兵力進駐左權縣二區保衛農民春耕。

在保衛農耕時,李仕亮遠遠看見炮樓裡走出8個僞軍。

李仕亮從不落空,打了一個小伏擊,端了炮樓。

晚上,李仕亮想着或許鬼子會回來報複,押解俘虜回到團部後,李仕亮在倉庫找打了以前的戰利品鬼子的衣服,找了團部日語翻譯韓祥。

他帶人換上鬼子衣服,來到炮樓附近的村子,果然鬼子來了四五十人。

殺敵英雄李仕亮:巧扮“太君”,擊斃30多名日本鬼子

韓祥用日語高喊:“讓你們隊長過來,要講話。”

鬼子見是自己人,信以為真,日軍隊長乖乖地向這邊走來,本來埋伏在小山包背後的日本兵也都露出身影,聚集在山包頂上休息,坐的、躺的都有。

李仕亮見時機成熟,一個手勢,幾十條槍将毫無準備的日軍打死打傷。

此戰擊斃30多名日軍,其中打死日軍軍曹一名。

抗戰8年,李仕亮參加過六十多次戰鬥,6次負傷,身上留有9處傷疤,一個彈片仍留在頭部。

1944年3月,因傷勢較重,子彈傷及腎部,上級決定送李仕亮到延安中央醫院治療。又因傷口恢複緩慢,決定暫時送他回家養傷,協助地方政府工作。

最後李仕亮留在地方工作。

1980年離休,享受副院級待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