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們前面已經介紹了開封桶子雞和安陽道口燒雞了,不如我們就來一個“河南雞肉”專題吧,把河南裡各種特色雞肉美食都給大家介紹個遍。開封桶子雞和安陽道口燒雞都是需要用高湯煮制而成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道用炸的方法做的河南雞肉美食——炸八塊。

這個炸八塊雖然名字聽起來沒有桶子雞和道口燒雞那麼有雅緻,但是它的制作工序和美味可一點也不輸于這兩道雞肉。炸八塊由童子雞、雞肫、雞肝、澱粉(蠶豆)等食材烹制而成的,而且它還有一定曆史的,算起來反戰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曆史了。而它的主材料是童子雞,因為童子雞的口感是最好的。而它的形狀就像肯德基裡面的雞塊差不多,不過味道可比肯德基美味多了。這不禁讓我想起來了學校美食街賣的炸雞叉骨,隔三差五的總要買上點雞叉骨啃,香香脆脆的,簡直太幸福了!雖然雞叉骨也是炸的,但它與炸八塊比就太廉價了,因為炸八塊可是把正隻雞切成均八塊,再把骨頭都去掉,然後才開始炸的。
炸八塊,又名八塊雞,是河南省傳統名菜,屬豫菜系。本地菜館頗有韻味的“幹摟炸醬不要芡,一隻雞子剁八瓣”的響堂報菜語,後半句就是指炸八塊。
根據史書記載,北宋神宗熙甯十年(公元1077年)八月,黃河在長垣城北的曹村決口,這次黃河決口,淹沒34個州縣,沖毀農田30萬頃,損壞房屋38萬餘間,京東路地區陷入黃水之害。鎮甯軍節度判官程颢帶兵夜馳至決口,負責現場搶險堵口。程颢上任後,親自率領兵民搶險,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奮戰,終于堵住了決口,并築堤一百多裡,在此修建官橋一座。為了慰勞勞苦功高的程颢等官兵,當地政府和老百姓打算設慶功宴慰勞,但因洪水來勢兇猛,豬羊都被洪水沖走了,隻能捉來栖息在房頂和樹上的雞子犒勞官兵士卒了。而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也沒有辦法好好烹制雞肉,隻能将殺好的雞子随便剁成小塊,用蔥、姜、花椒、大醬和食鹽麻一麻,放在油鍋裡炸熟,敬獻給程判官等食用。那色澤紅黃、脆嫩鮮香的炸雞塊,但是卻意外受到了程颢等的交口稱贊。
後來程颢潛心于學術,奠定了理學基礎,為“程朱學派”的形成打下基礎,成為我國曆史上“程朱學派” 位列第一的創始者。為了紀念程颢,村民們便把他稱贊過的這道炸雞肉給流傳了下來,後來又不斷的加以改進。
說到炸八塊的發展,就不得不說使它聞名全國的乾隆皇帝了,而在此之前它一直是民間的普通家常菜。相傳啊,乾隆皇帝巡視河南的時候,到了開封,在開封品嘗了炸八塊後,對其贊不絕口,于是炸八塊就是這開始在全國聞名起來了。民國年間,魯迅先生在上海就經常在長垣人創辦的梁園豫菜館吃炸八塊。就連當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也說過:“我最喜歡河南的炸八塊,又香又嫩”。